欢迎关注军垦乡土苑

渐行渐远的微信圈
文/曹丽
在时光长河的回溯里,2013年的正月,像是被岁月特意晕染过的一幅画。那时候,微信还带着几分青涩,如同初绽的花苞,朋友圈的功能也远没有如今这般繁杂。而我,在那个温暖的正月,轻轻敲下了第一条朋友圈,自此开启了一段与朋友圈的奇妙羁绊,每日坚持,像是在书写着独属于自己的时光日记。
起初,朋友圈里洋溢着一种质朴的气息。大家分享着生活里的小确幸,那些琐碎却温暖的瞬间,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彼此的世界。可不知从何时起,风向悄然转变。晒幸福、晒美食、晒成功、晒工作日志……各种“晒”如同潮水般涌来,将原本宁静的朋友圈变得熙熙攘攘。我也被卷入这股潮流之中,手指不自觉地在屏幕上滑动,一条条朋友圈发送出去,而后又怀着忐忑与期待,赶忙去回访那些点赞的微友,遵循着“来而不往非礼也”的社交准则,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努力维系着一种看似紧密的联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朋友圈的功能愈发强大,它就像一个无休无止的大舞台,各种直播、形形色色的“晒”让人目不暇接。只是,在这繁华的背后,却藏着许多不真实的幻影。“微信,微信,只能稍微相信”,这句看似调侃的话语,却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朋友圈的确是知识的宝库,它让我们足不出户,便能知晓天下事,那些科普文章、生活小贴士,如同智慧的火种,点亮了我们的认知。可与此同时,它也是谬误的温床,那些毫无根据的谣言、似是而非的观点,如野草般肆意生长,误导了一批又一批盲目跟风的人。还记得排队抢盐、抢白糖的闹剧,还有那些义愤填膺者一天转发几十条链接刷屏的场景,让人不禁感叹,在这虚拟的世界里,理性与真相竟如此脆弱。
一直以来,我对虚拟的圈子都心存一丝戒备。在现实生活中,我已被各种圈子填满,工作的圈子、社交的圈子、兴趣的圈子……这些圈子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我紧紧束缚。我实在没有过多的精力,再去兼顾这虚拟世界里的社交。岁月如流,年龄的增长让我对一切都有了新的感悟。我开始以一种远距离观望的姿态,看待这些圈子。曾经,我热衷于与秉性各异的人交流,试图去理解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可渐渐地,我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厌倦。那些无意义的闲聊、虚假的寒暄,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如今,我更愿意偏安于生活的一隅,寻一方宁静之地。泡一杯香茗,翻开一本好书,让思绪在文字的海洋里肆意遨游;或是拿起笔,在洁白的纸张上写下自己的心事与感悟,让心灵在笔墨间得到滋养。偶尔,与三两旧友相聚,无需过多的言语,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便能心领神会。我们谈天说地,回忆着往昔的美好时光,分享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在这样的相聚里,我感受到了一种真实的快乐,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满足。
微信圈子,曾经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见证了我的成长、我的喜怒哀乐。可如今,它却在时光的洪流里渐行渐远。我不再像从前那般,频繁地刷着朋友圈,试图在别人的生活里寻找自己的存在感。我学会了在现实生活中,去感受真实的温度,去拥抱那些真正值得珍惜的人和事。或许,这就是成长,在岁月的磨砺中,我们渐渐明白,什么才是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总 编:王立春
副总编:魏赋光
主 编:戴恭义
图 片:来源网络如侵即删
编 审:周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