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凤亭:贺新春诗词三十首
七律•2025年新年放歌
刘凤亭
莺歌燕语景缤纷,运助乾坤福绝伦。
旧岁龙腾扶社稷,今朝蛇舞护乡人。
尧天彩焕千章秀,禹甸声催万象新。
泼墨开元逢盛世,吟诗把酒喜迎春。
七律•2025年大年初一放歌
刘凤亭
乙巳腾飞放浩歌,甲辰盛乐笼千河。
九州火箭巡天器,万乘楼船御海戈。
敢笑倭奴夸大国,谁怜山姆聚诸罗。
长城永挂屠狼剑,砥砺吴钩斩恶魔。
七律•新春放歌
刘凤亭
除旧开元喜绝伦,炎黄同庆舞迎春。
暗香万岭梅花放,紫气千家美酒频。
禹甸升平歌锦绣,尧疆盛事耀星辰。
豪吟崛起篇章雅,擘画蓝图社稷新。
七律•过大年
刘凤亭
细品屠酥四季安,清吟岁稔喜收官。
暮云渐退春涂绿,腊雪无言梅染丹。
虎踞神州千郡秀,龙襄福地万民欢。
桃符路路开新运,爆竹声声震玉銮。
七律•喜迎新春
刘凤亭
琼姬撒雪兆良辰,玉蝶恭迎岁稔新。
龙去朝宗祥瑞梦,蛇来送喜太平春。
江山妩媚依贤策,事业辉煌仰众亲。
期冀狂飚除腐恶,荣开胜境抖精神。
七律•回家过年(新韵)
刘凤亭
一朝远徙献风华,卌载他乡孝悌遐。
岁末有情应傍母,年来无客不思家。
椿萱墓下添灯火,儿女庭前奉酒茶。
团聚天伦多喜乐,分离怎抑泪湿颊。
七律•望新春
刘凤亭
周天寒彻唤东风,入境南柯观雾朦。
一夜梨花岚影白,千条锦鲤水光红。
牛哞有意催山秀,雨落无声润稼葱。
梦里常筹耕种事,醒来觅看雁排空。
七律•新春抒怀
刘凤亭
岁杪钟催进暮年,纵横涧壑额头悬。
清商觅句空馀乐,酷暑吟诗不惧煎。
静看传经开眼界,欣聆寄语润心田。
挥毫翰墨能言志,紧辔请缨当策鞭。
七律•新岁放歌
刘凤亭
无端宇内乱云浮,唯我中华运正遒。
龙翥朝宗清净去,蛇吟送喜太平留。
英雄热血安千载,事业高歌灿九洲。
万国烟侵笼暮夜,尧疆日暖写春秋。
七律•春节放歌
刘凤亭
喜饮屠酥起浩歌,轻吟岁稔洗征靴。
暮云渐退春涂翠,腊雪初融梅染坡。
虎踞神州千郡秀,龙襄福地万民和。
桃符路路开祥运,爆竹声声撒锦莎。
七律•除夕
刘凤亭
美酒良宵驱酷寒,清吟岁稔喜收官。
暮云渐退春回绿,霜雪有情梅染丹。
龙赴神池千郡秀,蛇巡福地万民欢。
桃符路路开新运,爆竹声声震玉銮。
蝶恋花•故乡春早(冯延巳体)
刘凤亭
玉蝶翩翩飞入户。窥恋梅香,最是消魂处。转瞬青娥长袖舞。依心化做如酥雨。
长啸轰鸣惊破雾。故郡航灯,照亮回乡路。雀跃心安双泪注。阖家欢聚新春渡。
钗头凤•新春抒怀(程垓体)
刘凤亭
梅花楚。佳年度。焰红凌斗莺歌处。
衷情叙。旧符去。喜换新桃,乐冲天宇。
舞!舞!舞!
红炉煮。屠苏举。雨滋兰蕾花千树。
情盈抒。爱倾注。觥筹交错,稔年欢度。
慕!慕!慕!
七绝•除夕
刘凤亭
小酌屠酥禹甸欢,清吟岁稔舜民安。
桃符副副开新运,爆竹声声震紫銮。
七绝•守岁
刘凤亭
辞旧迎新春好处,更深人静月无时。
梅魂咏雪千娇媚,兰笔书天一梦痴。
七绝•欢度春节
刘凤亭
龙回霄汉襄华夏,蛇护山河保国门。
辞旧千垓腾瑞霭,迎春万里尽朝暾。
七绝•初二归宁
刘凤亭
望仙台上望曦霞,隔断登莱岳母家。
已至当年折柳处,初瞻驿外蜡梅花。
(归宁,回娘家)
七绝•年初三(谷日)
刘凤亭
早眠谷日丰年足,迟起春朝瑞气盈。
新绿蚁浮和腊味,疏光鸥泛响春声。
七绝•初四迎灶神
刘凤亭
供果灶台分五色,檀香炉内点三支。
只缘肉眼不曾见,古俗神灵量子师。
七绝•破五招财
刘凤亭
烟花爆竹净微尘,破祟存佳竞逐贫。
奋起挥鞭穷鬼去,捻香沥酒敬财神。
七绝•初六马日说马
刘凤亭
奋蹄龙马显神威,救主泥驹踏浪归。
千里奔腾缘伯乐,常思伏枥赴戎机。
七绝•人日思乡
刘凤亭
不觉新春初七日,方知作客已经年。
归心一雁横云去,旅梦孤帆搏浪还。
七绝•初八谷日冀望
刘凤亭
坎外东风到枕边,朝来雨霁亮晴天。
春和谷日逢佳运,吉兆今秋丰稔年。
七绝•天日
刘凤亭
初九欣逢拜玉皇,今朝贺诞起灵光。
笙箫炫舞歌佳境,天帝临凡赐玉浆。
七绝•地日
刘凤亭
轻飘瑞叶细濛濛,雪霁晨阳润土融。
新岁七龙无大患,仓添五谷盛年丰。
七绝•正月十一
刘凤亭
松枝压雪鹊巢翻,瑞叶霏春笑语喧。
朗朗晴阳田亩润,离离冬麦绿苗繁。
七绝•正月十二搭灯棚
刘凤亭
大年十二笑声喧,搭起灯棚待上元。
细细春霖田亩润,离离冬麦绿苗繁。
七绝•十三也说神仙日
刘凤亭
迷茫搔首似存无,未待斟明疑幻虚。
量子纠缠常困钝,蹉跎岁月不知书。
七绝•十四望月
刘凤亭
皓魄今宵怎缺边,巡天玉兔届时圆。
人生所愿无其右,明月盈残古难全。
七绝•非遗上元
刘凤亭
火树银花接紫霄,金龙狂舞踩高跷。
非遗射虎重赓续,鼓瑟笙歌伴九韶。
注:九韶,上古高雅乐曲,演奏于重大盛典。
【简介】刘凤亭:笔名云楼,男,1951年出生于哈市巴彦县。中师文凭。黑龙江省诗词楹联协会会员、哈尔滨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巴彦县诗词楹联协会会员。在《诗词月刊》、《大美龙江》、《苏城诗萃》等诗刋和网络平台发表过一千余首格律诗词作品。曾在全国大奖赛中多次获奖。
巴彦诗词楹联协会编辑部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