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孩子来到马来西亚生活和学习已经快有两年时间了。其实在这段时间,我对孩子的成长充满了焦虑:每天上课只上四五个小时的时间能学到什么?而且非常多假期,每天上课又只上一个主课,学习效率会不会太低?特别是英语上面,这样的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学的会英语啊?不懂英语什么也学不了啊,连正常的沟通都无法沟通又怎么能成长?我一直担心他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从而接触更多的知识,甚至有一天能走向更大的世界。
最初,我让孩子出国读书的初衷是希望他们能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独立的人格、自由自在做回人本应有的样子就可以了。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我对他们的期待逐渐增加:希望他们能尽快学会英语,具备沟通和生存的能力;希望他们能抓住机会走向世界见识世界,希望他们早日实现阶层跨越。然而,这些期待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在过去半年里,我没有见到孩子。即便通过视频和电话联系,也感觉不到他们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几天前,我来到马来西亚,但由于孩子忙于上学,我们没有太多时间相处,这更让我怀疑他们的成长是否停滞。尽管理性上我知道成长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但情感上却很难平复自己的焦虑。
然而,就在昨天,我的担忧被彻底打破了。
我带着孩子出去吃饭和购物,在这短短的相处当中,我发现了他们令人惊讶的变化。他们的英语表达已经变得流利自如,谈不上对答如流,但与陌生人沟通时显得从容不迫,甚至完全成了我的翻译。更让我惊喜的是,他们的眼神中多了一份自信,思维更加清晰,转换非常快,就像当时我问红绿灯怎么说,他没有学过这个英语词汇,但他却马上回答绿色走、红色就停,他们的言语和行为举止间透露出独立与成熟。这一切让我既惊讶又欣慰。
原来,孩子的成长并不是我想象中那样缓慢甚至停滞,而是悄无声息地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他们的进步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与经历中慢慢积累起来的。我曾以为他们在学校除了“玩”就学不到太多东西,没想到,这种“玩”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学习和成长。
通过这次经历,我也对国际学校的教育方式有了更深的体会。与国内传统的“硬式教育”完全的不同,国际教育注重自由、包容和实践,通过体验式学习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积累知识和能力。这种教育不仅关注成绩,更关注人格的塑造和独立意识的培养。
这正是我当初让孩子出国读书的初衷。如今,我看到他们逐渐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意志和人格。这种成长比任何外在的成绩都更加珍贵。
学会等待,尊重成长的节奏,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因为对孩子的期待而焦虑,却常常忽略了成长本身需要的时间和耐心。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去沉淀,需要经历去磨砺。我们需要学会等待,尊重孩子的节奏,相信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潜力和方向。
这次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焦虑并不能帮助孩子成长,反而可能让我们忽视他们的真实进步。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藏在那些不经意的细节当中,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欣赏。
然而,对于当初自己坚定地选择将孩子带到一个文明、包容、自由的环境中生活,让他们接受更注重独立自主的教育方式,我感到无比欣慰。孩子的成长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并不只是知识的灌输,而是人格的塑造、思想的独立和意志的坚韧。
未来,我会放下焦虑,用更平和的心态去陪伴和见证孩子的成长,因为我知道,他们正在一步步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成长,不急于求成,只需静待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