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二0二三年夏,无锡市洛社镇政府开始重新修建辖区内运河北岸风光带,拓宽了运河北路,加高了运河护堤,扩建了运河长廊,美化了运河四季风光,新建了凤羽龙宫处的公园。受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委托,无锡市诗词协会惠山分会在群里发起了创作运河文化长廊楹联活动,短短数月间,已收到诗社会员创作的有地方特色的楹联六七十副,笔者养伤之余,也积极投身其中进行创作,秋季撰了五副,冬季又写了四副。有幸被无锡市书法家顾龙平先生于其尚田风景区书法工作室书成墨宝,后又被其他书家选写。今又约中国凌门诗社群内宗亲书法家及朋友圈内书法家老师挥毫助兴,得墨宝数幅,合编一辑。以作纪念,留为佳话。
洛社段运河上有四座大桥,自东往西是:新东方红大桥(本人曾经工作了四年的洛社印染厂就在此桥下)、东方红人行桥(老铁架桥)、新洛社大桥(网红桥,在洛社初级中学西二十米处,晚上霓虹闪烁,如一颗明珠光彩夺目)、老洛社大桥。运河北岸,风光旖旎,垂柳依依。四季风光,令人神往。亭台相接,长廊起伏。尤其是春天后,群芳争艳,花色满堤,如迎春花,金钟花,玉兰花,梅花,杏花,桃花,樱花,紫叶李花,夹竹桃花,金丝桃花,垂丝海棠花,结香花,绣球花,山茶花,紫薇花,合欢花,石榴花,大吴风草花,七姊妹花,六道木花,蔷薇花,桂花,忍冬花等,一年四季,花开不断,让人目不暇给,流连忘返。彩虹桥下东不远处就是洛社初中,听说古时候是远近闻名的开利寺,至今校内还有书圣王義之的观鹅亭古迹。
在洛社东方红人行桥到新洛社大桥中间、洛社环卫所前,有一组十几座吴地先民雕塑,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再现了本地先民的生活历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这组雕塑,有耕地,有拉纤,有担柴,有读书,有弄槎,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再现了以前生活的艰辛,谋生的不易。教育今人,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自强不息,和睦相处。
往西过粮管所桥前行至运河北路转弯处,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筑————凤羽龙宫。凤羽龙是洛社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应该是十分的辉煌。我曾经多次临此,园门上锁,人去楼空。最近因旁边工厂拆迁,正建一处公园。园门经常不锁,有幸几次亲临其境。一条长龙长卧案台上,至少需十几个舞龙者才能把它舞起来。期待不远的将来,洛社凤羽龙的传人再次在世人面前重现凤羽龙蓬勃英姿,把这千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广大。
鸣谢无锡市本地书法家和省内外书法家顾龙平先生,吴科明先生,张耀良先生,顾逸荧老师,唐银红老师,周国平先生,韩永琦先生,宋幼娟女士,马丙红先生(南京),凌在纯宗亲(苏州),凌剑飞宗亲(广东),凌志宗亲(广东),凌云志宗亲(江西),凌长龙宗亲(安徽)等书法家百忙中挥毫泼墨,书写本人楹联。敬祝各位书家龙年大吉,贵体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