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学校在浩然楼和笃行楼墙面上镶嵌了“立德、立功、立言” “戒傲、戒惰、戒奢”12个大字,简称“三立” “三戒”,这是对全校同学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引领和提醒。希望同学们像铭记我校“敢当大木柱长天”的校训一样,牢记并做到“三立” “三戒”。
“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其含义是: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创立学说或言论。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被中国人视为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尺,中国历史上众多英雄豪杰、仁人志士都以此为目标,追求人生的最大意义和价值。
立德,是对同学们做人的要求。做人德为先;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所以,做人首先要品行端正,如果德立不起来,就是缺德,缺德的人是个危险品,这样的人很容易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为害四方。
立功,是对同学们学业和今后事业的要求。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同学们在学业上一定要竭力而为,登堂入室,学有所成。事业是同学们今后安身立命之基,同学们在今后的事业上一定要勤劳敬业,兢兢业业,自强不息,争先创优,建功立业,功成名就。
立言,是对同学们今后做学问的要求。要把自己的立德心得、立功感悟凝结成文字,著书立说,传于后世,泽被后人。我们之所以现在还能知道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知道李白、杜甫、白居易,知道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知道司马迁、司马光、王安石,知道朱熹、王阳明、曹雪芹,知道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泰戈尔,就是因为这些人都有著作和言论传世。但是,如果一个人德没有立起来,事业也不成功,他的言论或所谓的著作也会无人问津;如果他道德败坏,就极有可能干坏事,他的学说或言论也将与他的身与名同臭,根本不会被人传颂。由此可见,在“三立”中,立德是前提,立功是根基,立言是德行和事业绽放的美丽花朵。
“三戒”即“戒傲、戒惰、戒奢”。“戒傲、戒惰”是晚清重臣曾国藩在谈到成功之道时说的一段话。他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关于戒傲,古人有言:满招损,谦受益。古今才人,大都因傲而败。所以,同学们要引以为鉴,绝不能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要谦逊谨慎,戒骄戒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有了一点成绩切勿骄傲自满,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时时精进,处处争先,做最好的自己,让世界因你而精彩。
关于戒惰,名人有言:懒惰是生活的死亡,懒惰乃人生之坟墓,懒惰等于将一个人活埋。很多人不是一开始就笨,而是积懒成笨。邹城二中的学子们都要扪心自问,我到底是笨人还是聪明人?如果断定自己是笨人,你笨的原因就找到了,不是你生而愚笨,是你的懒惰导致了你的愚笨。有愚笨变聪明的方法有没有,《中庸》里的这句话早就告诉了我们答案:“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也,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意思是说,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也要做到;别人用十分的努力能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也要做到。果真做到这一点,虽然愚笨也一定能够变得明智,虽然柔弱也一定能够变得刚强。还有一句话说得虽然不中听,但是很精辟:“初中刷掉懒汉,高中刷掉笨蛋。”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典型的优胜劣汰,它不相信眼泪,不同情弱者,只相信实力,有实力才能出人头地。同学们如果不从现在起就卧薪尝胆、发奋苦读,积聚你的实力,最后只能被高考无情地淘汰。懒惰是一种坏习惯,它会让一个人在学习上越来越吃力,最后慢慢地拖垮他的意志,甚至被迫放弃学业。一个人若是懒得学习,懒得思考,懒得认真,懒得坚持,最终只能自食其果,自毁前程。勤劳能将人变成勇士,懒惰能将人变成魔鬼。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一勤天下无难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戒惰,就要牢记孟子的教诲并以此指导自己的人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此言甚是深刻,道尽人间沧桑与英雄之路。吾辈生于世,欲成大事,立不朽之业,必先历经万般磨难,方得坚韧不拔之心性。心志之苦,筋骨之劳,皆是锤炼人之金石,使人于困厄之中,不失其志,愈挫愈勇。观古今英雄豪杰,无不是历经千辛万苦,方得成就一番事业。故知,人生之路,苦难重重,然亦因此而精彩纷呈。我希望同学们勿畏艰难,勇往直前,敢当大木柱长天,不可苟且负平生。戒惰,就要在学习和工作上不偷懒,不耍滑,不懈怠,不好吃懒做,不得过且过,不吃喝玩乐。人是要天天劳作的,不劳作就是行尸走肉,就会成为家庭和社会的累赘。一个人只要任劳任怨,永不停止追求卓越的脚步,不服输,不偷懒耍滑,不躺平摆烂,就没有爬不上去的坡,就没有登不上去的山。有道是,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山高人为峰。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戒奢”是初唐名相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的一段话中的两个字:“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作为青少年学生,要牢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戒奢,就要坚决做到富贵不能淫,艰苦朴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不比吃、比穿、比玩,要比学习、比进步、比干劲。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同学们更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戒绝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早就提醒同学们:教室是课堂,不是食堂。课桌上书桌,不是饭桌。身为高中生,在神圣的课堂上随便喝水、吃东西、睡大觉,在桌洞里堆满食品和饮料,在校园里穿金戴银,涂脂抹粉,穿几千元一双的鞋子,骑一万多元一辆的车子,香烟不离嘴,手机不离手,女朋友身边走,凡此种种,都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表现,都是是非不分、美丑不辨的劣习,到头来只能作践自己,有辱祖先,污染学校环境,损害学校声誉,这是学校绝对不能容忍和允许的。
立德、立功、立言从正面给同学们指明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向和目标,引领同学们沿正道前行,实现人生的“三不朽”;戒傲、戒惰、戒奢则从反面提醒同学们要想做人成功、事业成功、学问成功,就一定要戒绝傲慢之气、懒惰恶习、奢靡之风。
能够做到“三立、三戒”的青少年学生,就能自觉遵规守纪,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勤俭节约,更能志存高远,一心向善向学,追求卓越,创新创造,成就辉煌壮丽的人生!
身为邹城二中学子,如果同学们把“三立”、“三戒”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再切实践行我校“敢当大木柱长天”的校训,每个同学都能成为人中豪杰、国之栋梁。
最后,我把孟子第七十代孙、当代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孟国泰先生写的四首教育诗送给同学们,以此与大家共勉:
第一首:《自主歌》
靠墙墙会倒,靠娘娘会老,
只有靠自己,万事能办好。
父母不要靠,老师不要依,
自己命运自安排,自己快乐做自己。
志要自己立,书要自己习,
自己学习自己抓,自己就是好老师。
路要自己走,饭要自己吃,
自己事情自己做,自己开辟新天地。
第二首:《真学歌》
看过听过,不算学过,
思过讲过,才算学过,
做过用过,才算真学过。
第三首:《想一想歌》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中庸》里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毛泽东说:“脑筋这个机器的作用,是专门思想的。凡事应该用脑筋好好想一想。要去掉浓厚的盲目性,必须提倡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
俗话说:“心想事成。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为了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学们一定要开动思维机器——想!怎么想?
孟国泰先生说:
跳出框框想一想,由此及彼想一想,
由表及里想一想,颠来倒去想一想,
追根溯源想一想,内引外联想一想,
虚实结合想一想,数形结合想一想,
设身处地想一想,联系生活想一想,
加加减减想一想,扩扩缩缩想一想,
学学仿仿想一想,分分移移想一想,
四面八方想一想,异想天开想一想。
想出一篇新天地,想出人生新辉煌!
第四首:《坚持歌》
坚持,坚持,再坚持,弱国也能胜强敌;
坚持,坚持,再坚持,老者也能行千里;
坚持,坚持,再坚持,盲人也能把字识;
坚持,坚持,再坚持,人人都能创奇迹!
作者简介
仲崇波,孟子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山东省邹城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德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校园文学活动先进单位模范校长,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山东省作协会员,济宁市教育协会常务理事,济宁市教学能手,济宁市名校长,邹城市作协副主席,邹城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邹城市全民阅读推广大使,邹城市乡贤文化研究会理事,新高考联盟校特聘专家,知名学校管理和学法指导专家。2022年,荣获“孔子奖章•教育奖”。
责编: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