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饺子
文/ 赵正荣
1981年2月4日是除夕,似一帧永不褪色的老照片,深深刻进我的生命里。那时,我刚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空降兵,第一个春节就在部队里度过,营区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节日的烟火气,温暖且充满力量。
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传统节日,是辞旧迎新的钟声,是阖家团圆的温馨,是吉祥如意的期许。以往在家时,每至春节,一家人便会围坐在一起,写春联、贴福字,大红的春联在寒风中透着喜庆,年夜饭的香气弥漫在屋子里,一家人谈天说地、互道祝福,热闹非凡。而这一年,我身着戎装,在部队的营房里,开启了一段别样的春节记忆。
春节前一天的上午,金色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连队的训练场上,连长翁祖孟和指导员李景超的一声令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包饺子比赛正式拉开帷幕。我们连队四个排十二个班,130多人齐聚一处,大家摩拳擦掌,挽起袖子,准备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一展身手,场面热闹又壮观。
我们班的班长鄢丽云,来自浙江丽水,那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他性格爽朗,做事雷厉风行,军事动作干净利落,一招一式都透着军人的果敢与坚毅,后来凭借出色的表现被提拔为连队的伞训员和团参谋长。副班长裴森林,是河北汉子,带着燕赵大地的豪迈与沉稳,不管面对什么事,都能思虑周全,让人心里踏实。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四川、重庆、河南、河北、浙江的十二名战友,就像一个紧密咬合的齿轮组,默契协作。冯国坡、侯广明、赵正荣、王伟、周吉贵、曹德兵、张金亮、马志义、余太平、刘道兴,大家在训练场上是并肩作战的兄弟,在这包饺子的“战场”上,同样全力以赴。
这次包饺子,我们准备的是猪肉韭菜馅。猪肉被剁得细细的,每一丝纤维都饱含着鲜嫩多汁的期待;翠绿的韭菜,带着春日田野的蓬勃生机,散发着独特的清香。再滴上几滴醇厚的麻油,那香味瞬间被点燃,在空气中肆意飘散,引得大家食指大动。战友们分工明确,和面的专注揉捻,力求面团劲道有韧性;调馅的仔细搅拌,让每一勺馅料都味道均匀;擀皮的手法娴熟,一张张圆圆的饺子皮快速成型;包饺子的则全神贯注,将满满的馅料包裹其中。
我学着战友们的样子,拿起一张饺子皮,舀上一勺馅料,小心翼翼地捏合边缘。可一开始,我包出的饺子实在有些“惨不忍睹”,歪歪扭扭,活像个瘪了的小口袋,引得身旁的战友们忍俊不禁。但我没有灰心,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耐心指导下,慢慢地,我的手法越来越熟练,包出的饺子也逐渐有模有样,像模像样地排列在案板上。
比赛场上,大家的动作愈发娴熟、麻利。班长鄢丽云双手灵动,如同在进行一场指尖上的舞蹈,眨眼间,一个饱满圆润的饺子便稳稳落在案板上。那一个个饺子,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整齐列队。副班长裴森林则在一旁,不停地为大家递上饺子皮,还不忘给初次包饺子的战友传授技巧。其他战友们也不甘落后,一边包着饺子,一边分享着家乡的趣事,欢声笑语在连队上空久久回荡。
比赛紧张激烈地进行着,时间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流逝。当连长宣布比赛结束时,大家还沉浸在那股兴奋劲儿里,意犹未尽。经过评委们认真细致的评选,我们班凭借出色的团队协作,以及又快又好的饺子,成功斩获第一名。那一刻,全班欢呼雀跃,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自豪的笑容。这份荣誉,离不开班长和副班长的精心组织,更离不开每一位战友的全力以赴。
中午,连队食堂热闹得如同沸腾的锅。餐桌上摆满了十几个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我们围坐在一起,共享这难得的团圆时刻。作为空军,我们的伙食标准可不低,米和面粉都是特等五常大米,蒸出的米饭颗粒饱满、晶莹剔透,散发着诱人的米香。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分享着各自家乡的春节习俗,有人聊起四川过年时的麻辣火锅,有人说起河北老家的庙会,还有人回忆起浙江的舞龙舞狮,气氛其乐融融。在这个特殊的春节,虽远离家乡和亲人,但身旁这些志同道合的战友,让我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与安心。
夜幕降临,团里组织我们前往军人大礼堂观看电影《南征北战》。十几岁的我们,正值青春热血,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电影里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让我们心潮澎湃,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与英雄们一同冲锋陷阵。大家时而为英雄们的英勇壮举鼓掌叫好,时而又因紧张的情节而屏住呼吸。在这个春节的夜晚,这部电影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娱乐,更给予了我们精神上的鼓舞与激励,让我们对军人的使命与担当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个在部队度过的春节,因为那场包饺子比赛,变得格外难忘。它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团队的强大力量,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战友之间深厚的情谊。那些一起包饺子的画面,那些欢快的笑声,都成了我记忆中最珍贵的宝藏。每当我回忆起那个春节,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温暖与感动。它让我明白,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这些亲如家人的战友相伴,便不会感到孤单。这个春节,宛如我军旅生涯中一颗耀眼的星辰,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在保家卫国的征程上勇往直前 。
2025年1月25日于重庆
编者注:
赵正荣,重庆市人,中共党员。1980年12月入伍,空降兵128团7连战士(当时我任7连指导员)。后调空降兵15军政治部,参与黄继光纪念馆建馆工作。转业重庆市工作后,历任教师、记者、报社总编辑、社长、区旅游局长、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区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区教委书记、区委宣传部部长、区委机关党委书记、区纪委书记、一级巡视员等。赵正荣好学深思,文武兼备,异常勤奋。在中央和地方报刊发表新闻稿件七千多篇。七次立功,多次受到中央宣传部和重庆市委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