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2025年1月23日),“都市头条”本专栏推介并转发了丁文泉执笔的文章《雾夜行动》(第一、二、三部分)。
此文根据有关史料撰写,讲的是中共地下党员杨效先秘密潜伏兵工厂,与姜部的敌人斗智斗勇,与杨家山里中共党组织里应外合,设计把武器运往杨家山里,并将兵工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带往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投身革命大潮。这篇文章,有史料性的基础,有又很强的文学艺术性,故事曲折生动,读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惊心动魄!
文章推出后,引起网友热议。
有网友评价道:这篇文章根据史料撰写,叙述曲折生动,有极强的可读性!也有几位细心并知情的网友,提出了几个细节上的疑议。有位网友说,铁橛山离野潴村并没有三十多里,文中表述不准。实际上,这个细节,本栏作者在推介时已经注意到了,由于原文如此,故转发未进行改动,况且,故事性的作品,很难与实际状况一一对照。但这位网友提出的问题自然有其道理,地理环境中的野潴村,就在铁橛山脚下,距铁橛山脉的主峰也就是几里路的距离。还有一位网友指出,文中的“阎文荣”应为“闫文荣”,野潴村确有其人,文章中用的是真名真姓。对此,我立即咨询了现任野潴村党支部书记宋金诺,他回复说,野潴村的“闫”姓,都是姓闫,而不是“阎”。又有一位网友,挺有趣,他问我野潴村名的来历,他调侃道:“为什么不叫‘东北虎’呢?”据我到村考证,村名的来历还真的与野猪有关。相传,明洪武二年(1369年),宋汝殿、宋汝通等兄弟四人从云南迁来立村。村西有一蜿蜒的土岭,从远处看,似一头肥大的卧猪,有头,有肚,有尾,并且村中有一条群众俗称“拥(音)沟”的南北沟,状如猪食槽子,根据这一地理环境特征,立村者取村名叫野猪。后来,不知何时,野猪雅化成为“野潴”。现在村中的土岭还在,略呈东北—西南走向,但由于近千年岁月的侵蚀,有些段落可能已非原貌。类猪食槽子的水沟,大部分在村庄建设中被覆盖,成为了道路,只有最北端还有一小段改造成了明渠。下图,是野猪岭和“猪食槽子”改造成的明渠,均系本栏目作者摄于2023年。
在此,衷心感谢众网友耐心、细心地阅读!


上期讲到,在野潴姜黎川兵工厂的地下党员杨效先,智送情报,而佯装卖豆腐的接头人闫文荣接过情报,向着杨家山里飞奔......请您继续欣赏《雾夜行动》最后的四、五、六部分。
四
早饭过后,杨效先和工人们都在宿舍里,等候大烟鬼查问昨晚的那起兵工厂被盗案。可等到天都东南晌了,大烟鬼也没有来。一打听,原来这家伙早饭刚过,就到市美找姜黎川汇报去了。工人们一听,都很生气,结伙成群地跑到村里玩去了。借这个机会,杨效先以去阎文荣家里打牌为名,秘密召开了支部大会,让所有的党员都参加了会议。会上,杨效先详细地叙述了昨晚大烟鬼领着警卫队秘密转移机器设备的经过。党员们一听,又惊又气,一致表示,要借这个机会,今晚上把埋藏在东墓林的机器设备偷偷挖出来,拉到杨家山里去,把敌人的兵工厂搞垮。然而,杨效先没有同意他们的意见。因为让兵工厂的工人们挖运那些机器设备,是很容易被警卫队的人发觉的。这样,既暴露了自己,又不能达到抢走敌人的机器设备,搞垮敌人兵工厂的目的。
“那你说怎么办?”党员们不约而同地朝杨效先问道。杨效先黯然一笑,胸有成竹地说:“行动方案我已想好了,现在说给大家听听,看行不行?”
于是,杨效先便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行动方案来——
“挖走敌人机器设备的任务,就交给山里的地下党组织,我已派人送去了情报,让他们在夜深人静时,将敌人藏在坟墓里的机器设备悄悄挖走。到了安全地带之后,再在东墓林鸣枪3声。这样,一来可以将敌人的警卫队引到东墓林去;二来我们可以借这空隙,将兵工厂的工人拉走……”
“杨哥!”王大个子焦急地打断了杨效先的话儿:“那么多工人,他们都能跟咱走吗?”杨效先莞尔一笑:“这就是我们的任务了!说实在的,兵工厂的这些工人的情况的确复杂,尤其是那几个出类拔萃的技术员,大都跟随姜黎川多年,对我们共产党又缺乏了解和信任,要他们跟我们走,是困难的。不过,我们还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拉走。因为这些人一旦对共产党有了认识,将是我们求之不得的技术人才,对发展我们的军事工业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杨哥,那咱用什么办法把他们拉走呢?”王大个子沉不住气了,心急火燎地说:“要不,散了会咱就去找他们摊牌!”
“那不行。”杨效先摇了摇头:“现在还不到摊牌的时候,弄不好会打草惊蛇,暴露了我们的行动计划……”
大伙都觉得杨效先的话有道理,可怎么才能让那些人痛痛快快跟着走,却没主张,于是都一袋接一袋地吸起了闷烟。对此,看来杨效先一时也没想出好主意,也卷上了一支烟,大口大口地猛吸着,眉字间拧成了一个大疙瘩。大概沉默了有一袋烟的工夫,王大个子突然发觉杨效先眼里进射出一道惊喜的光,忙问道:“杨哥,想出好主意了?”
杨效先哈哈一笑,将手在大腿上用力一拍:“咱也来个‘鸿门宴’!”“鸿门宴?”在坐的人都如坠五里雾中,他们虽然听说过项羽设鸿门宴请刘邦的故事,可却弄不明白杨效先这“鸿门宴”中有什么道道儿,于是都惶惑不解地问:“杨哥,他们吃了咱的‘鸿门宴’,就能愿意跟咱走吗?”
杨效先坚定地点了点头:“到时候就由不得他们了!不过,我手里只有10块钱了,办个‘鸿门宴’是不够的。得大伙儿出点血儿,凑点儿钱……”
“那好说!”大伙儿异口同声地说着,纷纷把腰包翻了个底朝天,一凑集,竟然有50多块钱哩!杨效先随即把钱往王大个子跟前一推:“这‘鸿门宴’由你操办,多买些酒菜,让全厂的工人都来,就说今天是我的生日,请他们来喝酒。”
紧接着,杨效先又把为什么办“鸿门宴”的因由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大伙儿一听,都交口称好,直佩服杨效先肚里装的些道道儿。
原来,杨效先设“鸿门宴”的目的,并不仅仅为了那几个技术员,而在于为了便于统一行动。因为借喝酒之机,可以把全厂的工人们集中在一起,一旦大烟鬼和他的警卫队被我地下党组织的枪声引到东墓林之后,杨效先就可以对喝酒的人来个突然袭击,给他们个别无选择,愿走的跟着走,不愿走的也得迫使他们跟着走。这样,既能把这支兵工力量拉到我胶东抗日根据地,又能彻底破坏了敌人的兵工厂,削弱敌人的军工力量。
最后,杨效先对每个党员都布置了具体的任务,要他们分头先去给那些倾向共产党的工人下个毛毛雨,让那些人有点儿思想准备;对那几个亲近国民党的技术员,则先不要惊动他们,让杨效先在今晚的“鸿门宴”上对付他们。散会之后,党员们分头活动去了。
五
午饭过后,天突然阴得像锅底似的墨黑,不时地抖落着星星点点的雨滴。到了傍晚间,老天爷竟毫不吝啬地泼撒下了一场弥天盖地的大雾。这雾,比昨晚的大多了,浓多了,来得也早多了。
兵工厂的工人宿舍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丰盛的菜肴飘溢着诱人的香味,诱得人们把眼睛睁得老圆;诸城老白干散发着浓郁的醇香,馋得人们直流口水。工人们有些耐不住气了,七嘴八舌地催促着杨效先,要他快点宣布酒宴开始。可杨效先却老坚持等大烟鬼回来再动手,说他是咱们的顶头上司,得罪了他,不仅对自己不好,而且对在坐的人都没有好处。经杨效先这么一说,工人们也只好耐着性子,两眼巴巴地等待着大烟鬼的归来。其实,杨效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压根儿就没打算等大烟鬼回来喝酒,只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等待山里地下党组织在东墓林的行动。一旦认为时间差不多了,即使大烟鬼不回来,他也要宣布酒宴开始的。
且说大烟鬼到姜黎川那里详细汇报了昨晚秘密转移兵工厂机器设备的经过之后,姜黎川对他那周密的安排和严密的防范措施大加赞赏,除当场答应要给他一笔赏金外,还设午宴款待了他。这家伙受宠若惊,得意忘形了,一顿狂饮,竟然醉得如烂泥一般,直到落太阳了,才醒过酒来。当他醉酒醺醺地哼着下流小调走到野潴村西头时,突然心旌摇动,想起了那个年轻的小寡妇,于是便摇晃晃地钻进了她的家里,直鬼混到下半夜才回来。
待大烟鬼走进兵工厂大门口时,他望见工人宿舍里还灯火长明,吵吵闹闹,以为工人们在闹事,拔腿便朝那儿跑去。他进屋一看,见工人们正在吆天呼地,猜拳行令,那颗吊着的心也就放了下来,假惺惺地朝屋里的人问道:“都聚在这里喝酒,有什么大喜事?”
杨效先一看大烟鬼回来了,忙装出一副醉眼朦胧的样子,端着一杯酒走了过来:“陈主任,今天是我的生日,兄弟们非要我买酒喝不可!来,先敬你3杯酒……”
没等杨效先把话说完,立时有十几个人围了上来,连劝加逼,非要大烟鬼先喝3杯不可。大烟鬼自然招架不住这么多人的劝酒,只得哭丧着脸把3 杯酒喝了,不多时,话儿便说得语无伦次了:“等……我领了姜旅长那笔赏金,也请兄弟们热热闹闹地喝上一顿......”
“陈主任,姜旅长要给你笔什么赏金?”杨效先故作不解地追问大烟鬼。大烟鬼看来有点醉人还没醉心,很快意识到刚才的话说漏了,忙结结巴巴地掩饰说:“没,没有的事,是我胡说……”
可杨效先并没放过大烟鬼的话把儿,而在借此大作文章,他给大烟鬼斟满了一杯酒,为自己也斟上了一杯,然后高高地举起来:“兄弟们,陈主任很快就要得到姜旅长一笔重赏。来,为了那笔重赏干一杯!”
杨效先的这句祝辞,立时得到了众人的响应,都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大烟鬼尽管觉得眼前发花了,为了不失体面,还是打肿脸充胖子,把那杯酒灌进了肚里。
这时,屋里可热闹了,有的在傻笑,有的在哭泣,有的在嗷嗷地呕吐,大烟鬼也迷迷糊糊的。
此时,杨效先有些坐立不安。当然,这并不是肚里的酒在起作用。因为一晚上,他只喝了3杯酒,其余喝的全是凉开水。其实他是在为山里地下党组织在东墓林挖运机器设备的行动着急。因为已是午夜3点多了,按说这么长的时间,那行动该结束了。莫非出了意外?正在杨效先为此着急的当儿,东墓林的方向突然响起了3声清脆的枪响。杨效先强抑着内心的激动,忙装出一副神色慌张的样子,使劲晃醒了大烟鬼:“陈主任,东墓林方向有枪声……”
没等大烟鬼听明白杨效先说了些什么,执勤的哨兵也慌里慌张地跑进屋报告:“陈主任,东墓林的方向有人打枪!”
“啊,有人打枪?”大烟鬼一骨碌爬起来,朝着那哨兵吼道:“快去集合队伍!”
随着一阵急促的哨子声,警备队的人很快在院子里集合好了。大烟鬼像只疯了的狗,带领着警卫队,恶狠狠地朝东墓林扑去。
六
杨效先的“鸿门宴”只得到此结束了。刚才的3声枪响和大烟鬼领着警卫队的紧急出动,已把屋里不知内情的人惊懵了,都在傻呆呆地发着愣。杨效先见敌人的警备队已冲出了大门,忙回身站了屋子中央,神情严肃地喊道:“兄弟们,今晚的酒就喝到这里了!谢谢大家让我过了个快乐的生日!不过,我要借此机会,告诉大家一件关系到自己命运和前途的大事情!”
屋里的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杨效先要说件什么大事情。大概杨效先认为时间急迫,话儿也说得特别快:“大伙儿刚才也看到了大烟鬼领着警卫队堵截机器设备去了。其实,这是大烟鬼作茧自缚,是他昨晚带人把机器设备转移到东墓林去的。不料,被中共胶东地下党组织发觉了,现在早已把那些机器设备挖运走了。大烟鬼是追不回来的。这兵工厂是垮定了!”
“杨哥,那我们干啥呀?”十几个工人呼啦围上了杨效先:“哥,你可得为俺谋条生路啊!”
杨效先把胸一拍:“没问题!那条路我早为兄弟们选好了!咱到胶东抗日根据地去!为共产党和八路军办兵工厂,多造武器弹药,让根据地的军民狠打日本鬼子和汉奸走狗!”
杨效先的话音未落,十几个地下党员立即领头响应:
“我们吃够国民党的气了!杨哥,你快领我们去投奔共产党吧!”
“要去,就快行动吧!等大烟鬼回来就来不及了!”
“对,应该马上走!”
......
整个屋里霎时出现了一片混乱。有的手忙脚乱地收拾东西,有的急急火火地捆扎被包。杨效先迅疾地把屋子里扫视了一遍,发现只有两个亲近国民党的技术员坐着未动,一副沮丧不安的样子。于是,他走到这两个人跟前,语重心长地说:“跟我们一块走吧!共产党是不会亏待你们的。”见这两个人仍在犹豫不决,杨效先便朝王大个子递了个眼色,立时有4个地下党员围拢过来,半开玩笑半动真地扭住了这两个技术员的胳膊……这时,杨效先见人们已把东西收拾得差不多了,便把大手一挥,掷地有声地说:“都跟着我走!”随着杨效先的一声令下,一股长长的人流唰地涌出了兵工厂的大门,朝着野潴村的正北流去,很快消失在茫茫的雾夜之中。
冉冉升起的朝阳,驱散了浓云密雾,绛红色的霞光铺满了大地,无数个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跳动。杨效先和他的伙伴们兴高采烈地行走在通往杨家山里的路上,向着那崭新的生活奔去......
(执笔:丁文泉)
(全文完)
(本栏目作者日月星辰,男,生于1962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人,退休干部。曾参与编纂《诸城县教育志》,主持编纂《诸城市水利志》。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传承之路》、史料性著作《六汪村庄》,参与编纂《六汪人物》。现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六汪镇志》编辑、六汪乡村记忆丛书副总编辑。在“都市头条”开设的栏目,主要内容:(1)六汪乡村记忆;(2)各地非遗人物。提供线索可私信或留言联系。喜欢我的文章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