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过年别样情(散文)
文/何贤华
快过年了,在外务工的人们不管离家多远,事情多忙,都想尽一切办法回家过年。过年,是欢乐的日子,是全家人相聚一起共迎美好新春的时刻。这个节日,深深地融入人们的心灵里。
我与人们的心情一样,期待着欢乐年的到来。可是今年不同了,我们只能来广东小儿子家过年。因为孙女三岁,太小了,这时候家里气温低,寒风凛冽,为了孩子免受皮肤之冻,所以决定来广东过年。
来是来了,住在儿子宽敞漂亮的房子里,享受着城里人悠闲的生活,可心里高兴不起来。这毕竟是异乡,不是自己生长的故乡。特别过年时候,心情更不一样。但不管怎样,还是安心过好大年吧!
往年这时候在家可忙了。冬至过后,腌鱼腌肉、宰杀家禽一样不落下。鱼肉腌好后晾晒更忙了。我老婆是个细心人,特别是晾晒腊货要选天气,她说晴天晒好的腊货味道好,吃起来口感足。如果晾晒遇上阴雨天,那味道大打折扣。吃起来没有腊味的醇香。所以,每年我家的腊货,老婆操了不少心。要晾晒时候,她几乎每天看天气预报,选择连续几个晴天,一气呵成把腊货晒干晒好。在邻居的眼里,常夸我家腊货样相好,油汪汪娇滴滴。吃起来一定浓郁可口。两个儿子非常喜欢家里的腊货,即使外面吃的鲜嫩滑爽,可也吃不出家里的味道来。他们每年过年匆匆赶回来,为的是家里顿顿吃不厌的腊货。
今年在广东过年可轻闲了,老婆更轻闲。她用不着腌制腊肉,也不会操心晾晒时的好天气。可心里很失落—— 吃不到原汁原叶的家乡腊肉。在这里,我们不忙碌,时间感一下慢下来。除了买菜做饭外,余下的时间就是带着孩子在小区内转悠。孩子骑上童装三轮车,在彩砖铺就的人行道上,时而用力猛踩一阵,时而下车推着疾走,我们在后跟着。随着他意,只要没有危险行为就可以。小区内孩子挺多的,往往是孩子们合在一起玩,大人们边看孩子边漫天地聊着。在孩子的高声欢叫里,我们知道他们的快乐。
随着大年的接近,小区的绿化也妆扮起来。在进出口,摆上挂满红彤彤橘子的大景树,在旁边布上花彩斑斓的小盆景。那些造型不一的灌木披上了彩色的头罩,挺拔粗壮的树干缠上闪烁的“项链”,那一人多高的路灯也缀上红艳艳的小灯笼。还有喷泉处,挂上满天的“繁星”……整个小区打扮成贵妇人,一副雍容华贵的气派。每当夜幕降临时,小区内灯光闪烁,色彩迷离,如梦似幻。
这时候如果在家里,则又是一番景象。除父母忙碌外,最关心的是谁家的儿子回家了,谁家的媳妇回家了。有谁家的孩子在路上。有谁家的孩子未买到回家的票,正一筹莫展呢!孩子都回来的家庭,他们在超市里、商场间,正疯狂地购年货,恨不得把超市要搬回家。这个热闹场面,我几乎年年见过。
与此同时,在广东儿子家里,我们也去超市购物,买年货。进入商场,那琳琅满目的商品,真叫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商品分区域放置,那吃的、用的、玩的一应俱全。单说吃的吧,那真是开了眼界!广东素称吃食之家。那烟熏的腊肉、腌制的海鱼、搅灌的香肠……那活蹦乱跳的虾子,游来游去的鲜鱼……货柜里堆放的猪肉、牛肉、羊肉,正泛着诱人的光泽。等待顾客选购呢。
我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及口味的咸淡,购买了所需的年货。望着这些带着异乡风味的物品,满意而归。到时候,酸辣甜麻的味道会让味蕾过口不忘。一享异乡独特的滋味。
当然,在异乡最想念的,是家乡大年夜的晚上。那鞭炮齐鸣,礼花闪耀,地动山摇的轰鸣声,把大年夜推向高潮。尽管热闹非凡,但轰鸣过后的烟雾长时间地笼罩在家乡的上空,久久不散。那是一种快乐过后的尴尬,是家乡热闹而粗犷的景致。而城市的年夜,虽然没有家乡的热闹,可她热烈、俊美、鲜艳、整洁,给人宁静又祥和的感觉。这两者之间,我不能做出理智的选择。因为我热爱家乡,同时又敬重城市。
我们这代人是家乡最有代表性的缩影,我们的根枝和血脉已在家乡根深蒂固。可儿子呢,他在异乡工作、成家、定居,已是异乡一份子,他把自己的爱和热望根植于异乡这片繁华的土地上。异乡即是故乡,这一理念会铭记在儿子的脑海里。

作者简介:何贤华,湖北省蕲春县人。职业:教师。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其间做多年电台新闻工作。曾供职《羊城晚报》社。作品散见于省市报刋及多家网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