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每一个人来说,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奉献,而不是索取。奉献不仅仅是付出,而是在付出的同时,会得到不一样的感受,感受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受快乐。
奉献可以陪伴人的一生,奉献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只是你有奉献之心,就会在社会需要的时候作出奉献。奉献不是丧失,不是被剥夺,不是痛苦,奉献是一种不求回报的付出,是爱心的流露,善意的升华,美德的弘扬。奉献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奉献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中华民族是重视奉献精神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变得富强,正是因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无数的仁人志士有着奉献的使命和热情。我们古老的民族才能够历经各种艰难,仍然挺立不倒,不断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奉献的意义在于这是历史赋予每个人的重任,是我们的生命在历史中的价值定位,是我们应遵守的人生哲学。奉献实际上是一种崇高的快乐形式,爱和奉献会使得社会关系变得和谐。
中国是一个提倡奉献的国家,孔子说过,“仁者爱人”,在历史上,有许多为人们称道的奉献。李嘉诚先生他创办了汕头大学,并亲力亲为,从师资的配备、学校的建设,都殚精竭虑,使汕头大学成为了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学府。他说汕大在我心目中的位置胜于其他一切事业。陈嘉庚先生是侨居新加坡的一位大事业家,他一生兴办教育的投资几乎是他的全部积累,在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他千方百计地维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费用,他的个人生活十分简朴,他说该花的钱千万都不要吝啬,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要浪费。奉献是不要回报的行为。奉献推进着历史的进步。人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因为奉献而变成永恒。
奉献的人生是值得肯定的。我们所熟悉的南丁格尔,她的爱心使她奉献了一生。她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她开创了护理事业,在1907年的3月16日,她获得了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授予丰功勋章,1908年,88岁高龄时,被授予伦敦城自由奖。她生于一个名门富有之家,从小过着十分优越的上流社会的生活,在他父亲的教育下,本来应该成为一个贵族身份的贤妻良母,但是她选择了当护士,那时候是一个没有地位的工作。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法土耳其和俄国进行了克林米亚战争,英国战士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二,南丁格尔主动申请担任战地护士,她率领了三十八名护士抵达前线,她竭尽全力,不但为伤员解决必要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对他们进行认真地护理,仅仅半年,伤员的死亡率就下降到了百分之二。南丁格尔被人们推崇为“民族英雄”。1860年,她用政府奖励的四千多英镑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随后又创办了助产师及经济贫困的医院护士培训班。她撰写了多部医学著作,成为护士必读的经典之作,学生遍布英国及本土之外的各大医院。为了她认为神圣的护士工作,她拒绝了年轻慈善家理查德的求爱,一生孤独漂泊,不要社交,不要金钱,在奉献中找到了更大的乐趣。1901年,因为操劳过度双目失明,去世时享年90岁。人们为了纪念她,国际护士学会在1912年把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奉献使她的人生变得伟大,奉献使她的人生变得美丽,奉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有奉献精神的民族会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
奉献的真谛在于放弃既得利益,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个人为社会作出贡献,会激发更大的积极性,影响社会的人作出更大的奉献。奉献有多种形式,包括了捐款捐物,支持弱势人群,开办公益事业,建立公益事业的基金。做出奉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奉献的能力有大有小。在汶川地震中,邵逸夫先生捐款一亿港元。
奉献的障碍在于,重视个人的利益,忽略了周围的人和社会的需要。一些条件并不富裕的人,他们的奉献精神却为人称道。云南的“最美教师”张桂梅坚持在山区贫困地区办学四十多年,为几千多名女孩争取接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奉献常常会被人不理解,被称为“中国首善”的陈光标,汶川地震后陈光标带领120名操作手和60台大型机械组成的救援队千里救灾,救回131个生命,其中他亲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还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到2010年4月,他已帮助玉树建设了46所希望小学、买了3万套校服、8千个书包,以及数万台电脑,累计捐款捐物达2100万元。2011年3月,他向云南盈江地震灾区两个寨子的民众发放每人200元救灾款,共捐献20万元人民币。我在云南民营企业当顾问的时候,与会长雷吟天邀请了陈光标来做报告,他认为做善事虽然是付出,但是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他说,一个人活着,如果能影响更多的人,并使更多的人活得更好,这才是有意义的生命,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生命。他曾经经受过怀疑,有人认为他有私利,有人觉得他捐款数字不实,但事实证明,他的行为是经得住推敲的。他不顾别人的议论,说:“人在做,天在看”,我会将慈善事业进行到底。”他被民政部授予了“最具爱心行为楷模”的称号。
所以,不管是高调的奉献,还是默默地奉献,都因为他纯真的动机而达到最高的境界。
所以,奉献是一种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奉献的本质是无私和崇高,它显示着文明之光,是值得弘扬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