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诗话(一)
详述腊梅之前,先看元代诗人张之翰的一首诗,虽然艺术性不甚高,但却介绍了腊梅的来历。
《贺新郎》
余家古瓶腊梅忽开,清香可爱,质之且云,素难题咏,山谷简齐但作小诗而已,在简齐余作且勿论,偶不及东坡长句,何耶。因以乐府贺新郎见意不受铅朱污。
问娇黄、当初著甚,染成如许。
便做采从真蜡国,特地朝匀暮注。
也无此、宫妆风度。
长记方壶春半贮,只萧然、尽慰人情苦。
谁更望、暗香吐。
为渠细检梅花谱。
以芳声与梅相近,故梅名汝。
底是石湖堪怪处,说道涪翁曾赋。
还忘却、东坡佳句。
从被二仙题评了,到而今、傲然吟诗似。
吾试与,下斯语。
这首词道尽了腊梅的特奌和来历。
腊梅黄色,蜡质,这奌同通常所说的梅花并不一样。通常所说梅花也称江梅,因其多于水滨开放,分红白二色,含水量高。花梅和果梅同属蔷薇科,不过分以花果取胜而已。蜡梅和梅花具有共同的特奌,先花后叶,凌寒开放,开时幽香袭人,故在民间也视为梅,称为黄梅或金梅,以区别于一般的红梅或红梅。南宋的杨万里在《盱眙军无梅,郡圃止有蜡梅两株二首》是这样写的。
只道横枝春未回,又疑不肯犯寒开。
逢人问讯花消息,不识江梅只蜡梅。
作者寻梅花不见,直至山野人家。人家引至蜡梅树下。他说这是蜡梅,不是梅花。山里人说,我们这里,这花就叫梅花。
宋代人爱花,不同于江梅的蜡梅,开始进入文人的视野。首先注意到二者的区别的,是苏轼和黄庭坚(字山谷,上词中提到过),他们将黄梅引入其诗。
苏东坡写过《蜡梅一首赠赵景贶》:
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
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奇物。
黄庭坚的诗有:
《短韵奉乞腊梅》
卧云庄上残花笑,香似早梅开不迟。
浅色春衫弄风日,遣来当为作新诗。
《从张仲谋乞蜡梅》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密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京洛间有一种花,香气似梅亦五出。类女工捻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 《蜡梅诗》
苏黄在文人中的影响大,所以蜡梅一名就广闻于宋代诗坛。
腊梅也叫素儿。《宾朋宴语》一书有载,宋诗人晁无咎在腊梅盛开时,去王直方家作客,王送晁一枝腊梅。晁见腊梅,想起去年在王家见过一个妍丽的侍女素儿,于是吟诗答谢:“去年不见腊梅开,准拟新枝恰恰来。芳菲意浅姿容淡,忆得素儿如此梅。”于是,腊梅又名“素儿”。
腊梅正有一个名字,叫寒客。宋代程棨《三柳轩杂识》载,“腊梅为寒客。”因其开放于冬季小寒大寒之季,早的在冬至后就开放了。在江南,此时开放的有月季,山茶,冬桂,甚至菊花。但在北方,腊梅就是唯一的冬花了,其可贵于此可知也。
腊梅诗话(二)
继续介绍腊梅。
腊梅之所以得名,源自苏黄。那么蜡又如何作腊字么。原因应该有二。第一,"腊"在先秦本作"蜡”,二字同义。第二,"腊"或者"蜡",本来就有“腊月"的意思。礼记》上记载:“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因此,腊梅即蜡梅,不仅言其蜡貭黄色,而且言其盛开于腊月也。
腊梅除了"寒客"和"索儿"的雅称外,还有其他叫法,如"冬梅"或者"寒梅",因其开放于冬季,相反开于冬后早春的梅花则称之为春梅。因其开放时间早于春梅,腊梅也叫早梅。
蜡梅一名正式出现于宋代,所以描写腊梅的诗也正式出现在宋代。但宋代以前有关梅花诗,并非完全是江梅诗,也有极少数写蜡梅的,但不一定以腊梅的名字出现。倒如李商隐这首诗: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
知访寒梅过野塘,久留金勒为回肠。
谢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炉更换香。
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维摩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
上诗中,明确说早梅是黄色的,因此这里的"早梅”和"寒梅”是指腊梅无疑。
唐诗中还有一些写梅花的诗用了"蜡梅"这个词,但其并非一定指腊梅,也许是早开的春梅。根据我的经验,梅花也可以在春前少量开放的,因此有的唐诗所讲的腊梅也可能是早开的春梅,到底是否指蜡梅,要根据诗意判断。例如以下这些诗。
【唐】薛逢 奉和仆射相公
寒柳翠添微雨重,腊梅香绽细枝多。
平津万一言卑散,莫忘高松寄女萝。
上面这首诗,虽曰腊梅,实则春梅,理由是"寒柳添翠"四个字,这是春迹,因此这里的腊梅即腊月开始开放的春梅。
【唐】罗隐 人日新安道中见梅花
长途酒醒腊春寒,嫩蕊香英扑马鞍。
不上寿阳公主面,怜君开得却无端。
这首诗各即为梅花,虽然有"腊春寒"一语,实指春梅。其中"寿阳公主"一词,也指向春梅。春梅有一个名称叫"寿阳花"。这里有个典故。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曾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妇女多效之,在额心描梅为饰。
【唐】杜牧 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
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作钓家。
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
明时刀尺君须用,幽处田园我有涯。
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休去路非赊。
【唐】李德裕 忆平泉杂咏·忆寒梅
寒塘数树梅,常近腊前开。
雪映缘岩竹,香侵泛水苔。
遥思清景暮,还有野禽来。
谁是攀枝客,兹辰醉始回。
【唐】崔道融 江上逢故人
故里琴尊侣,相适近蜡梅。
江村买一醉,破泪却成咍。
以上三首诗,虽则却有腊梅一词,但却是可以判断为梅花而不是真正意义的腊梅。因其近水而开,实则早开的梅花。梅花之所以叫江梅,因近水地暖,所以早开。
所以,宋代以前的梅花诗,是否指腊梅,要根据腊梅游色,态,开花时间具体判断,不可因腊梅一词望文生义也。
当然宋代以后,蜡梅诗和梅花将一般因名而分,不难判断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