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暮穷途(一百零五)
作者/三木秉风(周凤森)
中华民族的崛起当从重塑民族灵魂凝聚民族精神开始
自鸦片战 争起至今的一百七十多年中,中国参与的几乎所有战 争都是在自家门口被迫反击的。当美国逐渐将欧洲及中东的军事力量以“亚洲再平衡”的名义布置在中国家门口时,我们却已经脱离困境走在了奔向小康的通衢大道中,也许挑起与中国的战略竞争将是压垮美国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孙子兵法》言:兵贵胜,不贵久。在中国以逸待劳的情况下,美国劳师远征本身就是兵家大忌。中美之间的第一次战略碰撞发生在朝鲜半岛上,第二次战略碰撞发生在越南战场上,第三次战略碰撞却发生在中国南海,然在美国国力逐渐衰弱之际而中国的战略总力量早已今非昔比了!老子在《道德经》言:“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治天下。”世界乱象兴起之时,几百年来西方帝国“马上”打天下又“马上”治天下,从西班牙、葡萄牙到法兰西及大英帝国,从德意志帝国、大日本帝国到大美帝国,其霸权方式及口号有异,其掘取世界财富的手段有异,但殖民世界的野心以及维持“帝国私利”的目标是共同的!中国已经走过了任人宰割的悲惨时代,民族复兴及领衔世界的重任正在“舍我其谁”途中,而世界领衔力量的新旧交替是历史规律使然。
非“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而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如何有为而有所不为,未来中国能否带领人类社会从有为蛮干走向无为自律以至于道法自然正途呢?上层建筑应减少对经济社会等基础领域的干预,让自然及社会规律重新支配人类社会的各项活动,还德于天地,还政于民权,还财于民生,真正藏富于民,藏文于民,藏权于民!那么,如何无为而无所不为呢?
回溯汉朝初年中国经历楚汉七年战乱,野有露骨村无鸡鸣,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此情之下汉朝相国萧何提出“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大政方策。自首位皇帝刘邦之后的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皆是采用黄老无为之道,致使汉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鼎盛局面即文景之治。
鹤云极目天大无际,井蛙举首天若圆盖。作为被社会授权的管理服务组织——国家,当简政放权抓大放小,除将政权结构、军事、外交等主要国家职能据以有为管理外,应将绝大部分管理权下放基层交给社会自管自束,让尘缘事务风起风落自生自灭。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具备“德主刑辅”的传统,人们习惯于道德的自律与诚信,而不过度追求法律的强制力量,弘扬传统文化实际就是弘扬文化中的道德及诚信力量!《道德经》有言“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自古中国自天子以至于庶民皆强调修德修身为本,通过宗法自律维持社会人伦秩序,也就是《道德经》中“修之以身,其德乃真。修之以家,其德乃余。修之以乡,其德乃长。修之以邦,其德乃丰。修之以天下,其德乃普”。所以将社会上大部分人伦义务交给道德去约束去评定,要比法律的强制性更易促进社会和谐,民间矛盾需要根据民间规则自行消化而不是用法律强行消化。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的东西对基层社会干预越少,社会规律的运动轨迹就体现得越发明显。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不符合发展规律的社会现象进行干预以体现出天道、地道、人道以及自然之道的独特价值和永恒魅力
文化的力量源于文以载道大化天下,文化承载着文明之道化导万世,则为文化之作用。不管社会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还是几千年传统古典文化,文化之终极目的就是传承人类文明,并教化人类社会有序合道而为。道是什么?道是各种规律的集中体现!文化本身没有阶级性,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文化就是真正的文化,而偏离自然规律的文化就需要国家以公权力加以修正矫治,而真正的规律只有在无为之中才能触摸到无所不为之冥冥大道。所以无为之结果就是无所不为,这也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根本元点。自然无为或清静无为就是希望符合规律的社会生活不受外来政治法律的干涉,世界的美好未来不是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而是让人民依照自身规律自由发展,不仅让政治经济当家做主顺意民心,而且使环境秀美无染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序统一,这才是未来世界发展的世界民心方向。而这一切是以“资本利益及国家利益” 为主线的欧美帝国所不能接受的。
文化是包容的!妄尊自大的文化绝对不是真正的人类文化!因为文化永远保持着“润物细无声”的雅量。近百年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反复地侵蚀,大多学术界不再在思想海洋里去深入挖潜,而是热衷于翻译引进一些近当代西方思想家的东西,少有人对世界所有重要思想的演变与融合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探索,更少有人对各类思想之间的异同、联系和发展进行比较和评判。中国近代以来几乎是对西方20世纪以来的思想大量引进却不去问问是否在中国“水土不服”以及如何融入到民族文化之中。但从新文化运动起中国自弃民族文化事件,在整个世界各民族历史上几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中华民族的崛起当从重塑民族灵魂凝聚民族精神开始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