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手机铃声骤然响起,屏幕上闪烁着玉琢的名字。电话那头,他的声音带着几分爽朗与热切:“哥,我在平度呢,等我回去,咱哥俩可得好好见个面,痛痛快快喝一杯。”那熟悉的语调,仿佛还在耳边回荡,可谁能想到,这竟成了我们之间最后的约定。
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半年前,同样是玉琢打来的电话。电话里,他笑意盈盈地说:“哥,头条稿子里把我写成玉酌,这名字起得真好啊,感觉瞬间有了几分雅意。等有空,得喊王站长长鹰,咱一起小酌两杯。”当时电话这头的我,还与他打趣,想象着他日相聚时把酒言欢的场景。
然而,命运总是如此无常。谁能料到,平度的那次通话,竟成了与玉琢的诀别。
三个月前,我还曾见玉琢在菜园里,被翠绿的蔬菜簇拥着,正与旁人谈笑风生。他的眼神中透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可疾病却如无情的恶魔,瞬间将这一切美好打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人生的无常。
还记得与玉琢相识在太白桃园,那是一个如梦如幻的地方。玉琢凭借他独特的眼光与智慧,为这个桃园取了别具一格的名字。一旁的太白湖,为桃园增添了几分灵秀的外因,而肽的神奇功效,以及桃本身所蕴含的价值,才是他钟情于此的真正动因。
玉琢的一生,是不断开拓与创新的一生。在泗水,他不辞辛劳地拓展了肽薯肽粉条产业,让这小小的粉条,承载着肽的营养与希望;在鱼台,他又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开发出了肽谷和肽米,为当地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牡丹之乡,他精心扩种肽芦荟,让这片土地绽放出别样的光彩;在胶东,他更是以独特的创意,新命名了肽山,赋予了那片山脉新的意义。
玉琢虽已离去,但他的生命在肽的领域留下了深深的足迹。肽,成为了他人生的传奇,也成为了他留给这个世界的宝贵财富。
他,哪里是走了,他是把生命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他,哪里是走了,他是把自己化成了春风,寒冬将尽,他把田野山园吹出了新绿……
他,哪里是走了,他是把自己化成了肽,成为了不朽的传奇……
(清风 长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