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申遗成功”随感
(散文)
作者/超然
岁末年初,喜闻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名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榜单。我的内心十分激动,也有许多感慨。
“春节”申遗成功,意味着以“蛇年春节”为契机,“春节”已经不再仅仅只是中国人民的“春节”,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春节”。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从未间断,而且久盛不衰。“春节”,起源于先秦两汉,兴盛于三国两晋乃至延续到中国新时代;“春节”,是中国人民最热爱最重视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民间民俗艺术文化,诸如:剪纸、刺绣,舞龙舞狮、唱歌唱戏,扭秧歌、耍社火、走高跷、赛龙舟,剪窗花、写对联,除夕守岁、吃年夜饭、看春晚,正月走亲戚,等等;“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浓浓的家国情怀以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春节申遗成功”的关键所在。另外,随着中国的朋友圈越做越大以及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也与“春节申遗成功”密切相关。

蛇年“非遗春节”临近,年味渐浓……与往年不同的是,举国上下,凡是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名胜古迹,几乎都成为海内外游客的网红打卡目的地,如:北京、天津、西安、重庆、广州、上海等。再加上“入境免签政策”放宽,极大地吸引了外国朋友来华旅游,他们正在感受一个真实而立体的中国,饱览中国的自然人文生态,体验中国的风土人情,品尝中国的美食美味,加深民间的互动交流和友谊。他们青睐的地方还有内蒙古锡林郭勒、辽宁锦州、甘肃庆阳,四川阆中、自贡,安徽宏村,等等。
年轮深处的“春节序曲”,就是全球看春晚,华侨华人共联欢。一抹中国红,诸如火红的中国结、国旗、福字、窗花、灯笼,等等,早已红遍了全球。我不禁由衷赞叹:对比看世界,风景还是东方这边独艳!再信手拈来,赋诗咏怀一一
春节申遗已如愿,瑞蛇迎春非往年。
通关免签也放宽,跨境文旅无阻拦。
中外游客蹭热点,非遗产地诱人览。
风景东方最惊艳,全球朋友看春晚。
写于2025.1.22(阴历腊月二十三)

作者简介:超然(笔名),本名郝文鹏,陕西蓝田人。从教36年,2019年退休。现为世界汉语作协.诺贝尔文学研究院终身院士、中央CCTV官方新闻客座教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主要著作有综合文集《文苑撷趣》、小说散文合集《岁月留痕》、诗歌专集《诗风鹏韵》。

两部大典征稿

第一部
投稿详情,请点击上面蓝字↑即可阅读

第二部
投稿详情,请点击上面蓝字↑即可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