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宝物”
佳义
母亲有副“宝物”,一年四季离不开,差不多伴随了母亲一生。
关于这副“宝物”,我相信,只要我不说,别人肯定很难猜得出。
其实,母亲的“宝物”也并非是什么稀世珍宝,只不过是一副再普通不过的墨水蓝布套袖。
眼看快要过年了。那天,我去母亲家,帮母亲收拾屋子搞卫生,无意中又看到了母亲戴着那副墨水蓝布套袖。
我问母亲:“这都什么年月了,您怎么还戴这个?”
母亲冲我微微一笑,说:“这么多年,戴习惯了呢。”
母亲说的可是一点不错。做了多半辈子财务工作,一向讲卫生、爱干净的母亲,从我记事的时候开始,胳膊上总爱戴着一副套袖。就连炎热的夏季也不例外。母亲穿着半袖的白衬衫或碎花小褂儿,都要戴着套袖。后来我才知道,母亲这么做,为的是防止夏季胳膊上出汗浸湿了收据、“蓝垫纸”和写字桌上一本本密密麻麻的账目。只不过是不同季节,母亲所戴的套袖花色和材料不同罢了。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戴的套袖颜色有灰的、蓝的、紫的、粉的、驼的,图案有方格儿和碎花儿的,也有素色的。材质有布的、绒的、棉的,少数也有化纤的。每次清洗后晾在绳上,就像是万国“国旗”。都是我父母亲、我和两个弟弟穿过的旧衣服,被母亲就地取材、废物利用的产物。尤其是我们穿过的秋衣、秋裤,更是难得的好材料。母亲先将秋衣、秋裤的袖子和裤腿用剪子剪下来,再根据大人或孩子所需长短肥瘦,量好尺寸进行裁剪下料,最后将套袖两边的圆口用“松紧带儿”缝制好,一副套袖便大功告成了。
提起套袖,最主要还是跟母亲的家庭教育和日常生活习惯有关。
小时候,我去市郊的姥姥家住。姥爷收工回来,先不进屋,站在院子当中,从胳膊上褪下套袖,便使劲在身上“噼里啪啦”一通抽打,从肩膀、后背、前胸和下摆,一直抽打到裤腿和裤脚儿。完事,将套袖在半空中抖一抖,再重新戴好,这才移步进屋,洗脸洗手,上炕吃喝。
套袖方便好洗,比起洗大件儿的裤子、褂子、毛衣和衬衫可要省事许多。因此,戴套袖就成了我姥姥家平时生活的习惯。
听我母亲说,当年母亲来市里上财经学校和读“夜大”中文专业的时候,戴的都是我姥姥给缝制好的各种花色的套袖,让班里很多爱美、爱干净的女生羡慕。一直到参加工作、结婚成家,后来又有了我们兄弟三个,母亲生活始终都离不开套袖。
套袖,成为母亲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
记得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写字课,老师让我们“描红模子”。前排座位上的一位调皮捣蛋的男同学跟我逗着玩儿,冷不丁将椅子突然往后一仰,我书桌上的墨汁瓶被这突如其来的外部作用力一下子给撞倒了。我猝不及防,躲闪不及,母亲给我新做的浅驼色小方格儿套袖,一下子被黑墨汁污染一大片。因为这,我回家还挨了母亲一顿揍。
我大弟弟刚参加工作那阵子,头一个月发三十多块钱的工资,狠狠心花二十几块钱买了一双崭新锃亮的“三接头”黑皮鞋。准备出门去约会女朋友。想擦鞋一时找不到擦鞋布,就顺手用母亲放在鞋架上准备洗的套袖擦皮鞋。万没想到正巧被下班回家的母亲碰到,结果被母亲好一顿数落。大弟弟心眼儿灵活,见势不妙赶紧认错。然后一声不吭夺门而出,骑上自行车逃之夭夭。
那一年,小弟弟结婚前收拾屋子。趁着父母上班不在家,果断采取“革命行动”,母亲的套袖也被列入“革命”的对象,竟顺着楼道里的土道口偷偷给扔了。
母亲下班回来后,做饭发现套袖不见了,急得火上房,再三追问才知道是我小弟弟给扔了。
母亲二话没说,不顾天气寒冷,披着棉袄打着手电筒,拿着勾煤的火炉铁钩子,从楼下的土道里反复扒拉老半天,最终愣是把小弟弟丢弃的套袖给找回来了。
我知道,母亲对套袖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尤其是我姥姥在世的时候给母亲做的最后几副套袖,母亲当作一种永远的念想,更是把它们视为“珍宝”,即使套袖已经磨损和洗得再破旧,母亲也总是舍不得丢掉。
转眼之间几十年过去了。如今,86岁的母亲不光给我们兄弟三人做过套袖,还给我女儿、女婿和上小学的外孙做,教育晚辈们从小养成讲卫生、爱整洁、戴套袖的好习惯。
母亲的“宝物”,不仅是母亲生活习惯与怀旧情愫的见证,而且更是我们这个大家庭良好家风的延续与传承。
【作者简介】刘家毅,笔名:佳义。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散文研究会会员。【中外经典文学艺术】签约作家。曾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中国作家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朗诵联盟等发表小说、散文、纪实文学、短剧剧本等文学作品百余篇。多次荣获天津市“文化杯”、“东丽杯”全国梁斌小说奖及全国各类原创文学作品大赛奖。并有多篇作品入选各种文集。2013年参与编纂《河北区志》(民政部分)。2018-2022年主笔编撰(执行主编)《天津市北辰区市容园林志》。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启事
墨韵新年•中华黄河杯文学盛宴大赛征稿启事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