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亲
武汉:张维清
一片芦花与额上的沟壑,对比,亲近或沧桑
就像我二行工整,平仄,对仗的绝句,犁出父亲的悲凉
脸上的山山水水,燕声来过,黄土来过
你用一万两黄金,一千匹马,也买不走这幅油画
一根早烟杆,抽出的烟圈,圈圈锁定父亲的清贫和苦涩
从火星里走出的思绪
捋顺了二十四个节气或农谚扶起的稻花
沦陷的酒窝,宛如挂在半空上,鸟巢的漏斗
装满了人生斑驳的春秋
生命线和爱情线,养育的一亩三分地
成就了父亲一生的偏爱,牵念和辉煌
该花的力气,该用的忙碌
都种在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的这片土地上
我到田间地头去捡父亲,三两清瘦的背影
到山沟沟里去听父亲唱响的信天游
我把屋后的那座山看成了父亲的伟岸
又把父亲的佝偻,读成了死后的半个坟墓
一堆土,那就是父亲的老屋
睡在一床黄被里,做起泥土春天的梦

端午节
武汉:张维清
这一天,日历的心里,装着一个鲜活的人
他的宽宏比端午的哀思还浓
比一粒粽子还深
这一天,雨水绕着江河乱飞,一泻千里
九歌,离骚沉入江底,被浪深情地朗诵
每一粒含冤的文字,河道不尽,水洗不清
汨罗江云卷云舒,被江扶起的那块水石
镌刻夫子的抱负,鸿志,熠熠生辉
龙舟划破水路,洒落高昂,激情的号子
飞溅的浪,那是夫子骨血的开出的火花
追赶着五月五,追赶着汨罗江
但始终追不上夫君抱石沉江的那个灵魂
壮志未酬,去了水国,与龙王饮酒高歌,悲泪成河
汨罗江的宽,宽不过屈原的胸怀,胸襟和胸谷
汨罗江的深,深不过屈子的怨叹,怨恨和怨愤
看过江水去了夫子的水乡,就像纤夫的绳
怎么也拉不直屈子肩梁上那个沉重的问号
看过汨罗江上的心灯,与一个巨大的黑相加减
难道是夫君暗淡的人生么
拨开粽叶,露出一座座江南的水乡
我把粽子读成了楚辞
又把楚辞读成了朝夕相处的汨罗江
【作者简介】张维清,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诗刊》《中国诗歌》《长江丛刊》《长江文艺》《长江日报》《湖北日报》《芳草·潮》等刊物上发表诗歌一百余首。出版个人诗集《乡土》《父老乡亲》《风语》《春暖花开》四部。先后获武汉市99位诗人诗歌奖,财政部财政文学诗歌二等奖。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