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流年诗伴行
一一听雨斋诗社

腊月二十三的烟火人间
《名家有约~孔祥智专辑2》
听雨斋诗社【2403期】

【作者简介】孔祥智,河南人。中共党员,高中文化。1973入伍,始终从事部队新闻报道工作。先后在《解放军报》《军区战胜报》《中国青年报》地方省报等多次发表文章。荣立三等功。1981年带病退役,享受退役老兵待遇。至今退伍不褪色,仍笔耕不止。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河南省《范水诗苑》诗词协会成员。
座右铭:“镜里白头翁,心坚路路通,灯下勤耕耘,多彩夕阳红。

腊月二十三的烟火人间
(微小说)
原创文/孔祥智
在北方老家,儿时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述职,这可是家家户户的大事。
天刚擦黑,农村草舍胡同里就飘出了麦芽糖的甜香。孔大爷家的小院里,贴春联面糊,透过糊着窗花的窗户纸,映出一家人忙碌的身影。
孙孙帮爷爷把灶王爷像取下来。”老人戴着老花镜,小心翼翼把集市请来的灶王爷画像抚平。小孙子宝儿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手里还攥着一块没吃完的灶糖。
“爷爷,为啥每年都要送灶王爷呀?”天真的孩子仰着红扑扑的小脸问道。
爷爷笑着摸摸他的头:孙子“灶王爷呀,要去天上给玉皇大帝讲讲咱们家这一年的事儿,咱得叫灶糖甜甜蜜蜜地‘粘’住他的嘴,让他只说咱家的好话。民间变化趣事”报喜不报忧。
这时,儿媳妇从厨房端出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爸,先吃饺子,吃完再送灶王爷也不迟。”饺子的香气瞬间弥漫在小院里,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欢声笑语不断,口无遮拦的诉说家中的喜事。
而在厦门南方小区的另一边,另有新景,年轻的社区工作者穿梭在几号楼小区里。今天她们斜披彩带,围上红巾,任务是走访几户独居老人,退役老兵,给他们送些生活用品,顺便陪他们聊聊天对行动不便老人上门贴窗花春联,给小区掛灯茏,标语,喜庆吉祥物,装点社区,高挡高雅重新雕塑,众貌换新颜。天堂异景布满眼帘。
“罗奶奶,我来啦!”工作人员敲开了罗奶奶家的门。罗奶奶叫罗秋月,二等残,丈夫孔祥智是位退役老兵,均享国家优抚补贴。罗奶奶已是古稀之年,子女都在外地打拼。
孩子啊,快进来,今天腊月二十三,奶奶正想找人念叨念叨呢。”罗奶奶拉着工作人的手,眼里满是欢喜。止不住热泪盈眶。幸福泪花,布满沧桑脸庞。
楼层小区管家周芳芳帮奶奶把屋子收拾了一番,又陪着她一起贴了新的灶王爷像。罗奶奶一边贴,一边念叨:“现在日子好了,啥都不缺,就盼着孩子们能常回来看看。”小周轻轻拍着奶奶的手说:“罗奶奶,您放心,我以后常来陪您。”
与此同时,社区办公室里,灯火通明。领导小郭正和几位部门负责人商讨着明年的城市发展规划。桌上的文件堆得高高的,旁边还放着一份关于改善民生的调研报告。
“咱们明年一定要加大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投入,让老百姓业主住得更舒心。还有,就业、教育、医疗这些民生问题,小区幼儿院接送孩子管理排序,一刻都不能放松。”郭领导,神情严肃,语气坚定。
在这个厦门城市一角,同安.国际金都小区,层层楼家家户户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送灶王爷,期盼来年的幸福生活。从温馨的家庭聚会,到社区工作者传递的温暖,再到城市管理者为民生忙碌的身影,金海社区请厦门大学名家。书法春联。义工服务,莺歌燕舞,忙碌穿梭。这看似普通的腊月二十三,处处都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夜深了,各层楼窗口及别墅小院最后一炷香缓缓升起。礼花鞭炮照红海面……
我望着夜空,忆起小时农村的腊月二十三,朝黄河老家河南方向无限深情,喃喃自语:“灶王爷,你一定要给玉皇大帝说好多好多好话哦。”
而在厦门南方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烟火气,带着老百姓居民楼质朴的心愿,飘向远方,与这个国家蓬勃发展的脉搏交融在一起,共同编织着未来的美好图景 。
(构思于2025年腊月二十三日厦门同安金尚国际小区一号楼寒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