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的岁月印记
文/陈正兴
1976年的春天,对我而言,是人生中一个崭新的开始。那一年,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国家的忠诚,响应党的号召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从家乡坐汽车、轮船、火车经过三天三夜到达咸宁部队驻地,短短的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四三一四部队六十四分队炮排六O炮班。五月,正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季节,我们炮班奉命随部队集结在炮训基地向阳湖湖区岸边,开始了紧张而又充满挑战的六0迫击炮班全团集训,我们班被编为炮训队二排九班。
向阳湖,一个听起来就充满诗意的名字,但实际上,它所在的地方却是一片原始的荒凉与出乎意料的艰苦。这里远离繁华的城市,四周是连绵的群山和广袤的田野湖泊,只有偶尔传来鸟的长鸣和风吹过湖面浪涛的声响,打破了这里多年的寂静。这里气候多变,风大雨多,蚊虫肆虐,酷暑难耐。这里地形复杂,人烟罕至,交通不便,条件艰苦,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我们的训练营地就设在这片荒凉的岸边岗脊之上,原始的野外训练场地和简易的生活设施。一栋栋土起的临时营房,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神秘庄重,战地黄花分外香。
六O迫击炮,这个听起来既新奇又充满力量的武器,在这里成为了我们新兵训练的重点。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亮训练场时我们已经开始了紧张的训练。我们班装备两门六0迫击炮,分为两个战斗小组,每组有四名战士组成,分别为一炮手、二炮手、三炮手和四炮手。班长是炮长,负责指挥,我是一炮手,负责瞄准装填,二炮手负责炮身装具,三炮手负责炮座板,四炮手负责弹药,分工明确,团结协作。训练初期,我们学习六0迫击炮的基本构造和操作原理。队里教官认真讲解,每一个部件功能,每一个动作要领和口令正确的下达,都要求我们做到精准无误。特别是瞄准这一环节,更是至关重要。班长闫国军告诉我们,瞄准不仅是技术的体现,更是心态的考验。他耐心地讲解如何调整炮口角度,如何根据风向和距离进行修正,四人一门炮组成有机整体,相互协调配合。反复演练迅速占领阵地、迅速捕捉目标、迅速与以歼灭、迅速转移阵地和巧妙的利用地形地物、构筑火炮阵地。
通过学习和训练,从理论到实践,逐渐体会到了班长所说的要领。首先,要保持身体的稳定,双脚分开与肩同宽,重心下沉,这样才能确保炮身的稳定。其次,要仔细观察目标,伸出大拇指,根据左、右眼睁闭的间距,准确判断距离和密位,然后迅速调整炮口,直到瞄准镜中的十字线与目标完全重合。最后,就是保持冷静,不要被外界因素所干扰,装填炮弹,果断击发。每一次的射击练习,都要求我们做到精准无误,因为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偏差,都有可能影响到最终的射击效果。
然而,实际操作中,我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记得第一次进行六O迫击炮操作训练时,那沉重的炮身,精密的瞄准装置,都让我感受到了它的威力和重要性。因此我既紧张又兴奋,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因判断失误而偏离目标,影响了正常射击。每当这时,班长总是耐心地在一旁指导,鼓励我重新再来。在班长的耐心指导下,我们一步步地学习掌握了正确地装填炮弹、调整角度、迅速进行瞄准和射击。他不仅教会了我技术上的要领,更教会了我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耐心坚持。除了技术上的指导,班长还对我们关怀备至,经常与我们交心谈心。有一次,我在训练中不慎受伤,班长立即为我包扎伤口,他的细心和关怀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保卫国家和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训练的日子是很艰苦的,也是非常磨砺人的意志的,但也正是我们不断成长的时期。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我们逐渐掌握了六O迫击炮的操作技巧和战术应用,也培养了我们全班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记得在我们训练即将要结束时,为了检验我们的训练成果,部队组织了一次实弹射击演练考核。那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我们按照训练预定计划,迅速抢占阵地。在班长的带领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射击准备。当第一发炮弹射向天空,准确击中目标时,我们欢呼雀跃,接着又射两发,仍然准确击中,高兴得不得了。团长赵世铎在山岗高地观察点上,连声称赞打的好打的好,给我查查是几班打的。炮兵股的郑方军参谋报告团长说,是九班打的。我们班从出发进入阵地到考核完毕撤出阵地,行云流水,干净利落。在这次实弹考核训练中,我们班在全团得了第一名,全班获得团通令集体嘉奖,那份成就感、荣誉感和自豪感至今难以忘怀,记忆犹新。
如今,虽然我已经离开了军营四十多年了,但那段经历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它不仅让我学会掌握了如何操作这门常规作战武器,更让我懂得了责任、担当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懂得了人生。感谢那段经历让我成长为一个更加坚强和勇敢的人,感谢班长给予我的无私关怀和教导,感谢战友们的相互配合、团结友爱。每当我回想起那段时光,心中总是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怀念
2015.1.16
作者简介:陈正兴,男,汉族,1959年出生,湖北巴东人,中共党员,退役老兵,现退休。诗画、散文爱好者,热爱生活,观赏风景,品读诗文,愉悦人生。近年来多篇参赛作品获奖和编入书刊,《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启事
墨韵新年•中华黄河杯文学盛宴大赛征稿启事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