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声忆除夕》
文/吴尚
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与文化传统的节日,总是以无以伦比的热闹和喜庆拉开序幕。
应该说对于已过去的每一个年都是难忘的,但存于记忆留于心底最深的还是早年的那个年,那时虽然生活贫乏单调,而人们对于过年的欲望却还是那么高,热情依然那么浓。进了腊月,过了元旦,四处的鞭炮声便不断响起。孩子们翻着日历、数着天数、盼着年的到来,家家刷墙、糊棚、收拾庭院、购办年货、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当年三十一到,千门万户喜气洋洋,妙联横生贴上门,红灯高挂迎新春。大人们忙碌着吃喝,孩子们换上崭新的衣帽,笑逐颜开。爆竹声声似猛烈的鼓点,敲击着人们的耳膜,震撼着心际,夹杂着“二踢脚”在空中阵阵炸响,使整个城市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此时的人们在美酒佳肴中,合家团聚,幸福满满。这色香的年味,从远古的风俗中走来,飘落在每个人的心间,沉醉于浓浓的年味中。
而最让人激情飞扬的便是除夕夜。唐代诗人史青对于除夕夜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节日的夜晚,万家灯火摇曳着欢歌笑语,红灯无数,映红满城夜色。虽然那时没有春晚的陪伴,但依然是年味十足,欢心无比。有的玩扑克,有的围坐在一起嗑着瓜子,吃着冻梨,讲着古今奇妙的故事。待不住的孩子们手提各式各样的灯笼,走街串巷玩的不亦乐乎。盏盏灯笼里的烛光映照着每一个天真的笑脸,也点缀了节日的夜晚。主妇们包着饺子,说说笑笑喜迎“财神"。
随着时间的过去,鞭炮声由稀到密,夜空中的烟花也由少到多。时针指向零时,新年钟声悠悠敲响的那一刻,整个城市沸腾了。夜空中繁华万点,汇集成绚丽的图案,五彩缤纷,璀璨夺目,爆竹声声如雷霆万钧,似翻江倒海,这磅礴的力量和热烈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象征着人们对新春的祝福和期望,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这时家家餐桌上都端上除岁的饺子。热腾腾的饺子香团圆,子夜钟声又一年。人们祝福新的一年平安祥和,幸福绵长。
岁岁年年,人们怀着这样美好而又挚朴的希望,迎来送往四季轮回,我们也由小到大,由大逐渐变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的提高,迎喜新春、欢度除夕的形式和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新颖时尚了。然而我们在充分享有今天的富足美好之时,对那已远去的除夕,过年的场景依然是念念不忘,记忆犹新成为心中永不淡漠的美丽风景。
龙飞蛇舞迎新春,腾达天地万象新。而今,我们在各自的忙碌中又迎来了蛇年的到来。此刻远在他乡的我,在阵阵爆竹声中,看着身旁拉着拉杆箱陆续回乡过年的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不觉漫上心头。“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潜然”,因此乡愁中不免总会平添些深深的怀旧,己慰我浓浓的相思。
在绚丽的烟花升起的时刻,当清脆的爆竹震天动地之时。遥祝我的故乡,我的亲朋,蛇年大吉,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