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笔记
作者:程增庄
播讲:李志刚&王春婵
北京时间18:30分,各位听众,百姓广播电台坐客直播厅主持“辛秀霞”向大家问好!我们今天请来坐客的佳宾是哈哈县笑笑乡乐乐村的郝新雅女士。
主持人:郝阿姨,你先自我介绍一下个人及家庭情况好吗?
郝新雅:好的。我今年六十岁差一个月,实际上已不差了,母亲生产期贪了一个月,在那里闭着眼睛炼了三十天的静功。我有老公一个,从结婚到现在,从没想过再找一个。我原在一个化肥厂工作,因常闻尿素味儿,身体越来越胖,过去说放屁养庄稼不管用,这个论调让我给否定了。后来就跳了槽,七跳八跳,最后跳到了家里,下岗了,现月领养老金一千多元,这也知足,超过了六七亿人的平均数。我有儿子一个,女儿一个,都在凸凸市上班。儿子大女儿小,分两次生的,没有走简化程序来个一次性。我现在儿子家居住,主要任务就是接送孙子上学兼做饭,任务艰巨,也很光荣。我是自愿上岗的。谢谢!
主持人:这年代,与孩子们一起过的,婆媳能说到一块儿的很少,你与儿媳相处的怎样?
郝新雅:请问主持人,你知道世界四强是什么吗?就是德国的车、瑞典的房、日本的媳妇、中国的爹和娘。我是哪国的?不是马尔代夫的,生在中国长在中国,曾去安国待过几天,没有办暂住证又回来了,就凭咱身上打的钢印,与儿媳妇必是亲密无间相安无事的。
主持人:这世界四强是你总结出来的吗?
郝新雅:不是,我小学三年
级就蹲班两年 ,四年级还升不 上去,我哪儿有这个水平,是儿媳妇总结出来的,不愧是大学生啊!
主持人:看来你很会当婆婆!
郝新雅:你过奖了,其实我也是猪鼻子里插大葱一一装象。不过,你走到了这个份上,不当也得当,让别人当了我还不高兴呢!
主持人:你是个明白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老公把这个位子移给别人。
郝新雅:危险性有一点,不过,老先生没那个胆。他爱我仍象年轻时那样。有人说,少为夫妻老为伴儿,我老公却说:少为夫妻老也夫妻。伴儿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但夫妻就不同于伴儿了,是必须同行到终点的。如果只认为是个伴儿,那夫妻之爱情必会出现断层,只有永远做夫妻,爱情才会永远如春。
主持人:你和孩子们一起过日子,在日常生活的开支上是怎么掌握的呢?
郝新雅:一句话:混花。儿媳妇也常买东西,我也常买,一月下来,说不上谁花的多少,只要不被偷就好,有时受点骗是避免不了的。
主持人:你儿子不拿出定额的资金让你随便花吗?
郝新雅:孩子们开始学仿人家那么做,我刻意把这种做法给淘汰了。
主持人:为什么?
郝新雅:本是一家人,何必划那么清,我的也是孩子们的,孩子们的也是我的,有些人家,把账算的很清,执行的也很规矩,但亲情又到哪里去了呢?把老人与儿女的关系变成了雇佣关系,亲情越来越淡化。
主持人:你认为婆媳关系中,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郝新雅:从位格上来讲,当然婆婆是主要的那一面,因为
婆婆是大人 ,一言一行对儿媳 有直接影响,你把儿媳当成亲女儿,儿媳妇也会把你当成亲妈,同样是两好合一好的道理。但从居住地来讲,儿子儿媳是业主,我成了寄居的,儿媳的作用自然也起了变化,既要孝敬婆婆,还要让这位在他家尽爱心的人高高兴兴,所以,儿媳妇就又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她怎样做也是至关重要的。婆媳关系不好的,问题不在一方,只是轻重而已。
主持人:在一些事情上,你与儿媳妇产生了不同观点时怎么办?
郝新雅:同一事上的不同观点,是常有的事,这很正常,若凡事观点都一致,那除非其中一人是木头做的。遇事彼此沟通成为一种规则,能趋于同更好,不同,则就其一方或折中一下。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照样适用家庭,都得大度一点。
主持人:在小孩的培养上,你说话多吗?
郝新雅:小孩的培养分几个方面,肢体的成长、知识的求索等等,有的事我提些意见,比如孩子的吃喝与穿戴上,我毕竟是带过孩子的人,还算有点经验。但在学习上我是不插嘴的,因为时代不同了,孩子们的智商与所学知识也不同了,插嘴说不到点子上,白给别人添乱。人贵有自知之明,个人要认识个人,我斗大的字不识半升,总不能让孩子天天写大、小、天",天天算"1+1=2吧。孩子们是管出来的,不是宠出来的,一味溺爱反倒会害了孩子,有时我也很心疼孩子,忍耐着也不去多嘴。
主持人:你与儿媳两个相互认过错吗?
郝新雅:自我批评似乎成了我们的家风,人非圣贤,谁都有错,儿媳一旦觉察自己言语过失,常常拉起我的手说:妈,我说错了,不要与我一般见识,大人不计小人过,你就原谅吧。几句话说的我心里热乎乎的 ,气总不会在我心里滞留。
主持人:你向儿媳也认过错吗?
郝新雅:人年轻时,所犯错误多是冲动、不示弱、偏颇等等,几十年的砺练,思想还是成熟多了。年轻人不是无病山梨,老年人也同样如此,我总觉得自己在好多方面还不如年轻人。他们心胸宽广豁达,私心少,说话直,没那么多小心眼,这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有人说,老人就是天,有错也不算错,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认错,认了错就有失尊严。对此,我不能苟同,老年人是人不是天、年轻人是人也不是地,知错认错,这应是每一个人的共性认识,承认错误反给尊严加固基础,反之,就成了个谁都不喜欢的老赖皮。
主持人:有些人把婆媳不和的原因归咎于“代沟",你身为婆婆,觉得是这样吗?
郝新雅:用我儿媳妇的话说,"代沟“确实是有的,但要看在哪方面,就观念、文化科技知识等方面,这代沟”是很明显的,唯有在孝顺父母尊敬老人上是个永恒的主题,亘古不变,没有"代沟"。有些做儿媳的与婆婆吵闹,其实质就是缺乏一个“孝字,拿代沟说事只不过是一块当箭牌遮羞布“!
主持人:你儿媳妇懂大理真是难能可贵。她在密合与你的关系方面,还有别的妙招吗?
郝新雅:这闺女总是给我戴高帽子,天天在微信朋友圈里夸婆婆,说我体态富贵,如同天上的王母娘娘下凡,说我手若能工巧匠,强过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说我做饭可口,赛过宫庭御厨,说我言语幽默,宋丹丹也略有逊色;说我心宽似海,帆船可航,说我性格开朗,好象流水哗哗;说我观念新颖,可与90后同流;说我待她犹如亲生,不似亲妈胜似亲妈……夸的我都有点飘飘然了。我不得不常提醒自己:"革命"尚未成功,老身尚需努力,爱永远在路上!
主持人:家和福自来,你和儿媳相处的真不错。我再问一句:假如有一片牛肉,你让儿子吃还是让儿媳吃?
郝新雅:这问题好答,我吃。
主持人:我听的都乐了,你对照话筒向儿媳说几句吧!
郝新雅:好的,"鸡腿菇,这是我儿媳的小名。"鸡腿菇",妈今下午就回去了,想给你买斤五香鸭脖,又挺油的不好带,想给你买条真丝裙吧,样式又不大好看,想给你买块儿花生糖吧,又显得婆婆太小气。就给你买个"张手看不见,塞嘴不用咽"的好东东吧——"鸡腿菇”,你是个好姑娘,婆婆喜欢你!
主持人:谢谢郝阿姨与我们大家的分享,也希望听众特别是做儿媳妇的能受到点感染。本次节目到此为止,咱们下周六同一时间再见
(节目制作:CZZ.)
制作时间:2025年1月12日
【作者简介】
【播讲 : 李志刚 王春婵】
【音频合成 : 黎敏】
【编辑制作: 马景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