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 无言的结局(22)
文/彭太光
7.诉讼
潘一鸣活了这么几十年了,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去跟别人打官司。在他的印象里,在九十年代中期,他帮朋友写过起诉书。这个朋友是做家具生意的。有一个客户欠款六万元,几年了不还款,这个朋友想要提起法律诉讼。这个朋友知道潘一鸣是学过法律的,对写起诉书在行,便请潘一鸣帮忙。
潘一鸣在下县工作前,在市电大读了两年法律专业,两年的时间考试过了六门,只过了百分之五十。第三年,潘一鸣调莲花县工作,莲花县离市区较远,每周的电大课程上不了,电大法律专业的考试自然终止,潘一鸣没有拿到电大法律专业的大专文凭。但潘一鸣对法律情有独钟,在单位里的工作中,的确给他带来不少的收获。
朋友请潘一鸣帮忙写诉状,潘一鸣没有含糊。根据朋友提供的相关资料和信息,潘一鸣写好了一份完美的起诉书。打印出来交给了这个朋友后,这个朋友直接将起诉书交给了被起诉人。被起诉人立马将欠款还给了这个朋友。因为这个缘故,后来潘一鸣买家具,这个朋友真的都是给的成本价。
现在,潘一鸣因在红心猕猴桃合作社投资了35万元,本来投资的本金已经都收回来了,又因为合作社的董事长、总经理不履职或者说是渎职,又加上祝英霞在里面瞎折腾,使得股东们的投资款不仅不能收回来,还让红利给白白弄丢失了。合作社的股东们不可能没有意见,心里肯定难受,但又不敢表露出来。潘一鸣只有豁出去了,才能将自己的投资本金收回。
潘一鸣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情况,找出了红心猕猴桃合作社关于建民宿酒店的红头文件,找到了一些会议记录的拍照资料,精心撰写了起诉书。
起诉书拟好后,他将文件倒入电脑,在电脑里用正式文档调整好,便又从电脑转至手机微信。他在家对面的复印店打印了五份,第二天,走路二十多分钟,到了巿中级人民法院。
在市中级人民法院门口,按照提示,来到了民事诉讼受理中心。因为是第一次打官司,潘一鸣并不知道诉讼级别,他原以为市中级人民法院就是受理民事诉讼的地方。
进入法院是要进行安检的。安检机、安检员对进入者都是要进行全面的检查。潘一鸣带了一个菲乐的挎包,包里放了手机、一瓶矿泉水,银行卡、身份证,其它就没什么了。潘一鸣身检过关后,安检员要求潘打开挎包,要他拿出矿泉水,当着安检员喝过了,才同意带入。但挎包里的两支牙签被没收了。
到了民事诉讼受理处,等待排号。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时间,轮到潘一鸣。受理法官看了潘一鸣递交的申诉起诉书和提供的证据材料,便起身去到了里间。不一会儿,一位身着制服的女法官来到了潘一鸣的面前,说:同志,你的起诉书要送达到安源区法院去受理。市中级人民法院只受理亿元以上的案件。
安源区离市区有点远,但市里的中级人民法院不受理小的民事诉讼案件,就只能将起诉书送交给区法院了。
去区法院,潘一鸣是坐公交车去的。他不想开车去,怕车没有停的地方。坐公交车,就在家门口的停靠站,很方便的。
在区人民法院,潘一鸣同样经过了安检程序。这次潘一鸣一不带矿泉水,二不放牙签,安检很顺利。进入法院大厅,他在取号机用身份证取了号,就等着叫号。
差不多等待了一个小时的时间,终于轮到潘一鸣了。前台受理的几个台席,都是年轻的女法官。民事诉讼受理是2号台席,潘一鸣小心翼翼地来到前台,将手中的起诉书及相关的材料,递交给了法官。法官认真地仔细地看过起诉书和相关的材料,递了一张表,要潘一鸣按照要求填写,并提示潘一鸣选择调解一栏。
潘一鸣按照要求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在起诉书上按上了自己的指印。法官说:你等法院的通知。
三个月过去之后,那天上午十一点的时候,潘一鸣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号码显示是座机打的。对方说,她是安源区人民法院,受理的潘一鸣的起诉书,根据处理该案的法官意见,起诉书要求修改一下,提供的证据材料不足,需要补充。你几时方便,过来区法院办理。
三个月了,潘一鸣都以为是要调解了,没有想到,要重新来,还要提供新的证据材料。
潘一鸣当天下午就去了区法院。法官告知:起诉书的被告,不是合作社,而应该是合作社的法人代表。你提供的证据材料,需要补充其他法定股东在起诉书上的签名。潘一鸣不是法定股东,只是合作社的投资者。
潘一鸣懵了,他投资了三十五万元在红心猕猴桃合作社,他不是股东,只是投资者。法官要求潘一鸣提供合作社股东代持潘一鸣股份的文件或者协议。
彭太光,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散文集《走过春天》、《感叹时间》,长篇小说《走过秋天》、《高山上的花瓣》、《绝路》、《祼局》、《命中注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