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记忆》(散文)
文/邬云峰
我的故乡干校屯,坐落在小兴安岭山脉尽头的山坡上。隶属齐齐哈尔市讷河马场。在我心里,它永远是我心中思念的根,任凭思绪的枝叶如何繁茂,终归还是落下守护着心灵的家园。
那个小屯很美,小屯南面有条小河,不知谁给取的名叫石底河,夏季潺潺流水。几十户人家,晨曦雄鸡啼鸣,袅袅炊烟升腾。屯东有人喊一声,屯西头就知道你是谁。我不知道屯的名字为啥叫“干校”?在这儿,我度过了少年青年时期。
那些年,小屯自然风景迷人 ;电灯电话,商店诊所,小学校,解放牌汽车;自给自足,白面馍馍是主食,生活富裕红火。在那个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大人高兴孩子快乐。吃饱了,喝足了,哪怕室外再热再冷,与玩伴玩耍常常会忘记一切,仿佛身处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 。
少年的趣事总是有头没尾,讲起来却蛮有滋味。记得屯子东南方向有座莲花山,有一次学校组织在山下打苫房草,有个同学捡一个狍子脱落的角,一不小心把我的头碰了一个大包,痛了好久。为此,我两个一天都没有说话,但第二天我们又开始有说有笑的在一起玩了。
莲花山与屯子后面的山是一个山脉。有松树、柞树、桦树、灌木丛;有山芍药、红卷莲、野玫瑰。许多叫不出名的山鸟,展翅飞翔在树林草原,叽叽喳喳,成双成对。
那些年,我去场部上学,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几十里山路下来,一点都不觉得累 。这条读书求学路,我每天一个来回,上岗下坡,泥土路被碾压成条条深深的车辙。有时在路上还能看见狍子奔跑,道路两旁的草丛间,时有野鸡飞起飞落。春见草发芽,夏看花儿艳,秋望山脉七彩斑斓,冬迎银装素裹,屯里的大人们戏说我们上学的学生,是奔跑在仙境里的小神仙。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走出大山的孩子一直没有归来,直到有一天,干部、知青全部返城,屯子住户也全部搬离了,被分配到各个场子安家落户。大片的山林被砍伐,弯弯的石底河岸边养起了牛,污染了河水。草原全部开垦变成了田地,野鸡飞走了,狍子更是早已不见了踪迹 。
大自然的四季更替轮回,留给我的只是无尽回忆 。青山不老,月华日辉;年年春来,草长鸟飞。故乡还是原来的故乡,只是我已不再是曾经的少年。如今,大山外,曾经的少年已悄然到了耳顺之年,那些旧时的记忆,早已凝聚在心头,成了故事。
屯子前的辘轳井,是否依旧吱嘎吱嘎打出甘甜的水?蓦地,我仿佛又听见了一声声雄鸡啼鸣,缭绕的炊烟慢慢升腾,群马奔腾嘶鸣;山的名字还叫莲花山,小河还叫石底河;根与藤、花与叶,永远缠绕连缀着我的心,漫山遍野长满了松树、柞树、桦树;又开满了山芍药、红卷莲、野玫瑰;又见狍子影,野鸡飞……
邬云峰,笔名:寻找记忆。
曾在多家网络媒体;纸刊发表作品。并获一、二、三等奖。
青年文学家理事。
诗观是:心到,诗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