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颂白居易
文/韩寒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文明的夜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无疑是其中极为耀眼的一颗。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白居易的世界,感受他那穿越千年的文采与智慧。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他的一生,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充满了传奇色彩。自幼聪慧过人的白居易,以勤奋好学著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他早年生活的写照。贞元十六年,他以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一举成名,从此踏上了辉煌的文学之路。
白居易的诗歌,语言平易通俗,情感真挚深沉。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在《琵琶行》中,他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在《长恨歌》里,他又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浪漫情怀,歌颂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这些作品,无一不展现出白居易作为文学巨匠的非凡才华。
然而,白居易的魅力远不止于此。他还是一位关心民生疾苦、勇于揭露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诗人。在《卖炭翁》中,他以“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生动描写,揭示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在《观刈麦》里,他又以“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的自省之情,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使他的诗歌具有了更加深刻的社会意义。
白居易的一生,也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人生教科书。他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人生的坎坷,却始终保持着一颗豁达乐观的心。他信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贬谪在外,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使他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竞相效仿的楷模。
回望白居易的一生,我们不禁为这位文学巨匠的非凡成就所折服。他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用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白居易,这位穿越千年的智者,将永远闪耀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作者简介:韩寒,江苏省连云港人,1990年出生,江苏海洋大学毕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公益协会会员。国企工作,多年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首),诗文被选入多家文学作品选集,江苏省作协“壹丛书”入选者。著有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小说集一部,现为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