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银生讲故事
傻子卖油
作者 滑银生(河南)
在上个世纪的上个世纪,农民的食用油,都是去村里小油坊里,用自己生产的油料加工或换油。那时的油坊生产油,都是靠人工抡锤挤打。有一个村由于小油坊较多,所以就叫打油村。这个村西边的一个村爱种花生,村名就叫花生村,也叫西村。当然打油村也叫东村了。东村并不大,只有一百多户人家,可是光油坊就有八大家。这个村的人除了一些油坊合伙人和在油坊打工的以外,大部分都以卖油为业,赚些钱来,养活家人。
村里有一个中年汉子,因为他爱说些常人说不出口的所谓大实话,办些一般人办不上来的事,也不注意外表打扮。凡了解他的人都说他比谁都精,不知内情的人都认为他缺心眼,是个傻子,送他外号大傻子。年头多了,他的真实名子被人们忽略了,大傻子就成了他的大号。大傻子娶了个漂亮的媳妇,还生下了一个胖小子,现已长大了,是一个英俊聪明的小帅哥。一家三口过着比较温馨的生活。
大傻子和邻居们一样,也是大部分时间用在卖油生意上。大傻子每到邻村走街串巷,油铃一响,再喊上两嗓子,好多人都听出来是大傻子卖油来了。有的人是拿着现钱来买油的,但更多的是拿油料来交换的。人们看他老实巴交的,说起话来人们也爱听,所以,他每到一处,不用费多大力气,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把所带的油卖得干干净净。
有一天,大傻子要去西村卖油,他知道那个村里种花生较多,他估计以花生仁换油的肯定要多,就少带了些油,恐怕带的油多了,回来时换的花生带不动。他把两个油篓装在油车子的两边,车前头挂上了油铃,把早准备好的几条盛油料的布袋特意绑了又绑。大傻子把车袢搭在肩上,推起油车,屁股一扭一扭的满怀信心地向西村出发了。
大傻子推着油车子一股劲走进了西村。车子停在了一个大街与胡同交叉口的靠边处。按过去的老办法,先摇了一阵油铃,接着又喊了几遍“换油了”,不大一会儿,不少人都提着盛满花生仁的篮子或扛着装花生仁的袋子拥了上来。换油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别的卖油的大都是四斤花生仁换一斤花生油,大傻是三斤半换一斤。刚刚换了两份,人们发现他真有点傻,至少是不会算账。油料的重量是用秤称的,油是用油葫芦灌的。每灌满一葫芦是四两,按旧制,每一斤是十六两。所以四葫芦是一斤。可是大傻子在灌油时总是一边灌一边念,“一葫芦四两,四葫芦半斤”。有的人已听出来了,也看出来了,也不好意思说出来,恐怕挨那些已占了便易和正在想占便易的人的骂。有一个外号叫“一口清”的老头,他就挤扁头连续换了三次。可是有的挤了一阵子,连一次也没挨上,大傻子的油篓里早没油了。一口清的孙子放学回家了,一看房门里放了三罐子油。小家伙高兴极了,这下可以炸油条吃了。当问爷爷哪来的这么多油时,一口清从头到尾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孙孙说:“别看我才上了一年学,这个账我还是会算的。一斤十六两,一葫芦四两,十六除以四等于四,所以四葫芦应该是一斤,怎么是四葫芦半斤呢?爷爷的一口清简直是一口混了。”爷爷说:“你小孩子家,别呈能了,这个账爷爷是清楚的,主要是那个卖油的太傻了。”孙孙感觉那个卖油的不会那么傻,他要是傻,家人是不会让他自己出门作买卖的,而且不但会认秤,还要会折算,还须会背会用换算口诀。今天的便易油非有弯弯不可。在孙子的催促下,爷爷点着火,对油的质量进行试验。爷爷把新换来的油倒进锅里,火点着了,只见锅里冒热气,待到锅里沸腾了,才发现大部分是水,只有表面漂了一层油。爷爷这时恍然大悟,知道上当了。赶快把孙子叫过来,说:“孩子唉,爷爷才是个傻子呢,被骗了!”“爷爷,怎么回事?”孙子惊讶地问。油是掺假的!爷爷一惯小心眼,爱占小便易,这次吃了大亏,气得直转圈子。想好了,有主意了,拉着孙子直奔大街去找那个装疯卖傻的大骗子去了。晚了,装傻子的卖油郎早已走出村不知多远了。
西村里有人认识大傻子,并且知道他是东面那个打油村的。爷爷打听好后,随即去了东村。
爷爷找到了大傻子,还没等说什么,大傻子就表示道歉说:“大爷,对不起了,给你找麻烦了。我一定如数赔偿。”接着他把掺假的经过告诉了爷爷。
本来大傻子靠卖油已经赚了不少钱,家境有了很大改变,不但吃饱了肚子,过年过节还吃上了白馍,家里还添了农具,儿子上了学。可是他心太渴,想把土房翻盖成瓦房。那年代,孩子已经到了定娃娃亲的时候了。应该创造条件,早结上一门合适的亲戚。因此,就要拼命地挣钱。脑子想偏了,就想出了油里掺假的斜着。他趁孩子上学不在家的时间就使出了歪点子,因为天气已经冷了,篓里的花生油变稠了,颜色变深了,像小米汤一样,所以逼着老婆熬了一锅小米汤,待米汤晾凉后,过了箩,倒进了油篓里,用棍子搅匀,一般人是看不出真假来的。
为什么大傻子转变这么快呢?因为他特别爱自己的儿子。儿子在家很听话,在学校表现已很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这次家里出了这事,他一听说,就立即指出父亲的错误,含着泪批评父亲:“你做的这事是大骗子干的事,多丢人哪!看你以后咋见人,让我咋面对老师,咋面对同学。”大傻子听了儿子的一番话,感到自己这个当爹的还不如一个孩子懂事理,感到又羞又愧。紧紧把儿子抱在怀里说:“你说吧儿子,你叫爹咋办爹就咋办。”正好这时候,西村买油的爷爷找上门来了,他就把怎样想通了理的,认识了错的,跟爷爷一五一十全倒了出来。
西村的买油爷爷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大傻子随后推了两篓油去了西村。到了村里,油车子停在了原来卖掺假油的那个地方。跟卖油时一样摇了一阵子油铃,喊了一阵子“退油了!”先听到铃声和喊声的人,走近一看,原来是东村的大傻子又来了,就想开口大骂,仔细一打听,大傻子这次不是又来骗人的,是推着纯正的花生油给乡亲们前来赔偿的。打听信儿的人帮着大傻子又吆喝了一阵。一会儿,上次换了掺假油的人都提着空油罐围了上来。大傻宣布:原来谁换了多少油没有底子,我相信你们,一律按你们自己的记忆如数给油。
赔偿一一落实了。所有的人一片赞声。都说,大傻子变成了大聪明,大骗子变成了大好人。那位受骗最多的爷爷也说,不能光怨人家骗咱,也怨我太贪心了,利心太大了,这次我真正懂得了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
作者简介
滑银生,男,濮阳市华龙区人,1941年生,大专学历,濮阳县委党校退休干部,热爱诗词曲赋故事剧本歌曲等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