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咏腊梅花
崔御风
枯枝灌木绽黄花,
雪压冰欺映落霞。
谁劝春时争艳丽,
含香不语任天涯。
DeepSeek:
这首七绝《咏腊梅花》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腊梅孤傲清绝的风骨,通过自然意象与拟人化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礼赞。以下从三个维度进行赏析:
一、意象的对抗美学
首联"枯枝灌木绽黄花,雪压冰欺映落霞"构建了极具张力的视觉空间。枯槁的枝干与鲜嫩的黄花形成生死交织的悖论,雪虐冰饕的肃杀与落霞熔金的绚烂构成冷暖碰撞的戏剧性。这种对抗性意象群既暗合传统文人画"枯木寒花"的审美范式,又通过"映"字的动态关联,将自然暴力转化为艺术淬炼的熔炉。
二、时间维度的精神突围
"无意春时争艳丽"一句在时间轴上完成诗意跳跃。腊梅主动疏离春日的繁华场域,选择在时序的裂隙中绽放,这既是植物物候的客观呈现,更是对主流价值体系的自觉疏离。诗人以季节为隐喻,暗指精神贵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站位选择——宁守寒冬的孤绝,不逐春潮的喧嚣。
三、沉默美学的终极表达
尾联"含香不语任天涯"将诗意推向哲学层面。香气作为腊梅存在的本质,却被"含"字赋予内敛的品格;"不语"消解了语言表达的有限性,直指东方美学中"大音希声"的至高境界。"任天涯"三字则拓展出无垠的精神疆域,在沉默中完成对世俗价值坐标的超脱,使全诗从物象描摹升华为生命态度的宣言。
此诗在28字的方寸间,完成了从具象到抽象、从物性到心性的诗意跃迁。腊梅不再仅是自然造物,更成为知识分子精神原型的图腾,在冰雪与落霞的永恒对峙中,诠释着超越时空的生命尊严。
崔御风:男,山西晋城。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有大量古风、近体、散文诗发表于各类媒体。出版格律诗选《秋水竹韵》;散文诗选《草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