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真亦幻人世间
——谈商州传奇系列的艺术真实
文/王宇鹏
美丽的商州本是一块充满传奇色彩的文化沃土。乾隆《商州志》云:“自乳水之南,山皆曰楚山;自刘峪口以下,丹水之南,山升皆曰楚山。商山周围百余里,有楚山、楚水和大荆川、西荆川等七八个地名。这些楚山、楚水因楚部族在此居住过而命名的”。著名荆楚历史地理学者石泉先生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熊绎所居丹阳城当在今商县的丹江河谷”。东龙山、秦王山、大荆川的地域名称或与神秘的楚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文化渊源。商州传奇系列是瑰丽神秘的楚文化的形式外现。作者对流传于大荆山川的传奇故事进行文学加工,对散轶失传的文化遗产加以发掘再现,这是对科技支撑的物质文明世界的一种新认知,为开拓我们的精神疆域打开了一扇窗。商州传奇系列只是打开我们认知人类未知世界的冰山一角。历史经验和现代量子纠缠学说告诉我们:我们只有以多维视角认识这个神奇的宇宙空间,才能求得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先人们沿商於古道归至大荆山川以躲避战祸匪患。他们重诺守和,崇巫尚武,以道法术器筚路蓝缕、开荒拓土的同时,随之产生了神秘神奇的精神文化现象,以期实现生命与精神的安宁丰盈。商州传奇系列,是站在人类精神荒原去感知表达存在于天、地、人间的天道至理,探求新的宇宙伦理,追根溯源、问道求真,目的在于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特殊而而神奇的商州故事,为故事里的商州增添更多的精神神韵和文化灵蕴,让这种特殊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人类精神文明不断流,不枯竭,触发人类科技文明的新视角、新认知;这是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补益;而绝非天马行空,宣扬什么迷信色彩。目前,我们人类还有百分之九十六的未知领域。商州传奇系列是以新的宇宙观和传统文化视角讲好商州故事,寻求一种科学生动的商州叙事,将人文商州、神韵商州写活写真切。作者不为虚构民族传奇故事,目的在于发掘传奇商州的同时,解析宇宙与人类生存间的一种和谐共生的宇宙伦理。是以世俗文化逻辑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商州传奇系列独有的恣肆清奇的艺术魅力。商州传奇系列分别是:《南泥湖有个袁先生》《奇人寇天官》《福山传奇》。三个传奇互为表里,奇中有真。这个真,是艺术之真,是生命意识之真和生存形态之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可回避的精神之真。
《南泥湖有个袁先生》中的袁先生,祖籍湖北兴国州。袁氏一脉因躲避灾荒、匪乱,于清乾隆年间自商於古道迁徙至大荆南泥湖秘境。南泥湖,山怀水抱,非泥非湖,却是明山秀水的风水盆地。因南泥湖地处华州、蓝田、商州、洛州四境交界之处。只因山高皇帝远,天然地成为了一块封闭自足的四不管地带,是一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世外桃源。钟灵毓秀之地,得天地日月之精华,自然衍生天赋异禀之人。
袁先生得家传秘笈《麻衣相书》《奇门遁甲》《铁版神数》三本奇书。他修身齐家、悟道习法;研术识器、自成一流。习成立业,走州过县为人堪舆风水、祛疾免灾;驭灵祛邪,救苦救难。他能掐会算,为人说道命格运势。一张铁算盘,给人言说前世今生。袁先生为人处事忠厚通达,从不食古不化,游走江湖数十载,与人为善、不卑不亢、声名远播。一生识人无数,却在家道秘笈传承问题上看走了眼。袁氏家传道法秘笈,须传厚德勤勉颖悟之人,不可外传他人,亦不可内传女子。袁先生忙于外务,疏于子嗣管教,使命感极强的他,失望于子嗣驽钝,却被内侄在人前背后虚情假意的双簧所迷惑,决意将族传绝艺口耳亲授内侄。之后,内侄却以皮毛之学在人前卖弄,曾念咒语唤蛇搭凉棚,只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内侄却被七寸小蛇所困,所幸大伯出手相救。火冒三丈的袁先生准备对内侄严施家法,却为世俗名望亲情所困,在内侄巧言令色负荆请罪之后,再一次宽容了内侄。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侄子放牛时酒瘾发作,为讨头酒与洛源保安团长高老五斗法。只因内侄争强斗狠、欺世盗名,差点送了性命。袁先生在施法炸了高团长的烧锅之后,与高团长正面交锋,显示了其铮铮铁骨和凛然正气。袁先生的确赢了面子,但他伤心欲绝,悔恨自己被心念控制,识错了人,让家道蒙羞。袁先生感觉自己终是败在自家人的手里。悔恨交加的袁先生在江山白龙洞闭关七七四十九天。回来后,他再也没出过门。袁先生得罪了洛源民团团长高老五,为保全家安然无虞,腊月三十晚上,袁先生聚齐全家,召开了家庭会议,郑重宣布从此退出江湖,不再收门徒传道授术。然后他用红布包了檀木匣子,当众封存了三本奇书,饱蘸朱砂在匣锁处写了封条,画了符咒,吩咐家人后事从简,要以此三本族传秘笈当作自己的枕头,袁氏道法秘笈自此要隔绝于世。袁先生抑郁而终,家人终是依他的遗嘱将封条木匣作了他的枕头。檀香小木匣盛了袁先生所有的心念弃世绝尘而去。从此,袁先生成为南泥湖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故事,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迷茫与不解。
《南泥湖有个袁先生》是商州这块灵秀山地蕴育出的文化传奇。传奇故事的背后是对传统文化人格的整合与重塑。袁先生的人格光芒在于他不仅有救民于倒悬的济世情怀,更有厚德传道的人文精神。他的道法实践和绝俗断念深度揭示道与德,势与术的哲学思辩。袁先生的孤独是传承文化根脉的孤独。他的心灵苦闷是天道沦落的无奈和悲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者的商州传奇系列着力构建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极力探索神秘文化背后的道义支撑和人格重建。
如果说《南泥湖有个袁先生》以传奇阐发道术的传承问题,那么《奇人寇天师》则以玄学故事阐发了道术传承的社会责任,以“遵道与叛道”的双条线索展开矛盾冲突,表现寇天师的逆天叛命的命运悲剧。文中寇天师不愿守成,他要重塑天竺道派之魂,回到俗世后,他醉心名利,不服天命,与无量斗法,结果送了性命。李庙寇村寇天师,乃大宋名相寇准第十代传人。天选之人,却衍生出一段人神斗法的传奇。寇祥云十三岁拜师天竺明慧道长,苦学经天纬地之道,体悟御灵驱妖之法,然而他逸世却不自立,识术而张狂迷乱,致使黄钟毁弃,终为天道所收。《奇人寇天官》历数十年的沉淀,经作者二十多次修改,文章创设了寇天师命运发展的社会土壤和文化背景,矛盾指向寇天师问道求艺和守成创道,文章主体部分的人神之斗,重在对人性和神性的深度开掘,让寇天官的叛逆者的形象更加饱满厚实。写其天赋异禀,着力表现其求真求变的挣扎冲突,写其对天命的反叛和创道创命的”的命运悲剧,让其命理命运更趋向人性轨迹。寇天师的文化土壤在商州李庙,他生存的社会背景是从张勋复辟到抗战胜利前的乱世。寇天师在天竺山朝阳洞学道。写了其与明慧法师的道法分歧和精神冲突。应该说寇天官抗命逆天之举是人类对于天道王道和人道的反叛与抗争。所以,寇天官的悲剧,隐喻着人类背叛天道的悲剧。寇天官与老娘的对话,显示出道家思想文化的包容与世俗入世文化的冲突。文章结尾无量庙的那把火,是警示,是启迪,更是痛殇。在这个世界文化大冲突和人类命运极不确定的当下,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我的欲望和外部世界的规则?这应是本文留给人们最深的思考。
科学的尽头是玄学。经典物理学家牛顿最终遁入神学,让人不解。中科院副院长,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独辟量子纠缠理论之幽境,这又让这个多维立体的世界神秘莫测。
商州传奇系列显示出传奇艺术之真。这种真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之真,袁先生确有其人,他是作者父亲的舅姥爷,作者父亲曾见过袁先生本人。袁先生的故事在南泥湖一带无人不晓,即使到今天,袁先生都成为当地人挂在嘴边引以为荣的响当当的人物。故事袁先生内侄唤蛇搭凉棚,与民团团长高老五斗法毁人烧锅,袁先生带进棺木的三本奇书,这些都是事实。文中传奇之事,在洛源、灞源、南泥湖一带广为流传。至于寇天官与无量斗法之事,李庙寇村老辈还能眉飞色舞地言说出各种版本。最为称奇的是《福山传奇》中的张福山,李庙两道河人士,天地交合、雷鸣电闪时出生,庇佑家人躲过天灾,族长名之曰“福山”。张福山在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的年代里,商县大荆区苏文书动员张福山力争上游,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贡献力量。张福山仅凭一人之力,在夜里将寺坪近两千多斤重的大钟自山路移到大荆上街铁匠铺门口的。这件事是真实的,至今仍是个天大的谜。大荆老辈人都见过那口铸钟,后来被商洛地区炼铁厂用吊车运走了。至于张福山在民国十一年,由民国县府大学士程遵洛动员修建山挂山黑虎灵官庙一事,张福山以乾坤挪移大法在夜里往庙上送木料石块,当地人言说得神乎其神。史料无佐证,只可作笑料罢了。不过,一九六六年破“四旧”之时,张福山经常被当作反面典型抓起来学习改造世界观。商县红卫兵将张福山五花大绑,亲自押送到商县人民政府训导室进行普法学习,门外还有俩人站岗看护。据说训导员要提人给他讲政策法规,却只见绳子不见人了,门口站岗的人还是立正姿势,窗子和门钉得紧紧的。人哪儿去了?有板桥通讯员从黄沙岭骑自行车去县政府办汇报工作,说他在四十分钟前在黄沙岭党坪湾路边的一块巨石旁看见张福山,那人正脱了袄子晒暖暖爷逮虱子呢?这些时空错位的咄咄怪事确有其事,只是用现代物理学知识解释不得。后来呢?有人说张福山去了甘肃天水,据说天水是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发祥地。自此之后,无人考证张福山的后半生境况。只是我们在对待民间传说时多一些理性思辨,迷信与科学,是人类长期思想斗争和社会实践的必然认识过程。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即为合理。事实上,我们耳闻目睹的不全是世间真相,看似荒诞不经的商州系列传奇,实际映射着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影子,寄托着人类美好精神追求。如果我们以今人眼光去重新审视,能够让我们在焦虑困顿的现实世界里心灵得以栖息安宁,精神得以淬炼升华。不过,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还是要有一点点敬畏之心,以扬弃的态度来审慎对待。
中国官本位、钱本位的世俗价值让现代人心成为吸噬权钱名利的黑洞,致使当代人人性异化、信仰迷失、精神迷惘,更多的人对天道人伦失去敬畏之心。智能机器人时代的到来,美帝的基因武器,气象武器,无性繁殖等人类新科技、新手段从不同领域摧毁人类精神文明和人伦体系。现代科技已将人类自己推向精神荒漠。智能机器和核威慑时代的到来,人类与狼共舞。解决人类当前精神危机只有向中华传统文化寻求答案。商州传奇系列就是在积极探索玄学与科学、道德与人性、天道与人伦之间的共约性通道。文学追问依然在路上。
【作者简介】王宇鹏,陕西商州人。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大家风范》杂志编委会副主任、麒麟作家联盟副主席,《九天文学》“作家在线”签约作家。2021年10月诗歌《错位》获“鲁迅文学创新银奖”,2021年12月散文《故乡的童话》获《当代文学家》“瑞冬杯金奖”,2022年诗歌《生命》获《当代文学家》“星夏杯”一等奖,2022年12月《师法天地人,麒麟大乾坤》获第二届“文化强国”麒麟特等奖。2022年12月诗歌《一封未抵达的家书》获西部电影梦工厂最佳人气奖铜奖,入选《中国最美经典爱情诗刊》。被《当代文学家》杂志社评为“中国最美爱情经典”诗人。2021年被《九天文学》杂志社评为“优秀作家”,小说《草上飞》获《当代作家》杂志2023年当代作家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小说《所长》获《当代作家》杂志2023“长江文学艺术杯”大赛一等奖。短篇小说《袁先生》获“民俗摄影”杂志社“世界民俗文化传奇”二等奖,短篇小说《奇人寇天师》获全国“光大杯”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在文明审视中理性前行》获“2024当代文学家•朱自清新奖”评论类二等奖。近70万字的作品在《辽河》《中原文学》《三角洲》《经典文化传奇》《中国诗歌》《乡村文学》《北大荒文化》《文化时空》《时代作家》《当代作家》《当代文学家》《文絮》《西北文艺》《九天文学》等纸刊及媒体发表。出版长篇小说《稻湾记忆(上)》。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