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文化暖流文/ 何万志

寒冬腊月,凛冽的北风如同一头猛兽,裹挟着冰冷的气息,肆意地席卷每一处角落。然而,当人们推开文安县艺术中心会议大厅的门,瞬间被一股扑面而来的融融暖意所包裹。
2025年1月18日上午,文安县作家协会2025年工作会议在这里隆重举行。全县40余名作协会员与文学爱好者,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共同展望文学创作的新征程。他们仿佛是被命运的丝线牵引着的星辰,在这一刻,汇聚成一片璀璨的星河,将冬日的严寒彻底驱散。大厅里,温馨与喜悦交织弥漫,每个人的心中都涌动着欢乐的暖流,沉醉在这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氛围之中。
台上,发言人激情澎湃,对文化的热爱与追求从他们的言辞间喷薄而出。每一个字、每一个音,都宛如灵动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奏响了一曲激昂的文化乐章。焦主席全面回顾并深入点评了上一年度的工作,对作协在文学创作、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了细致梳理与总结,同时针对2025年的工作,做出了细致入微且极具前瞻性的安排部署,明确了新一年的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为作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张主席详细介绍了《文安文学》网刊的编辑工作,从精心组稿、巧妙排版到广泛推广,各个环节的分享让会员们对网刊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为大家参与网刊投稿提供了清晰的指引。井主席分享了廊坊市其他县级作协的活动开展情况,他山之石,为文安县作协的活动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台下,回应声此起彼伏。会员们来自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背景,既有年逾古稀仍笔耕不辍的文学前辈,也有青春年少、崭露头角的高中学生。他们大家纷纷发言,有的谈自己的创作体会,有的谈听他人发言的感悟,有的谈发展文学事业的建议。大家畅所欲言,或表达赞同,或陷入沉思,或感慨万千。他们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跨越了年龄与职业的界限,生动地诠释了文学那穿越时空、震撼人心的魅力与力量。交流与互动在这片空间里热烈展开,温暖的情感在彼此之间传递、蔓延,如同冬日里熊熊燃烧的篝火,越烧越旺,不仅驱散了外界的寒冷,更带来了光明与希望。
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局的领导亲临现场祝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高度赞扬了县作协2024年取得的斐然成绩,同时从文学创作、文化传播等多个角度,为2025年作协工作迈向新高度、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和培养更多文学新人,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建议与明确要求,为作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方向指引。
文安这片古老土地承载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如宝藏。我们虽平凡,但都是独特星辰,汇聚便能点亮夜空。在物质蓬勃发展的时代,文化是精神支柱,民族昌盛、个人成长都离不开它。
我们或许只是平凡之人,没有显赫的身世,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但我们从不妄自菲薄。因为我们深知,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宇宙中独一无二的星辰。当无数星星汇聚在一起,便能点亮浩瀚夜空,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只要我们怀揣着对文化的满腔热情与才华,文安的每一颗星都能熠熠生辉,照亮文化的苍穹。
让我们以笔为剑,用文字书写思考与情感,让故事有温度、文字有力量,共同书写文安文学新篇,传承文化,展现文安魅力。
在这寒冷的冬日里,让文化的暖流在我们心中潺潺流淌,永不干涸。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文化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文安的文化天空更加璀璨夺目!

作者简介:何万志,字蔚然,号联营,文安县人。中共党员,大专毕业,退休教师,河北文化名人文学院院士,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廊坊市作家协会会员,文安县作家协会理事,文安县散文学会名誉会长,政协文安县文史研究委员会成员,廊坊市大清河与洼淀文化研究会理事。曾任河北农民报官网(栏目)责任编辑、《沃野》副主编,“文安文学”、“文安散文风”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