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8年9月12日到1949年1月31日的142个日日夜夜中,西柏坡,这个太行山东麓的小山村,成为了决定中国命运的神经中枢。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一封封电报奏响了新中国诞生的序曲。
在这142天里,毛主席从西柏坡发出了400多封电报,这些电报如同声声嘀嗒的电波指令,穿梭在中华大地的上空,精准地指挥着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内的24次重大战役。每一封电报都凝聚着毛主席的智慧和对战场形势的精准判断,都承载着党中央对胜利的坚定决心和对人民军队的殷切期望。
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在毛主席的指挥下,先攻取北宁线上的锦州,对东北国民党军形成“关门打狗”之势,经过52天的激战,全歼驻防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卫立煌集团38个师共计47.2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淮海战役中,以邓书记的总前敌委员会指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66天的时间里,全歼驻防徐州及周边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刘峙、杜聿明集团56个师共计55万余人,将战线推进到长江沿岸,直接威胁到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使国民党的统治中心摇摇欲坠。平津战役里,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等率领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采取“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战略,在64天的时间里,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51个师共计52万余人,解放张家口、天津,实现了北平的和平解放,华北地区基本宣告解放。
三大战役以及其他21次重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蒋介石赖以维护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被基本消灭,全国已处于革命胜利的前夜。周恩来总理风趣地说:“我们这个指挥部一不发枪,二不发粮,三不发人。就是每天往前线发电报,就把国民党打败了!”这看似轻松幽默的话语背后,是党中央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卓越的领导能力。
在那嘀嗒作响的电报声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国民党军队,解放了大片国土,为新中国的成立创造了决定性的条件。西柏坡的灯光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毛主席的电报声如同胜利的号角,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一个崭新的中国即将在世界的东方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