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味淡去,人情渐冷的岁月怀想
韩寒
旧时的年,在记忆的深处扎下了根,那是一朵盛开在岁月长河中的繁花,绚烂而温情。彼时的过年,仿佛是一场盛大的狂欢,从腊月初八那浓郁香甜的腊八粥开始,家家户户便沉浸在一种忙碌而喜悦的氛围之中。大人们忙着打扫房屋、置办年货,孩子们则在一旁兴高采烈地帮着跑腿,眼巴巴地望着那些琳琅满目的糖果和烟花。
街头巷尾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各种传统的手工艺品挂满了店铺的橱窗,红灯笼、春联、窗花,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对新年的期盼与祝福。集市上人潮涌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生活气息的新年乐章。而到了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丰盛的年夜饭摆满了桌面,那是家的味道,是一年辛勤劳作后的幸福团聚。长辈们会给孩子们讲述着古老的传说和家族的故事,孩子们则瞪大了眼睛,听得如痴如醉,欢声笑语回荡在温暖的屋子里,久久不散。
然而如今,过年仿佛被岁月的车轮匆匆碾压,失去了往日的模样。年味像是一缕轻烟,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中逐渐飘散。街道上的灯笼虽然依旧高挂,却少了那份手工制作的精致与用心;春联也是印刷品居多,千篇一律的字体,找不回曾经笔墨挥毫间的韵味。年夜饭也变得简单随意,忙忙碌碌的人们往往选择在外就餐,或是简单地订一些半成品的菜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时间也被手机和电视无情地占据。
曾经,人们走亲访友,一家一家地登门拜年,彼此间的热情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房。那份真诚的问候、灿烂的笑容、热烈的拥抱,都是感情最真挚的表达。孩子们也会跟着大人,穿梭在大街小巷,收获着满满的红包和祝福,脸上洋溢着纯真而无邪的快乐。
可如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仿佛在这寒冷的冬日里被冻结。高楼大厦像一道道冰冷的屏障,隔开了邻里间的欢声笑语。即使在过年这样的节日里,也只是通过一条条群发的短信或者微信表情来敷衍了事地传递着所谓的“祝福”。大家似乎都很忙,忙到没有时间去感受那份曾经触手可及的亲情与友情。人情冷漠得像冬日里的寒风,吹透了人们的心。
是时代的发展让我们失去了太多吗?我们在追求物质的丰富和生活便捷的路上,是否不经意间丢弃了一些最珍贵的东西?那些曾经充满烟火气的传统习俗,那些热情洋溢的人际交流,不应成为被遗忘在历史角落的陈旧记忆。或许,我们依然可以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脚步,重拾那些失去的温暖,让年味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让人情不再冷漠如冰,让每一个新年都能再次绽放出昔日那绚烂的光华。

作者简介:韩寒,江苏省连云港人,1990年出生,江苏海洋大学毕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公益协会会员。国企工作,多年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首),诗文被选入多家文学作品选集,江苏省作协“壹丛书”入选者。著有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小说集一部,现为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