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腌制冬瓜香
苏庆松
“剪剪黄花秋后春,霜皮露叶护长身。生来笼统君休笑,腹裹能容数百人。”宋代诗人郑清之勾勒出冬瓜的平庸、厚实、憨态,其傲霜,坚忍的品性和丰美的营养价值也可见一斑。
自小雪节气前后,就反复吟味郑清之的这首七绝,冬至这天,刚背诵完其诗,手机铃声响起,接听,是母亲打来的电话:“家里正收获冬瓜呢,今年的瓜个个长得滚肥滚肥的,品种也多了,有白皮的,青皮的,还有黑皮的。”我一听,心生雅兴,一时趣味大增,忙不迭地说:“行,行,我明天就赶回家。”
疏阔思相会,就要见到暌别已久的亲人了,心里自然十分欣慰,但脑海里不时绕过丝丝疑惑,这个季节怎么才采摘冬瓜呢?
到了老家,一眼看到,多年来矗立着杨树的场院上,已搭建起一排齐刷刷的蔬菜大棚,我豁然开朗,大彻大悟。走进大棚,母亲正蹲身绞剪瓜蒂相连处的粗壮匍匐茎。我看到满棚的冬瓜磕头碰脑的,宛若浑身肉乎乎的胖小子躺在地上,赖着不起来;大半个身子好像用粗糙的手,揉搓上了密密麻麻的细盐;“细盐”上撒遍了数不清的茸茸毛。母亲见我目不暇接,心旌摇摇的样子,兴冲冲地对我说:“今年春上,咱家建的这个大棚。村委领导招商引资,发展生态旅游,打造绿色产品,冬瓜向国外出口。”
低头,“傻大个”不就在脚旁吗?两手箍住瓜的两端,猛劲起身,我急忙把瓜搂抱在怀里,母亲笑盈盈地喊:“直接放到地秤上。”磕磕撞撞来到秤跟前,缓缓推动秤锤,定星。“妈妈,重四十二斤呢。”母亲乐呵呵地说:“《神农本草经》里说‘冬瓜清肺热化痰,清胃热除烦止渴,甘淡渗利,祛湿解暑,能利小便,消除水肿之功效。”妈妈这就为你熬汤,做腌制冬瓜咸菜。”话音未落,儿时母亲腌制的这道美味便又翻腾到我的脑海里。
记忆中,母亲常用白菜、萝卜、冬瓜、茄子、黄瓜等菜蔬制作腌菜,在这些食物中,母亲最擅长、青睐的就是腌制冬瓜,它是家人冬日餐桌上百吃不厌的一道菜。做这道美蔬的时候,两人总是如影随形,我爱听母亲自言自语:“其肉可煮为茹,可蜜为果,其子仁亦可食,兼蔬果之用。欲得体瘦轻健者,则可长食之……腌制冬瓜,先做豆豉。”少不谙事,好心不在焉,但有一次依偎在母亲怀里的时候,我才听得清清楚楚,知道了腌制冬瓜先做豆豉,母亲用的是从集市上精心挑选的黑豆,这种豆子具有活血解毒,补脾养肾,美容护发的功效。她仔细剔除杂质,先将黑豆倒入秤盘中,确保配制比例准确。接着,将黑豆淘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待豆子饱满膨胀后,再将其放入铁锅,用文火慢慢煮熟。待豆豉熟成,母亲又割下几枝黄蒿,柔软的黄蒿叶层层叠加,铺在干净的纸箱中,轻轻压实。这样便为接下来的“熏蒸催化”做好了准备。
豆子在七天的“熏蒸”后,表面长满了菌斑,进入了微妙的发酵阶段。母亲轻轻地搓捻开紧密的豆豉,继续让它们沐浴阳光、通风干燥,最终成了香气扑鼻,味道浓郁的豆豉。
豆豉做好后,接下来就准备腌制冬瓜的食材了。母亲选用的是刚剪断茎蔓的青皮冬瓜,这种瓜肉质厚实细嫩。她把“半生足不履地,轩知路遍天涯。”的“胖娃娃”称了称,确定斤两,以按标准添加辅料。只听咔嗒一声,瓜从正中一刀两段,掏出雪白雪白的瓜瓤,接着就传来了噌噌噌地极有质感的削皮声,冬瓜洗净后,切成方块,如肥皂大小,晾干水分进行腌制。母亲用手轻轻搅拌,每翻弄一会儿,便撒上一层“华丽转身”的,使美味登峰造极,别开生面的豆豉,再放入姜片和粗盐,层层叠加,周而复始,直到坛子装满,盖上盖子,放置到阴凉通风处腌渍三天左右。母亲双管齐下,一举两得,她又在铁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捏上花椒、八角、桂皮、白芷、蒜瓣、辣椒等佐料,待锅中水花跳跃时转小火慢煮,母亲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喜冲冲地对我说:“再有二分钟,卤水就熬好了。”冬日的寒风是制造“速冻型”天气的魔术师,几分钟后,软坨坨的冬瓜已挤在铁锅中,我仿佛看到,令人馋涎欲滴的卤水正弥散浸润在冬瓜的脉络肌理中。浸泡二天后,母亲将幻化出落得仪态万千的冬瓜,夹至口小腹大的坛子里。刺啦一声,香喷喷,热腾腾的花生油浇注其中,最后滴上一点高度白酒,密封坛口,整个腌制过程,繁琐而细致,充满了母亲的耐心与匠心,眼巴巴地看着被“隔绝”在另一片天地里的冬瓜,心中顿时蹿升起掩饰不住地遐思和幻想。
十天后,腌渍的冬瓜终于可以食用了。从瓷坛里取出来的冬瓜泛着一层白花,油腻腻的,夹进嘴里,入口即化,清爽滑嫩,丝丝酸味萦绕舌尖,扑鼻钻肺;清纯的冬瓜,醇浓的佐料,独特的豆豉风味,芬芳的黄蒿余香,交织构成了绵长的味蕾之旅;银灰色的冬瓜块、白芷,红彤彤的辣椒,黑油油的豆子,金黄色的姜片,红褐色的花椒、八角、桂皮,经过一番淬砺,都尽显底色。此时,咸菜的每一口,都带着家乡的味道,浓淡适中,唇齿留香,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记忆中,母亲常笑吟吟地对我说:“看你直流口水,等着吃啊,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来,最后的重任还是你来完成,把瓷坛放在咱家窑洞里,它冬暖夏凉,适合冬藏。”我接过瓷坛子,猫腰进入窑洞,将它按照母亲的吩咐,放置好。等什么时候吃,就进来取。
冬瓜的色泽和它郁郁葱葱的枝蔓色彩如出一辙,不仔细辨认,不容易发现它的存在。人们常以它的这种品质来寄寓如何修心养性,《菜根谭》里就直说“进德修行,如草里冬瓜。”这正如母亲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母亲手工腌制的冬瓜咸菜,伴随着岁月流转,成了我记忆中最温馨的味道。每次离家,母亲总会在行李里悄悄放上一两罐,让我带走。那些罐子里,不仅藏着冬瓜的香味,更藏着母亲的爱与无尽的思念,每当我品尝这道腌菜,心中总是泛起一阵和煦,仿佛母亲就在身边,默默守护着家的温情与无言的爱。
电话微信:13516345470 苏庆松
身号:371202196703156331
开户账号:6223191204328475
开户行:山东莱芜农村商业银行(大王庄支行)
开户姓名:苏庆松
邮编:271119
邮寄报纸杂志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大王庄中心卫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