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掠游柳叶湖
张 健 ‖ 撰 文
柳叶湖,地处湖南常德古城东北,是西洞庭湖一部分,比杭州西湖大三倍有余,源于其湖面形同一片柳叶而得名。因其面积大,拥有沙滩公园、环湖风光带、德国小镇、柳毅传书和柳叶诗韵等诸多景点,是集山、水、田园、城四位一体的4A景区,被誉为“中国城市第一湖”。
这些都是旅行者可查共知的攻略信息。时下已过元旦新年,我突然想起去年八月下旬掠游柳叶湖的经历。所谓“掠游”,一是“柳叶湖”太大,时短不能畅游;二是适逢湖区酷热,只能开车沿湖畔走走停停,仅作选择性游览。欲亦效古士之“游必赋”,来谈谈我浅游之感!
初闻“柳叶湖”,缘于06年我读到一则新闻,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应邀去常德游历讲学,他感叹“常德人拥有柳叶湖是一种奢侈”。我惊叹:“是怎样一个湖,能让这位大师有如此高的评价!”初闻诗人之名,源自其那首脍炙人口的《乡愁》。因诗至人再及湖,“柳叶湖”便从那时起,在我心里埋下了神往的种子。如今,诗人早已驾鹤西归,但游历柳叶湖之念,如同其“乡愁”萦绕我心,驱之不散。时隔十余年,我才得以成行,也算夙愿以偿吧!
是日,我驱车从安化县南金乡上呼北高速再转入杭瑞高速,至常德德山下高速,全程才一百多公里,只需一个多小时。后段高速限速120公里,风驰电掣,掠过相邻的桃花源5A景区,只在其服务区暂停,便续赶常德而去。
自德山下高速,即抵常德武陵区,趁午休前办完正事。时值湖区八月“秋老虎”酷热天,急找宾馆住下,吃过午饭,下午睡上一觉,待黄昏热稍退,再作外出打算。
平原地带无所谓“太阳下山”,因为没有山,日照时间长,黄昏仍热,光线仍强。开车过德山大桥,这是汽车、高铁双功能桥,桥下沅江由上游逶迤而至,将入洞庭湖。想起儿时随奶奶去常德西湖家,坐“湘运车”要颠簸一天才到常德,车过沅江须摆渡过河。车没赶上末班渡船,黄昏渡口,找一家旅馆住下,待翌日过渡续行。年代久远,但长途客车呛鼻的汽油味和因长途晕车导致昏天黑地的呕吐,至今仍记忆犹新。现驱车过桥仅几分钟,时过境迁,斯人已逝,桥下沅水流淌不息……
导航得知,从我住处沿常德大道,可直达柳叶湖边的“德国小镇”,相距十多公里。车过德山大桥,驶入笔直宽阔的常德大道,在限速60公里的市区路上,车行如梭,首次给我带来市区驾驶的快感!
到达“德国小镇”所处的柳叶湖边,泊车步行。放眼湖畔欧式尖耸入云的屋顶,建筑风格颇具异域风情;徜徉在湖边花木规整的径道,见身旁络绎不绝的散步者,湖边栈道的垂钓人,皆怡然自得;湖偌大,曲岸漫延的汊湾,花木凑拥的绿化带,宛若给倚湖之城镶上一道光泽灵动的裙边;余晖霞色,湖平如镜,云影岸景倒映其中……城傍湖倚,地阔楼立,疏密有致,一切是那么静谧、安逸而从容。难怪余光中如斯言也!

原路返回宾馆,天已黑,首日不能尽兴游览。待明日再重返柳叶湖,这也算是打个擦边的前站吧!
翌日,自然是轻车熟路了。驱车直奔柳叶湖度假区,环湖风光带分布许多度假酒店,有尖顶欧式酒店,有青旅客栈,有倚湖风帆酒店。泊车奔堤岸,倚栏弥眼尽望:湖面寥廓,风平浪静,秋阳炽照湖面,如水银闪烁一片光芒世界,似镜光折眼,灼痛无法久视,须墨镜护目,方可从容眺之;湖有小岛,隐见绿树丛中摩天轮,银白耀眼的湖面便有了参物。所见之景,仅柳叶湖一隅。试想,湘资沅澧汇入“八百里洞庭”,该是何等“有容乃大”的内涵气魄!
柳叶湖有169平方公里,环湖一周37公里。最好游览方式是骑行,可以边欣赏沿途湖光山色,一路有景观节点、休息驿站。湖南有三条精品骑行路线入选“中国骑行地图”,其中就有“常德环柳叶湖骑行路线”,这里已举办多届环柳叶湖自行车赛事。我已构划下次车载自行车来,也享受一回环湖骑行的乐趣。

我沿湖边长廊走了一段,酷热难当,回走取车,沿环湖路续行。见湖岸临水楼宇,驶近方见门匾“司马楼”。湖边找位泊车,再步行至司马楼,楼馆巍峨,见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雕像立于楼前,气宇轩昂,远眺湖面,身边两只仙鹤造型相伴。常德市政府为纪念这位曾贬谪至此的大诗人,而打造的司马楼,现已成为柳叶湖最具文化特色、最有纪念意义的一个标志性景点:用文化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方式传播文化。常德柳叶湖,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加之,千年前刘禹锡在这创作了不朽诗篇——自然与人文结合,成就了常德千年底蕴!刘禹锡之与湖南常德,如同苏轼之与湖北黄冈,文学浸染,泽润后世。
刘禹锡,唐朝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因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于公元805年,首贬朗州,做了个不起眼的司马。朗州,就是现在的湖南常德市。他首贬常德,一呆就是十年,被贬后就在柳叶湖畔生活,这也是刘禹锡塑像立于斯的缘由。他被贬期间,全无同僚被贬的悲催,而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从他诗篇里可感知这点。在繁星璀璨的唐诗人中,这就是我钦佩他的原因!他被贬常德期间,共创作了二百多篇诗文,其中不乏传世不朽之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首《秋词二首·其一》,就是他被贬常德创作的名篇。这首七绝里,他以“我言”对抗“自古”,一反古人“悲秋”常态,把秋高气爽的“秋日”竟说成“胜春朝”,其被贬偏远朗州,却似闲云野鹤般(难怪他塑像旁有仙鹤造型)要将“诗情”引上云霄。全诗格调高昂,情绪饱满,全无长年贬谪在外“秋士”的悲愁,诗人究竟具有何等开阔的襟怀!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望洞庭》也是他被贬常德写的七绝,被公认是描写洞庭湖最美的一首诗,专为洞庭湖量身打造。通过诗人丰富想象,巧妙比喻,独出心裁把洞庭秋月美景跃然纸上,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
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自其首贬朗州起,后又几经贬谪,被贬在外二十余年。但他始终没有颓废,正如他在扬州写诗劝勉白居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在朗州十年,实现了仕人向诗人的转变,文人向哲人的提升。

再驱车徐行,瞥见环湖路侧,耸立一高大牌坊,上书“大唐司马”。泊车于前,顺大门往里走瞻。登上街口岗楼顶层,极目远眺四顾,见巷陌纵横交错,屋舍整齐划一,又求同存异,有水榭楼台,有小院池木,有店肆风旗,有拱桥流水,有广场戏台……一眼望不到际,这也是以刘禹锡为主题打造的文化旅游城。估计耗资数十亿,一路走拍,却鲜遇游人。我想,建造文化古镇,要充分调研旅游市场,核算成本与收益,也是摆在全国文旅面前一命题吧!
时过晌午,不及游览柳叶湖余景,还得赶往汉寿县西湖镇。沿柳叶湖畔驱车前行一段,我摇窗探出头来,欲寻找李朝威笔下唐传奇《柳毅传》里“洞庭之阴”的那棵“社橘”。那是湖湘儒生柳毅入洞庭见龙君去报信“龙女被虐,乞求救回”的通道。这样想来,我岂不是把自己也当成楚地书生,图邂逅“小龙女”,欲成就一出“神仙姻缘”的美事?我不禁哑然失笑了。
——2025.1.17作于洪江古商城
文章撰写:张健
标题书写:张健
插图摄像:张健
【作者介绍】

张健,湖南安化县烟溪镇人,现为怀化市洪江区第一中学高中语文高级教师。爱好文学、书法、摄影,诗文多次在全国各级媒介平台发表。性淡本真,喜茶参禅,爱运动,喜驾驶,诗眼看世界,心怀“诗与远方”。竭诚以细腻文字去感动自己、温暖别人。常以散文、诗歌去描述、感受身边的人事物景,热情讴歌生活的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