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曾小蓉,重庆人,供职于某市报社,新闻及诗词作品发表于《今日重庆》《西南商报》《企业家日报》《中国工商报》《新华网》巜华龙网》《凤凰网》巜法制网》《巴渝都市报》巜乌江诗刊》巜涪陵文学》《重庆艺苑》等多家刊物及各网络平台。
(七绝)咏南沱新农村
文/曾小蓉
菜绿花红橘又黄,冬风拂面遍坡香。
江山百里尽飞雪,欲裹寒姿作嫁妆。
这首诗《咏南沱新农村》以生动的色彩和鲜明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南沱新农村的美丽画卷,并寓含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赞美。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点评:
首句“菜绿花红橘又黄”:
这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南沱新农村的丰收景象。绿色的菜叶、红色的花朵、黄色的橘子,色彩丰富且层次分明,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仿佛置身于那片生机勃勃的田园之中。
次句“冬风拂面遍坡香”:
诗人通过“冬风拂面”这一细节,引入了季节的转换,同时“遍坡香”则进一步强化了田园的丰收氛围。冬风虽寒,却带来了满坡的香气,这种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第三句“江山百里尽飞雪”:
这句诗突然转折,将视角从近处的田园拉远至广阔的江山。百里江山尽被飞雪覆盖,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冬日雪景图。这种由近及远、由暖及寒的转换,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广阔胸怀和深邃思考。
末句“欲裹寒姿作嫁妆”:
这句诗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也是最为含蓄和富有深意的一句。诗人将飞雪覆盖的江山比作待嫁的新娘,用“寒姿”和“嫁妆”两个词,巧妙地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和生命。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表达了诗人对南沱新农村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
综上所述,《咏南沱新农村》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描绘、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成功地展现了一幅南沱新农村的美丽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描绘,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也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
(七绝)古城楼遣怀
文/曾小蓉
历经风雨古城楼,多少悲欢爱恨休。
恰似南柯一梦醒,繁华落尽几人愁?
这首七绝《古城楼遣怀》展现了诗人对古城楼的感慨与思索。以下是对该诗的点评:
起句有力:“历经风雨古城楼”,开篇即以“历经风雨”四字,形象地描绘了古城楼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与沧桑岁月,为全诗奠定了沉郁的基调。
情感丰富:“多少悲欢爱恨休”,此句紧承首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古城楼所见证的无数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的感慨。用“休”字作结,既有对过往的无奈叹息,也有对世事无常的深刻体悟。
比喻贴切:“恰似南柯一梦醒”,诗人巧妙地运用“南柯一梦”的典故,将古城楼的兴衰荣辱比作一场梦幻,既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又深化了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结句引人深思:“繁华落尽几人愁?”,结句以问句形式收束全诗,既是对古城楼繁华不再的哀叹,也是对人生百态、世事沧桑的深刻反思。此句言简意赅,却余味悠长,引人深思。
综上所述,这首七绝在构思、意象、情感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均表现出色,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洞察。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白鹤梁文学
投稿邮箱/1215050582
微信扫二维码
点评及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