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刘公岛上忆英雄
——我们在山东旅游(7)
文/刘玉伟
2024年10月23日下午,我们从青岛来到威海市,晚上住在市里的“7天优品酒店”。威海是山东省辖地级市,在山东半岛的东端,市里有2个5A级国家旅游景区,一个是刘公岛,一个是华夏城景区。威海是中国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的发源地,甲午海战的发生地,是甲午战争后被列强侵占并回归祖国的“七子”之一。
我对甲午战争也很熟悉,除了中学历史课本上学过以外,1962年在全国上映的电影《甲午风云》,学校也组织我们去看过。这部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由林农导演,由著名演员李默然、庞学勤、周文彬和浦克等人主演的彩色故事影片,我后来也多次去看过。尤其是李默然饰演的邓世昌,浦克饰演的丁汝昌和庞学勤饰演的王国成,让我至少都记忆深刻。
我们那天上午乘坐轮船前往刘公岛时,成群结队的海鸥在轮船旁翱翔,它们时而飞过来抢食我们扔出去的火腿肠,时而在船头和船尾悬挂的五星红旗旁来回地飞翔,我还用手机拍下了这美好的画面。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威海湾湾口,三面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刘公岛东西向延伸约4.08公里,南北向在最宽的地方大约1.5公里,而最窄处仅有60米。全岛总面积3.15平方公里,其海岸线长达约14.95公里,旗顶山为岛上最高点,海拔高达153.5米。刘公岛为威海市海上天然屏障,在国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明、清至解放前诸多海上战事都发生于此,特别是甲午战争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迹。
我们在等轮船时,就远远地看到刘公岛上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森林覆盖率在百分之八十七。因此,刘公岛也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誉。刘公岛自解放以来,一直都是军事禁区,1985年对外开放以后,已经成为知名的风景名胜区。
我们走上刘公岛旅游码头后,甲午海战纪念馆上那一尊高15米的,北洋水师将领的塑像就映入眼帘,他高举望远镜,正朝远处瞭望。我们听导游小刘姑娘介绍说,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高18米,造型奇特,犹如数艘相互撞击的舰船悬浮在海面上。走进纪念馆,里面的展品通过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和声光电技术,再现了北洋水师成军到覆没的历史过程。让那段可歌可泣的战争悲壮历史,又一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展览馆里有一组彩色雕塑,让许多人驻足不前,看了之后都忍不住会热泪盈眶。这就是金州“曲氏井”,是一个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古城内西南角,也就是今天友谊街道的那个被大连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曲氏井遗址,距今已有130年的历史。1894年11月6日,日军攻破金州城后,奸淫烧杀,无恶不作。在日军破城之际,城内西街曲姓一家妇幼10人,为免遭日军凌辱,毅然投井自尽,其中还有三名幼儿。次年,金州厅海防官员王志修闻曲姓一家的事迹,作《曲氏井题咏》以记其事。诗中写到:“曲氏井,清且深,波光湛湛寒潭心。一家十人死一井,千秋身陨名不沉。”1895年1月,日军两万人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偷袭威海卫炮台,并以军舰封锁东、西港口。北洋军团被困守在刘公岛之后,广大士兵仍积极抵抗,一些贪生怕死的将领胁逼海军提督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宁死不屈,于2月11日自杀,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在这场名扬天下的海战中,“致远号”官兵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尤为可钦可佩,可歌可泣。在管带邓世昌的指挥下,致远号纵横海上,与敌奋战。在激烈的战斗中,炮弹打尽,舰身中弹累累。这时,恰与日舰“吉野”号相遇,为保全军之胜利,逐鼓快车向吉野猛力冲突,日军集中炮火向致远舰射击,致远舰右侧鱼雷发射管被击中,引起大爆炸,在海面上沉没,全舰官兵除七人遇救外,全部壮烈殉国。
站在那组雕塑前,我耳边又响起了电影《甲午风云》中邓世昌那几句:“撞沉吉野!撞沉吉野!……”的呐喊声。我们经过和平碑,地球仪上那展翅高飞的和平鸽,让我们都衷心地祈祷,天下少一些战争,多一些和平,让世界的明天越来越好!
我们登上停靠在威海湾的定远舰,这是一艘定远纪念舰,按照定远舰原貌1:1复制,外观与原舰完全相同,舰上各种武器装备齐全逼真,于2005年起对游客开放参观。我们从船头走到船舱,里面的雕塑和图片,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当年舰上官兵们的生活。
刘玉伟,2025年1月18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