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二胡的乞丐
文/ 铁裕
二胡的音色,能够感染每一个人;
二胡的音韵,如丝绸般柔美而悦耳动听;
二胡的音符,就像流动的诗歌溢出万般的意境;
二胡的音尘,仿佛能穿越千古时空激荡出一种人间的感情。
有个音乐家在街头散步时,遇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乞丐用可怜兮兮的目光看着音乐家,企盼他慷慨的施舍,展示他的善心。
音乐家是位乐善好施,心怀慈悲的人。他伸手掏腰包,准备施舍。可是,他忘了带钱,脸上露出无奈、难堪。他痴痴的站在那儿,一时不知如何打发眼前这个浪人。
乞丐看出了他的困窘,就说“:你为我拉拉二胡,好吗”?
音乐家问:“你想听二胡?你现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饥饿与寒冷”。
乞丐说:“不,刚才有个好心的人已经施舍给了我一碗剩饭,一件破棉衣。我的温饱暂时得到了解决,你就拉上一曲给我听”。
音乐家想了想,就找个地方坐了下来,全神贯注的拉起了二胡。
一曲《二泉映月》,拉得是那样的悲壮、感人,仿佛天上的圆月就在水中荡漾。
是那样的清高,澹然;
是这般的妩媚,典雅而又清纯;
月亮如梦如幻,在朦胧中裸露出大美与宁静;
月亮悠悠晃晃,那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醉人的芬芳。
只见乞丐不住的点头、微笑,不住的扭动身子,或是用脚尖频频点地。那情绪似乎很激动,很兴奋,仿佛正在饱餐一顿丰富的宴席。
那二胡一如天籁之音,在感染着每一个落魄的人;
那流动的音符在跳跃,似乎要让人的心灵得到纯粹的净化;
那悠扬的二胡音韵啊,如同诗歌一般在诉说着这人世间的善意与真情;
多么美妙悦耳的二胡,在夕阳西下时悠悠演绎出一种漂泊的人生和一种寂静的黄昏。
音乐家好像遇到了知音,他又拉了一曲《月光曲》。恍惚中,那如水的月华倾泻在地上,缓缓的荡漾着。周遭朦胧而静谧,只有那凄美的二胡在悠扬传荡着。曲刚终,乞丐早已泪流满面,并使劲的鼓掌,连说:“感人,实在太感人”!
音乐家问:“你懂音乐吗”?
乞丐摇头说“:不,在我吃饱的时候,我也企盼能有一种高雅的东西消遣光阴”。
作为乞丐,他的欲望并非像幽深的沟壑,永远也填不满;
只因流浪,他非常能得到满足没有奢望,但却能无忧的生存;
居无定所,他没有想着什么高楼与大厦,只要能在任何一个地方栖身;
心无挂碍,他的生活尽管是那样的艰辛,但依然在四处漂泊尽情的享受着宝贵的生命。
有时候,乞丐们也会欣赏街头上那婷婷玉立的美女,甚至会冥想那种美妙的境界;也会三五成群的在一起,海阔天空的吹一些轶闻、趣事;也会想到有个温暖、幸福的家;有个漂亮、温柔的妻子;有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有时候也会煞有介事的谈论时事、家事、天下事。但是,他们十分清楚,自己是乞丐,是社会的弃儿,不过是聊聊而已。也许,他们是快活的,因为除了吃饱之外,他们别无所求,更没有什么梦想、憧憬。
有些时候,给予的太多了,就会使私欲膨胀。因此,只能是些许的馈赠。乞丐们的生存哲学是非常简单的,只要能活下去就行。
这是一种无私、纯洁的心灵。乞丐们绝不会想着名车、豪宅;想着金钱、权势;想着美女、荣誉。音乐家随便拉的几个曲子,竟使他如此的激动、愉悦、兴奋。
一把二胡独奏,竟发出了美妙的声音;
一把二胡拉出,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的命运;
一把二胡演绎,这大千世界中芸芸众生的各种境遇;
一把二胡展示,那玄妙的音韵在传荡在惊骇无数世间漂泊的人。
2025年1月19日。
作者简介: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仙泉文艺》《当代美文》等十余家平台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诗歌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报》《诗歌报》《诗选刊》《边疆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昭通文学》《昭通创作》《乌蒙山》《作家驿站》《湖南写作》《昭通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中国人民诗刊》《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滇云文苑》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诗、文六千多首、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