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墨香启新岁,联韵暖人心
祥龙贺岁,福满人间,新春的脚步带着蓬勃的生机,越来越近,空气中满是团圆与希望的温馨气息。在这万象更新之际,北部湾传统文化协会的十多位文化传承者们,满怀热忱,奔赴大寺镇政府大院,一场以“中国年——笔墨迎春,楹联送暖”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就此盛大启幕。
活动现场,笔墨早已备好,一方方砚台似是被注入了新春的活力,散发着幽幽墨香。这些文墨雅客们,各个气定神闲,手中之笔仿若被赋予了魔力。他们深知,笔下的每一道笔画,不仅是艺术的挥洒,更是对新年最诚挚的祈愿;那一幅幅即将诞生的楹联,蕴含着阖家团圆的美满、事业兴旺的憧憬,字字句句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
此次相聚,他们怀揣着同一个目标:以传统文化为纽带,深入大寺镇,将年的韵味、墨的芬芳、联的祝福送到每一位民众心间。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芒,驱散料峭冬寒,唤醒记忆中的浓浓年味。此刻,墨香四溢,春潮正澎湃,一场温暖与美好的新春盛宴,缓缓拉开……
笔绘新春
其一
颜昌业
堂前纸墨韵初扬,
笔落云笺凤舞狂。
点点丹砂添瑞气,
春潮已漫大寺乡。
其二
温享才
紫毫挥洒墨生光,
联句清新赋锦章。
字字含情凝远意,
遥期岁稔谷盈仓。
其三
邓富发
徽宣铺展意舒张,
隶楷行书写未央。
横竖撇捺皆蕴秀,
墨痕新处隐梅香。
其四
李金倬
浓情蘸墨绘春光,
腕底千钧力更强。
一笔勾出丰稔景,
山河无处不飘香。
联映福泽
其五
黄洪辉
红联对对韵悠长,
恰似春风入画堂。
平仄敲开新岁路,
阖家吉庆乐安康。
其六
韦增经
金丝银缕饰云章,
联语温馨透暖光。
贴罢桃符千户喜,
祥龙送福到农庄。
雅聚传承
其七
班忠汛
雅士云集聚一堂,
口传心授墨流芳。
古风新韵同辉处,
文脉绵延继世长。
其八
石攀光
雏凤清啼学韵忙,
师恩浩浩启新航。
毫端初绽尖尖角,
文化传承有栋梁。
春满人间
其九
苏良玉
墨宝携春入僻乡,
柴扉朱户换容光。
街头巷尾红潮涌,
年味氤氲岁月长。
其十
方礼文
笔底乾坤日月长,
墨香四溢绕街坊。
今朝共写团圆景,
明日山川更郁芳。
墨润春情
方中
笔蘸春潮意纵横,
墨香四溢寺乡城。
红联写就千般愿,
义务倾怀送福声。
挥春义举
文/天天
腾蛟起凤笔锋刚,
气势遒豪透纸强。
最是丹心甘奉献,
挥春赠送爱流芳。
迎春笔会
其一
马承德
墨香四溢聚华堂,
笔走龙蛇韵味长。
联对两行凝瑞气,
新春序幕此中张。
其二
黄光惠
红笺铺就意飞扬,
十客挥毫颂吉祥。
北部湾潮添墨力,
寺城新岁韵流芳。
其三
方福章
羊毫蘸墨写春光,
楷隶行书写意忙。
撇捺竖横书锦绣,
山河入画韵悠扬。
其四
黄美宁
联语含情暖似阳,
字如珠玉绽华光。
墨花点点融年味,
福满人间岁月香。
文化传承
其五
黄贵琼
古韵今风一脉长,
师徒携手韵悠扬。
传承笔墨千秋业,
文化根基在此彰。
其六
刘京东
幼学濡毫兴趣昂,
先贤智慧腹中藏。
从兹识得楹联妙,
华夏文明继世昌。
送暖乡情
其七
石鑫
墨宝轻携入巷坊,
高堂陋室挂春章。
寒家顿觉温馨满,
一纸红联送吉祥。
其八
韦玉春
妪翁含笑立门旁,
喜看春联映艳阳。
笔墨情浓添暖意,
乡音袅袅颂安康。
贺岁新篇
其九
陈贤钊
烟花未绽墨花先,
笔底乾坤贺岁年。
待到桃符千户挂,
春风处处舞新天。
其十
刘锦杰
会堂雅韵颂团圆,
众手同描锦绣篇。
且待新春钟鼓响,
山河焕彩乐无边。
义务挥春见感
文/天天
腾龙笔下势坚苍,翰墨须臾遂意扬。
万缕流丹辉彩处,春心洽比爱心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