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节,老家姑妈寄来的香肠成了我们家餐桌上的宠儿。每一口都饱含着家乡的味道,尤其是我女儿,吃得赞不绝口,那香肠的美味在她心里扎了根。这不,眼瞅着又快过年了,女儿天天念叨,吵着还要吃姑妈寄的香肠。
我想着,不能光让姑妈付出。姑妈家在农村,平时没什么稳定收入,全靠自己辛苦操持。她有两个孩子,我的表哥表姐,虽说大家都是亲戚,可总让姑妈破费,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于是,我给姑妈转了2000块钱。想着1000块用来灌香肠,去年那家店的香肠味道好,还去那儿灌。剩下1000块,就当是给姑妈的一点心意,让她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谁知道,姑妈很快就把钱退回来了,还打电话说:“孩子啊,香肠能值几个钱,你这是干啥?别整这些,姑妈灌好了就给你们寄过去。”我心里满是感激,但还是坚持让姑妈收钱。我跟姑妈说:“姑妈,您要是不收钱,这香肠我可不敢吃了,也别麻烦您去灌了。”
姑妈一听就急了,说:“你这孩子,太见外了,咱们都是一家人,谈钱就生分了。”我耐心跟姑妈解释:“姑妈,正因为咱们是一家人,我才更得把钱给您。您平时生活也不容易,表哥表姐虽然不会说啥,但我不能让他们觉得我在占您便宜。”
可姑妈还是不理解,觉得我太计较。但我心里清楚,这不是计较,是对亲情的尊重,也是不想让姑妈为难。在我的再三坚持下,姑妈终于收下了钱。
挂了电话,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我知道,有些人可能觉得亲戚之间不必这么较真,可我觉得,把钱算清楚,不仅是对姑妈的尊重,也是在维护这份亲情。这样,等香肠寄来,我们吃着才安心,亲情也不会因为这些琐事产生间隙。大家说,我这样做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