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湾与莲台寺(下)
文/吴凤存(黑龙江)
李世民与莲台寺
老龙冈虽说没有经历过,像赤壁等一样的古代大战厮杀记载而名扬天下,也没有名声赫赫的骚客留下蜚声诗篇,但自古以往却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出山入海的通衢大道,是中原往来于关内外的咽喉要道,也不乏有掌权握柄的王者莅临。
我每当路过此处看着老龙冈,目送归鸿曾经的古战场,好象能听到战马的嘶鸣、喊杀震天的响声。现在这种荒村萧索景象,让自己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时的佳话。
传说唐王曾三次御驾亲征高丽国,老龙冈无论陆地还是水路,都是唐军东征高丽国的必经之路,更是军事要塞。
唐王第三次东征高丽临驾老龙冈时已经四十九岁。这次由于鞍马劳顿再加爱妃曹氏薨殁荒岛曹妃甸,使他形神俱疲,心力交瘁。这日他在行宫夜里难眠,挥毫写下了一首《祭曹妃》:
铁甲十万驰北疆,
龙兵过处凯歌扬。
蕞尔小国妄称霸,
些微芥籽枉黄粱。
冲天豪气千钧发,
痛彻红颜一朝亡。
孤竹虽是常怀地,
凛凛清风万古香!
(孤竹国就是当时的滦州,这里就归孤竹管辖)
题罢竟疲倦俯首在龙书案上。朦胧中他从校军场的拴马桩上解下坐骑,扳鞍踩蹬急行驰骋北上。突然有一座高冈,宽百丈,高数仞的土山奇峰挡住了他的去路。他快马加鞭,腾跃于冈巅之上。勒缰驻足四周瞭望,只见北边的燕山山脉,岚气弥漫,蕴含杀机;南边的渤海浪涛翻滚,烟波渺渺,浩瀚难测。东边的滦河、西南边的溯河,流水呜咽,惊魂动魄。而西边则黄沙无际,厉鬼哀嚎,这乃是历朝历代的古战场。脚下的高台,是扼山海之门户和兵家必争之地,形势如此险要,万不可轻视。他正四处观望思索之际,正北方忽地窜出一条土龙,张牙舞爪向他扑来。唐王霍然惊醒,睁开双眼才知这是做了一个梦。
次日行宫议事,他将昨夜奇怪梦境讲给文武大臣听。唐王说:一国不容二主,此龙欲害寡人,必有夺国之意,将如何奈之?军师徐茂公出班奏道:主公勿惊,待微臣今日前往踏勘,查清是什么妖孽再做道理(徐茂公乃是毕尘仙高徒能掐会算)。唐王准奏,命元帅尉迟恭与军师同往。
徐茂公、尉迟恭二人率兵来到老龙冈。徐茂公手搭凉棚骋目远望,果然看见从燕山深处隐隐延伸到来一条土龙。菱角山如龙尾,芹菜山似粗壮起伏的腰身,腿脚矫健,利爪如钩。老龙冈恰是龙头,只是龙睛尚闭,还未睁开。这是一条正在成长中的土龙。他又看见老龙冈下的老龙湾里囚索着一条老龙,老龙正在将它的精气神悄悄地输送给那条土龙,一俟输送完土龙就得老龙真神,将腾空而起兴风作浪。军师又走访附近百姓,得知老龙湾中的老龙常年蛰伏于此,生性善良,从不危害百姓。军师掐指一算便知道了前因后果,就和大帅回到行宫启奏唐王:主公勿忧,我观那条土龙还没有得道成仙,这事现在不难解决。主公可派玄奘大师到天竺国取佛经,再请来如来佛祖(这就是当时为什么唐太宗派玄奘到天竺国取佛经)。我们只需在老龙冈上建一座佛寺,镇住这条龙脉,并劝告老龙湾的老龙修行向善,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太平。唐王准奏,并以佛祖所坐莲台为名,拨银让尉迟恭老帅敕建莲台寺。
尉迟恭和唐王有知遇之情,唐王对尉迟恭有救命之恩。所以老将军和唐王有特殊感情,老帅领命建寺,他心中还有一事对军师说:主公身体有恙,是因思念曹妃、梦中受到土龙惊吓所致。军师应当想办法医之。军师说:我不通医道,元帅可在莲台寺再建一层药王殿,请国医圣手孙思邈前来为我王治病。大帅觉得此计甚善,就在莲台寺南门口又修了一层生祠大殿,塑起了药王孙思邈的泥像。他还把阴阳家袁天罡、李淳风塑在药王左右,日夜陪伴。塑立这两尊神像,意在警劝世人“神医治得眼前病,善行修来身后福”,其良苦用心不可谓不精深。孙思邈感念唐王君臣的敬奉,元神夜入行宫,来为唐王把脉治病。唐王梦醒依方抓药,病体很快痊愈,这才西归长安。
玄奘请来如来佛祖来莲台寺后,佛祖广播佛缘、劝度当地百姓修好向善。此后这里民风淳朴,尊老爱幼,扶危济困,蔚成风气。佛祖几下老龙湾又与老龙恳谈,称赞它心地良善主持正义,点拨它遇事慎思摒弃冲动脾性,潜心修炼正果。老龙心领神会静修善果,有佛祖保佑莲台寺,周边更是成了祥和之福地。天不旱,水不涝,年年都是好丰景。
据说,过去这里只要是发现古墓就不是一层,而是一层压一层。这么多的古墓掩埋的都是历朝战死的官兵。埋在这里的游魂野鬼实在太多。既是有了莲台寺,这里还是日日见鬼影,夜夜闻鬼哭,充满了恐怖气氛。
有一年的夏天,一位云游四方的得道高僧来到莲台寺。他站在老龙冈观望四周,树木繁茂、老龙湾的蒲苇丛生、水映菡萏、鱼游鸟啭、碧波荡漾,这真是静修参禅的一方不可多得宝刹。正在他高兴之时,天空忽然涌来滚滚乌云,顷刻之间就遮住了明媚的阳光,顿时四周鬼影绰绰,幽咽哀泣,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高僧知道这是古战场战死的千年冤魂在作怪,他们的幽灵郁结不散出来在此骚扰。要还朗朗乾坤,就必须请来一位武功高强侠肝义胆之神来此镇慑。于是高僧进村与村中百姓商议,在药王殿和佛祖圣殿之间再修建一层大殿,请过五关斩六将的侠肝义胆关公圣帝前来,禳鬼除魔,望大家捐助款项。老百姓对这个陌生和尚并不相信,认为他是以此募捐为借口的骗子,没人捐钱给他。这位高僧心急如焚,为表诚心,举刀砍断自己一根手指站于十字街头募捐,鲜血淋淋惨不忍睹。百姓终于被他的诚心所感动,纷纷解囊,关帝殿建成。关羽率义子关平和马童周仓驾临,父子们日巡夜查,镇压恶鬼游魂。果然再不见鬼影,也听不到鬼哭,从此风清月朗、相安无事。
然而阴间恶鬼易除,阳世劣习难变。随着老龙冈周围定居的人家越来越多,多门杂姓,良莠不齐,就出现了做贼为盗、卖淫嫖娼、赌钱闹鬼、坑蒙拐骗、遗弃不孝、欺压良善、居富不仁、为贫乱纪等等的邪恶现象。高僧又建议修建第四层大殿,辟大罗天,以警示世人学好向善。百姓尽皆答应。大罗天分级分层摆放着上天群仙、中天散仙、地狱森罗殿,让世人看到了修好积德就能登天堂享福,作恶犯罪就要下地狱受罪的画面。地狱里牛头马面狰狞可怖,下油锅、入磨眼、锯人身、凌迟死等等酷刑,令观者心惊胆战,再不敢坏良心干坏事。大罗天因佛像众多,又称万佛殿,甚是宏伟。
萧太后许愿莲台寺
听过小说或是看过岳飞传的人,提起大辽国萧太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
咱们就先说耶律阿保机统一我国北方建立了大辽国。到了辽国第五代皇帝景宗耶律贤他是体弱多病,在位时全靠皇后萧绰打理朝政。萧绰,字燕燕,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容,且足智多谋。
她曾亲帅大军抵达黄河岸边上的澶渊(今河南濮阳),逼迫宋真宗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
在进入中原途中萧绰听说南京(今卢龙)的牡丹花开得繁盛,就要辽景宗带她去观赏。辽景宗对皇后言听计从,点起御林军保驾,摆开銮驾仪仗,迤逦来到了南京的牡丹花园。萧绰自小爱花,看到盛开的牡丹千姿百态雍容华贵,娇羞妩媚,不尽让她心生陶醉、流连忘返。不觉之中过了一月有余。牡丹花谢了,辽景宗却感染了风寒,他们想北归也不能走了。这时有大臣启奏,说距此西南不足百里有一座老龙冈,上面的莲台寺乃唐王敕命修建,供奉着佛祖、关公和药王孙思邈,法力无边,非常灵验。当年的唐王就得欲于药王之元神药方,全愈后回的长安。
皇上龙体欠安,正应该去那里烧香许愿,祈求护佑。而且那里老龙湾的荷花就要开放,碧水丹霞也是一景。萧绰马上答应,说哀家不惧酷暑烈日,栉风沐雨也要去拜佛祖拜药王,为皇上祈福。
皇后要去莲台寺可忙坏了众臣。他们和地方官商议,此去莲台寺道路虽然平坦,滦河溯河也有舟桥能过,但老龙冈北还有一条小河尚无船无桥。有人建议搭建一座木桥,皇后能过去就行。这一建议立刻就遭到重臣驳斥,说堂堂我大辽国母,为皇帝降香怎么可以这样草率?搭木桥既有辱皇后高贵的身份,又显示我国臣民心意不诚亵渎神灵,那还得了,必须修建一座像模像样的石桥,这才既能表示出皇后的虔诚,又可留下遗迹流芳百代。面对如此局面,谁还敢再有不同意见?当即决定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修建一座上好的石桥。好在此地距离燕山不远,石材丰富,运输也方便,石匠也多,也不乏能工巧匠。滦州州官(辽太祖始立滦州)委派有司昼夜督办,采石料,征民夫,招匠人,没用多久就修好了一座宏伟漂亮的石桥。桥墩修得很高,中间能通行过往船只;桥面修得更宽敞,可以并行几辆大车;桥面两旁饰以大理石栏杆,栏柱头的麒麟雄狮雕的栩栩如生,饰板上镌刻的龙凤几欲乘风飞去,图案富丽堂皇。炎炎夏日,萧绰皇后在文武大臣和宫娥彩女、金甲武士的陪伴护卫之下,旌旗招展,仪仗煌煌,通过刚刚竣工的大石桥,在老龙冈前下了风辇。当地百姓早已知道消息,都站在远处观看皇后的威仪。但见萧绰丰姿绰约,果然是仪态万方、袅袅婷婷、美貌如花、仿佛七天仙女、月里嫦娥下了凡尘。大家跪伏在地,齐呼千岁。
萧绰登上老龙岗,进入莲台寺,先拜药王,再拜关帝和释迦牟尼圣佛,极尽虔诚。之后在禅堂稍事休息,开启门窗,观赏老龙湾的荷花。眼下这团团荷叶连天碧,朵朵芙蓉向阳开;风送清香沁肺腑,无尽尘事尽抛开;人间果有如此般神仙之地。 萧绰先是心旷神怡,后来不知是因为感伤还是什么,凤目之中竟然流下来两行清泪。直到红日偏西,老龙湾浮起了一层淡淡的薄雾,红白莲花都像美人蒙上了轻纱,她才怅然离去。 为迎接皇后拜佛赏荷而修建的石桥留了下来。因为萧太后从桥上走过一个来回,后人就叫这座石桥为凤凰桥。
老槐树与神庙
说莲台寺,必须得说在莲台寺东北角万佛殿外曾经有过一棵古槐。这棵古槐虬根纵横交错,裸露于地表。树干粗得需数人围抱,高耸蓝天。树冠枝繁叶茂,层叠交插,庇荫十几丈,撒下一地阴凉。相传这棵古老的槐树诞生于一只神鸟。不知在多少年前,当朝阳升起的时候,莲台寺高台上飞来了一只羽毛金黄体型硕大的神鸟。这只神鸟叫什么名字,谁也不知道。神鸟昂头张望了一会儿,便用铁喙啄地,吐出一颗槐籽埋下,然后嘀呖鸣叫几声飞走了。不几日,地下就萌发出一棵小槐树苗。小苗眼看着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到夏天就长的有饭碗粗细。
有一个农夫到老龙冈上来给耕牛割草。看见小槐树长的笔管条直,锯开能做几条好扁担,就想砍走。他挥动镰刀砍破树皮,树身竟汩汩流出来了殷红的血汁。农夫害了怕,忙停住了手,心想树怎么会流血呢?这一定是神物,千万不可得罪。就打消了砍树的念头,急忙背起青草回家去。
槐树继续长高长粗。长着长着,从农夫砍伤的地方长出了一道裂口。树长裂口也长,树大裂口也大。多年后,大槐树长成了一棵空心树。大树洞里能容得下两个大人摆上棋盘对弈。树皮龟裂布满瘤状的疙瘩,木厚盈尺里外都包裹了树皮,拔地参天,健壮葳蕤。更不寻常的是,一日夜间,树洞内突然出现了一座小庙,门窗俱全,俨然若屋。门口还贴着一副对联:人间百灵灵气尽存树木,天下千奇奇怪全在森林。横批是黄祖之位。当地人和远来的香客见了,知道这是树神显了圣,顶礼膜拜,无不恭敬有加。
也就在这年盛夏,从老龙冈周围到燕山深处,一夜之间松树上都生了松毛虫,繁殖迅猛,看样子用不几天就得把所有的松叶吃光。人们着了急,都来请求树神黄祖帮忙除虫。也是在朝阳升起之时,霞光中忽然又飞来了那只羽毛金黄体型硕大谁也不知叫什么名字的神鸟,栖落在古槐树顶,如呼唤状嘀呖鸣叫。一霎时满天飞来了山喜鹊,落在遍野的松树上啄食起松毛虫。山喜鹊飞来飞去,天空像布满了流动的云彩,遮空蔽日阴了天,稠密的不见阳光。没用两个时辰,漫山遍野的松毛虫就被吃了个精光,人们跪地磕头,感谢神鸟,感谢山喜鹊。人们说树神黄祖就是那只神鸟,莲台寺里的老槐树上有神鸟的巢。世代以来,莲台寺周边的土地从不发生虫灾。
凡来莲台寺的香客,都爱在老槐树下坐一坐,感受老槐洒下的阴凉,希望能得到神鸟的庇护。这就是老龙湾与老龙冈及莲台寺之传说。
现在的老龙湾几乎干枯,老龙冈也是光秃秃的,早已看不出当年旖旎秀美之风光了。
当年瑰丽华美的莲台寺,也因两次历史上的大地震再加上破四旧年代,把所剩无几的文物毁的早已不见踪影,剩下的只是铁丝网围起的遗址。
看着旧址萦回脑际想象过去的景色,如果重现到现在又该是多么爽心悦目景色呀!
吴凤存:黑龙江省绥化市人,六零年出生,七六年来东北,装修木工。现已退休,爱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