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花
文/王晔
国家林草局官方网站2004年春节前发布了对中国花卉协会提交的“关于将牡丹依法定为我国国花的建议”的回复文,表示目前因各方面意见仍存在较大分歧,难以统一,确定国花的时机尚未成熟。
其实严格来说国花分为两种,人们很容易把二者混为一谈。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花,只要是原产于我国的都可以统称为国花,像梅花、菊花、腊梅、月季、牡丹等。周总理1959年在洛阳视察时说牡丹是我国的国花,一定要保护好,就是这层意思。还有一种就是法定意义上的国花,这个国花代表的是中国的国魂,民族的精神!要体现全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国家意志,然后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最后投票表决,最终写入宪法。这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花。目前,中国的国花未定。
关于国花这个问题,多年前我曾和陈俊愉院士进行过深入的讨论。陈俊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带领的团队第一个对梅花谱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类,并培育出了多个梅花新品种,被誉为:梅花院士,是中国梅花研究第一人。不只梅花,陈老还对其他花卉都有深入的研究,并担任中国名花研究室主任,带出了众多的弟子、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
当时北方没有梅花。记得是2009年,我和北京林业大学联系,要了陈俊愉院士的电话。电话接通,传来了一个中气十足,浑厚的声音,我首先向陈老问好并做了自我介绍,接着向陈老请教关于北方梅花种植的问题。陈教授很亲切的为我进行了解答。
陈老说,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原生梅花属于真梅系,但在秦岭淮河线以北不易存活。但我们已经培育出了适合北方种植的梅花品种。因为梅花无论是形态、枝干和果实都和杏极为相似,而且开花最早,属于近亲。这个品种就是把南方的原生梅花嫁接到北方的杏树上,进行近源杂交,从而使梅花具有了和杏树一样的抗寒能力,始称:杏梅系。这种梅花在黑龙江和新疆的北部极寒地带都能成活,解决了南方梅花不能过秦岭淮河线的地理限制,从而使梅花开遍了祖国大地。
我听了以后很是振奋,又向陈老请教了很多梅花种植方面的问题。谈话结束时我对陈老表示感谢,并对他说有时间一定去登门拜访,陈老也很高兴,表示非常欢迎我有时间去他那儿做客,他住在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的梅菊斋。
以后我们时常不定期的通话,陈老非常的亲切温和,并不厌其烦的解答各种问题,他是一个睿智的长者,从他那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陈老早在1982年第一个发表文章提出把梅花定为中国国花的的建议。后来也曾多次提议。均遭牡丹派反对。后来不得不改变初衷,并在2005年联合袁隆平等62位院士再次向中央提出尽快确定以梅花和牡丹为双国花的建议。中央再次指定农业部面向全国征集意见。但是农业部又再次把这个任务授权给了中国花卉协会。把国家层面的中国国花评选抛给民间利益团体,引发利益纷争,各方昏招频出,失去了其公正性。
不出所料,6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建议遭到了牡丹派的强烈反对,他们只认牡丹。其实从1982年至今,中国花卉协会和各种花卉杂志曾进行过多次国花的评选活动,都属于民间性质。但因各方利益纠葛始终没有达成一致。评选活动乱象丛生!当时,中国牡丹的两大生产基地河南洛阳市、山东菏泽市及中国花卉协会旗下的牡丹、芍药分会,为让牡丹胜出、联合了全国以牡丹为市花或生产、研究牡丹的十多个省市代表成立了所谓“全国牡丹争评国花办公室”,四方“游说”,力捧牡丹为国花。比如,当时洛阳市领导就亲自带队,兵分5路到全国各地为牡丹拉选票。主办方甚至暗箱操作,人为操纵或刷票,把其它各花名下的选票通通划到牡丹名下,直到今天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造势和每年两会的频频提案。把神圣的国花评选硬生生的弄成各种利益团体的混斗场,怎一个乱字了得!靠牡丹产业发展经济本无可厚非,但是不能为了一己之私把小团体的意志强加给国人。国花评选属于国家意志,文化范畴,应由文化部牵头才对。农业部、国家林草局、中国花卉协会均无此权限。
牡丹派的理由其实很不靠谱。说什么唐明皇、杨贵妃喜欢牡丹。说什么慈禧太后喜欢牡丹,曾把牡丹定为国花。其实他们根本不懂历史 ,如果懂的话,就会知道自己的理由是多么可笑,而且细思极恐!
唐明皇因为杨贵妃喜欢牡丹,为博美人一笑,自认已经天下太平,可以纵情享乐的唐明皇李隆基不惜劳民伤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让牡丹开满京都长安、东都洛阳。还利用国家的驿站800里加急为杨贵妃传递荔枝,营造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象。但是紧接着就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关中门户潼关失守,都城长安陷落,唐明皇带着杨贵妃狼狈逃往四川,昔日雍容华贵的杨贵妃在马嵬坡被愤怒的士兵勒死,唐明皇也痛失皇位,被在甘肃灵武继位的太子李亨遥尊为太上皇。直到两年后唐军才收复长安,曾开创一代盛世的唐明皇最终郁郁而终。这次大动乱使中原地区尸横遍野,生灵涂炭!强大的盛唐王朝也从中国封建社会2000多年历史的金字塔顶端跌落尘埃!更是引发了后来的五代十国大乱世。
慈禧太后也喜爱牡丹,并为此不惜斥巨资建牡丹园供自己观赏。1900年曾与会朝臣,有意把牡丹钦定为国花,但可悲的是还没来得及付诸实施,八国联军就攻入了北京!昔日繁华的都城瞬间变成人间地狱。慈禧携光绪帝仓皇逃往西安,一路上惨不忍睹。八国联军在北京及周边到处烧杀抢掠,华北一带变成人间炼狱。第二年清政府和八国列强签订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卖国条约《辛丑条约》,中国自此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大清王朝经此劫难后奄奄一息。惊魂未定的慈禧直到1903年才又打肿脸充胖子颁布懿旨把牡丹定为国花,还在妄想留住富贵。但短短几年之后慈禧病死,大清王朝不久宣告灭亡!曾经迷信花开富贵的慈禧死后也不得安宁,后来被军阀孙殿英炸开陵墓,陪葬的无数珍宝被洗劫一空,慈禧衣服被扒光,尸体也被扔出,暴尸荒野!曾经的富贵荣华如过眼云烟,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居安思危,从来是应该始终秉持的正确思想。毛泽东同志曾经在1949年3月5日至13日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针对全国革命即将胜利,党内出现了一种天下将定,可以进城享福的强大思潮,非常及时的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出发前往北平,临行前,望着巍巍的太行山,主席说:“我们这次是去进京赶考,一定要考个好成绩,我们绝不做李自成!
所以,只追求富贵,没有一种精神的支撑,一头扎进温柔乡,这种富贵是不能长久的。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把追求富贵当成唯一的终极目标,那么它的下场可以看到!历史的例证比比皆是。著名诗人谷海鹰曾经在《中华诗词》上发表过一首《题牡丹图》:
未经风雨未经霜,
富贵人间岂久长。
纵使凡花争绝色,
便教倾国亦寻常。
上世纪1959年至1961年,中国遭遇了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苏联又在这个时候撕毁合同,撤走专家,逼中国还债,并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并宣称要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和西方国家也加紧对中国的封锁。新中国的国内、国际环境产重恶化。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非常时期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卜算子-咏梅》并在1962年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七千人大会)上印发与会代表。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是我们伟大领袖以梅喻国,表现了我们共产党人不畏强权,不怕困难,号召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打破坚冰,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英勇顽强、无坚不摧的坚强意志与民族精神!
中国国歌为什么又恢复了田汉的原词?我们现在是太平盛世,为什么还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就是因为要时刻警醒国人,世界并不太平,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从来就没有死过,一定要居安思危!但是现在有些人已经变质了,理想信念丧失,背弃初心使命,官商勾结,甘为利益集团服务。还有资本逐利,如蚂蝗吸血,无所不用其极,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享乐奢靡之风甚嚣尘上,家国情怀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笑话。那些追求富贵的所谓精英、富豪们很多改变了国籍,甘为外国资本在中国的代理人!资本逐利乃其本性!永远不会改变。如果让这些人的理念成为国家的理念这才是最危险的!长此以往,一个民族就会失去生机,并最终走向衰亡。
有一次请教陈老一个敏感的问题,问他为什么后来又改变了初衷?向中央建议把梅花和牡丹并列为双国花?陈老闻言叹了一口气说,是因为牡丹派的激烈反对,不得已提出的折中方案,目的是让国花尽快通过。但是即使如此,还是遭到牡丹派的反对而未能通过。我对陈老说,双国花提案看似弥合双方分歧,表面化解了矛盾。但是我觉得这是两种文化之争。一种是富贵享乐,一种是奋发图强,永远不可调和!如果硬往一块儿拧,极易造成意识形态的混乱,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我还是支持他原来以梅花为国花的提案。陈老沉默良久对我说了一句话:你的观点是对的,但这个双国花提案到现在已是覆水难收。代表民族精神的国花确实只能有一种,不可能是大杂烩。一国四花更是不可取。这根本不是一个兼顾各方利益和稀泥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国魂、民族魂的问题,一个原则问题。
我曾请教过陈老,为什么中央现在一直在推迟国花的评选?陈老说,国花和国旗、国歌、国徽同样重要,国花的评选不能草率。中央可能有中央的考虑。因为中华民国政府在1929年曾把梅花定为国花,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台湾当局仍沿用梅花为“中华民国国花”至今。中央可能是想等将来祖国完全统一后再宣布国花的最终归属。陈老还说,他都92岁了,肯定是等不到那一天了,你们年轻人肯定能看到那一天!并对我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国花代表的是民族精神,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思想在于引领,不能放任自流。有时候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我们的思想阵地绝不能失陷。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精神才不会变色,中华民族才能长盛不衰。
那几年一直想去拜访陈老,但由于奔波忙碌琐事繁多,一直没有成行。让我悲痛的是,陈俊愉院士于2012年6月8日在北京301医院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95岁。老人家最终还是没能等到中国拥有自己国花的那一天,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如果我能看到梅花成为中国国花的那一天,一定要到陈老的墓前告慰先师。
那些所谓的精英、富豪们为什么钟爱牡丹?因为牡丹象征着富贵荣华。但是涉及到国家层面,把一个缺了人工培育就不能成活的低矮灌木定为国花确实于理不合,也与国歌、国旗、国徽的理念相悖。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历史就在不断的滚动重复。一个王朝在奋发图强中建立,在富贵安乐中灭亡;紧接着,一个新王朝又在奋发图强中建立,接着又在富贵安乐中灭亡!每一个新的王朝在刚建立时都会对土地和社会财富进行重新分配,减轻农民负担,以使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每个王朝前期都欣欣向荣。但是到了每个王朝的中后期,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土地和财富向贵族、官僚和大地主手里集中,广大人民失去土地被迫去当佃户,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挣扎在死亡线上,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王朝也随之灭亡。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周期性。
推动社会发展,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是我党的宗旨。但是有一种思潮我们一定要警惕,那就是,资本利益集团一直想把牡丹作为自己的图腾,并妄图强加给国家和人民,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假图腾,以达到从精神层面瓦解我中华民族的最终目的。
除了富贵荣华,我们应该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乃是宇宙的真理。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追求繁荣昌盛是永恒的目标,无可厚非。但是所谓荣华富贵,如果没有一种精神的支撑,就像无根之水,无本之木,终将消亡。所谓富不过三代,五世而斩,这已经成了历史的铁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一个人需要励志,一个家族需要家训,一个民族需要精神,并薪火相传,只有如此才能跳出历史的铁律,才能真正的长盛不衰。
所以,很早就有头脑清醒的学者指出: 中国的首都绝不可以设在江南,牡丹绝不可以成为中国的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