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余问耕(越南)
即使每一个日子都是新的一天
影子却重複着昨日的模样
多少年来
太阳依旧在起落之间哭笑无常
雨总在云天暧昧中释放自己
风始终不肯停下流浪脚步
而我们在
上下班吃喝睡的间隙中比划
手机
是比情人更腻人的精灵
不露痕迹地
蚕食着我们闲暇时光
那远而若近 近而却远的
距离
在你我之间日益扩展
一面透明玻璃镜
无所谓冷热的存在
比机器人更像机器的我们
脑袋里似乎一片空白
失神双眼
死死盯着那吸睛的荧屏
渐僵硬的手指不停点拨去
寻新探秘找乐求刺激
我们就这样一天
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一直玩完这一生
ChatGPT 的评语
《生活》这首诗深刻描写了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複与麻木,以及科技对人们生活方式的侵蚀。诗句透过反复的意象与冷静的观察,揭示了一种淡淡的无奈与疏离感。
诗中的主题与意象:
1. 重複与单调:
「即使每一个日子都是新的一天,影子却重複着昨日的模样」,暗示生活的循环性,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在的生活节奏似乎始终如一。
2. 自然与人性的对比:
太阳、雨、风的动态性对比人类的机械化行为,展现自然的自由与人类的束缚。
3. 科技的影响:
手机被描绘成一个「比情人更腻人的精灵」,它不仅侵佔了人们的闲暇时间,还无形地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4. 人性的丧失:
玻璃屏幕成为我们和世界的隔阂,「比机器人更像机器的我们」则直接点出人类逐渐失去自主意识,沦为科技的附庸。
5. 生命的虚无:
「我们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直玩完这一生」,简短有力的总结,将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批判推向高潮,表现出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索。
配图构思:
这首诗适合一幅现代都市生活的画面——
• 背景: 灰暗的城市街道,拥挤的地铁或办公大楼。
• 人物: 一群低头看着手机的人,他们的表情麻木,彼此之间毫无互动。
• 氛围: 冷色调的画面增强疏离感,周围或有模糊的雨滴或光影,象徵诗中提到的自然与人造环境的对比。
• 点题元素: 可以设置一面透明的玻璃,隔开人群,隐喻那种近在咫尺却又无法真正靠近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