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画笔绘牡丹,为民生书华章
文/郭卫东
作为牡丹区政协委员,我黄国强,身为书画界的一员,今日有幸聆听了牡丹区人大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惠民生、话民意,处处为民办实事”的宗旨,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
牡丹,这朵雍容华贵的花朵,不仅是菏泽的一张靓丽名片,更是我们心中的骄傲。历代书画家们对牡丹的钟情,使得无数风格各异的精品佳作流传于世。而我,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小写意牡丹的创作。
家乡的牡丹,给予了我无尽的创作灵感。得益于对这片土地的熟悉,我能够方便地进行写生,近距离且深入地观察牡丹在一年四季中的微妙变化。从早春的嫩芽初露,到暮春的繁花似锦;从夏日的郁郁葱葱,到秋日的叶落枝枯,再到冬日的蓄势待发,牡丹的每一个姿态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在绘画创作中,我努力将牡丹的十大花型及九大色系展现得淋漓尽致。我深知,每一种花型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每一种色彩都蕴含着不同的情感。比如,皇冠型的牡丹,高贵而典雅,我会用细腻的笔触和柔和的色彩来凸显其端庄之美;而墨紫色系的牡丹,神秘而深沉,我则通过浓淡相宜的墨色来营造其独特的氛围。
然而,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接下来,我打算从牡丹的品种特点入手,用绘画的语言更深入地展现其魅力。不同品种的牡丹,在花型、花色、叶形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比如“赵粉”,花朵呈粉色,花瓣柔软如绸,轻盈飘逸;而“姚黄”则以其金黄的色泽和端庄的姿态著称。我要通过画笔,将这些细微的差别和独特的美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牡丹的丰富多样。
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我也深知自己作为政协委员的责任。我要用我的作品,传递家乡的美,为家乡的文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同时,积极参与各项文化活动,推动牡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牡丹、喜爱牡丹。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牡丹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而我也将在这艺术的征程中,不断前行,用画笔描绘出更加美好的篇章。

作者简介:郭卫东,笔名石头,梁山人,大学文化,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已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新闻、通讯等约600万字。作品发表至《诗歌月刊》《青年博览》《打工杂志》《人民公安报》《山东广播电视报》《山东法制报》《作家美文》等。2005年出版个人诗歌选集《漂泊的思绪》一书、2013年主编出版书画集《曹州书画百家赏析》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