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孟烨,原名孟宪蕴,籍贯陕西西安,1948年8月11日出生,中共党员。1961年随继父到杭州余杭良渚读书,毕业于杭州商学院,今浙江工商大学。1986年起参与故事演讲及创作,先后获县,市,省及全国故事演讲比赛均获奖。后加入余杭文联作家协会,先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40余篇约50万字。创作企业歌曲,村歌等19首,曾担任浙江日报品牌周刊副主编,余杭文联【美丽洲】杂志责任编辑。
2019年起定居老伴湖州市在水一方家园。5年来致力于各业余艺术团的编导演。2023年所创作的配乐群口快板“老人就要这样活”被杭州市委宣传部列为优秀文艺精品项目。2019年被杭州市拱墅区三塘北苑社区党委评为优秀群众文化带头人及先锋党员。
《过年》
文/孟烨
又要过年了,女儿打电话来问我怎么安排,是不是可以到她新家良渚文化村来住上几天?我跟她说,我们两老都七老八十岁了,不宜出门,更不宜去别家住,这你懂的。过年就是讲求一个阖家团圆,吃顿年夜饭而已,这样,还是你们开车来湖州,到杭州万家星城把妹妹捎上,她儿子随他爸爸回老家江苏去了,给乡亲们拜年,这是应该的留下她一人孤苦伶仃怪可怜的,就带上吧,我们等你们。
放下电话,我陷入了沉思,感觉如今这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虽然交通发达,也不缺钱,但人们却都不见面,用微信问个好,发张照片,在饭店里摆一大桌菜,五颜六色,觥筹交错,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完事,没有看到家庭里几代人忙忙碌碌热热闹闹欢聚一堂的情景,这让我无比怀念老底子的过年。
记得我五六岁的时候在老家银川,临过年前两天会有人给我家送来整条羊腿,几袋白面,那是因为我大哥参军去了西藏,属于光荣军属,四合院大门口张灯结彩,门框上贴上了春联,连两个石狮子的脖子上都围上了红围巾。年三十那天一大早,舅妈和姨妈,系着围裙,洗菜剥葱蒜,整理韭菜,在油锅里炸馓子,炸麻花,炸猫耳朵。剁馅子的声音咚咚咚,大伙儿的笑声哈哈哈,孩子们蹦蹦跳,围着油锅要猫耳朵吃。舅舅力气大负责和面,和一大盆,揉来揉去揉半天,然后滚成一条条,切成一段段,大人们围拢来,按啊,擀啊,擀成一个个饺子皮,中间厚四圈薄,然后包饺子,“饺子不要样,来回捏三趟”,一边嘴里念叨着一边捏“裙边”以防边皮裂开馅子漏出来。饺子包很多很多,用笼屉,用筛子,用大盘子装上放在各处,再做调料,酱油醋加油爆红辣椒,还有蒜泥,也是一大碗。吃的时候每人面前一个小碗,用调羹舀一勺到自己碗里,桌子中间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饺子,吃一个用筷子夹一个。生饺子包好了专等全家人到齐,才开始下锅,水滚了要点凉水三次,把浮沫撇掉,让汤水清澈。
饺子工程完工,要全家人到齐,最重要的是等大哥从西藏回来,等我爸爸这个交通厅长,他总是公务繁忙。
我爸爸曾任国民党驻西安办事处少将处长,在任时对共产党就有好感,还私下解救过七名共产党人,当时中共解放大西北司令部特别关注他,派杨得志司令员找到我爸爸谈话,并交给他一项特别任务,让他去会见军阀马鸿逵 马步芳,让他们放下武器,不要顽抗,与共产党和解,免得百姓遭受战争涂炭。并派了两名解放军战士跟随,骑着马,一道前往。
当时我爸爸他们一路奔波,过黄河,走东山,过贺兰山,找到了马家军,跟他们讲解政策,以理服人,最终达成共识,宁夏没有打仗,和平解放。成了有功之臣。
此后,中央人民政府委任我爸为省交通厅厅长,兼河运局局长,他写下的和谈日记,被保存在国家档案局及宁夏博物馆。
所以我家属于名门“贵族”我从小衣食无忧。
过年要穿新衣服,我妈把自己以前穿过的华丽旗袍改成小大衣,镶上貂皮领,紫红色的绒花凸在纱面上漂亮极了。还把我爸爸穿过的黄色呢子军裤改成了小裤子,我穿上后裤子太重,老是要掉下来,成天要往上提裤子。
我们拍了一张全家照,最前面就是我提着裤子,梳着小辫,笑嘻嘻的,但是没牙,掉光了。
时光荏苒,往事如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但那个过年的情景,永远留存在我的记忆里。

2025年1月16日于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