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一
在岁月那悠悠的长河里,总有一些地方宛如熠熠生辉的璀璨星辰,任凭时光的车轮无情地辗转,它们却始终在记忆的深处,闪耀着独属于自己的、令人眷恋的光芒。而我的母校——安康农校,便是那束照进我心底、永不黯淡的光,一晃,三十多年的光阴已然悄然而过,可它承载着的,是我数不清的珍贵回忆,每一段回忆,都似一根无形的丝线,紧紧地牵扯着我的心。
(八十年代大门)
(建校五十周年)
安康农业学校创建于1943年,期间它历经更名,从安康农业学校变为安康地区农业学校,又在2000年更名为安康市农业学校。直到2006年,它与安康师范专科学校、安康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安康学院。
(挂牌安康学院后)
2010年左右因市政府招商引资,引进了福建南平亿发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安康农校校址开发了金州国际城小区项目,从此,安康再无农校,而我,也再没有了那个能称之为“母校”的地方。
(2022年金洲国际城、老农校大门地址)
(1990年进校门院内)
回想起往昔,踏入那熟悉的校门,向前望去,入门处的假山鱼塘景观区映入眼帘,仿佛一幅灵动的画卷,承载着最初的美好。顺着右边的小道前行,便是学校的办公楼,那里有着老师们忙碌的身影,也曾是我们寻求帮助、答疑解惑的地方。向后转身,教学楼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它见证了我们求知若渴的青春模样。左边的图书馆和实验室,像是知识的宝库,默默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向右转去,便是礼堂了,老礼堂还充当过大食堂,那时候,打饭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人潮拥挤,偶尔还会因为争抢闹些小摩擦,甚至打起架来,那场面混乱又带着几分年少的莽撞。好在后来有保卫科和学生会的同学们执勤维护,秩序才渐渐好了起来,可如今想来,那些打打闹闹的画面,竟也成了别样的怀念。
(图片农校新大礼堂)
(校园公园凉亭)
中间的那处景观,可是大家留念拍照的打卡点呀,多少张青春洋溢的笑脸定格在那里,成为了永恒的美好瞬间。左右两边的花园,也是几经修整,变了又变,可不变的是,那里曾是我们晒太阳、谈天说地、静静看书、嬉笑玩闹打扑克的聚集地,每一寸土地,仿佛都还留存着我们的欢声笑语,萦绕在耳畔,久久不散。
(一级主任科员和这位副乡长缝被子)
(教学楼)毕业拍集体照地点(后期1989年修建的教学楼)
再向前看,就是那教学楼了,楼层虽不高,可教室格外宽敞明亮。中间是教师办公室,两边是一间间充满故事的教室,那教室里,有老师的谆谆教诲,有同学们的朗朗书声,还有我们课间嬉笑玩耍的身影,毕业时,在教学楼前拍下了集体照,那一张张青涩的面容,承载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不舍。教学楼前不知修缮过多少次了,还记得那些个周末,不愿回家,就抱着吉他,坐在椅子上,随意地弹拨着琴弦,一坐就是一下午,那悠扬又不成调的琴声,仿佛还在校园里飘荡着。
(教学楼一侧)(后来新建的)
(教学楼侧方教师宿办楼)
(实验室、图书馆)教学楼左前是实验室,一楼便是图书馆了,那时候,年少懵懂,鲜少去借专业书籍,反倒总是在里面翻找各类小说,沉浸在一个个虚构却又无比精彩的世界里,度过了一段段惬意的时光。
(教学楼一楼过道)
(教学楼对面宿舍楼)穿过教学楼道,宿舍楼便出现在眼前。宿舍是三层的小楼,那白色圆孔门,仿佛一道时光之门,左边二三楼是女生宿舍,那个时候学农的男生多女生少,有的专业出现过“和尚”班,右边则是男生宿舍楼,宿舍里,室友们来自安康九县一区,大家有着不同的性格和习惯,可就是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我们相互包容、彼此帮助,共同熬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夜晚。夜里偶尔会查宿,调皮的室友会起哄,内向的则早早躲在床上,那些画面,如今想来,满是温馨与怀念。
还记得宿舍楼下的洗衣服小卖部,脱水一次要五毛钱,为了省下那五毛钱,只好把湿漉漉的衣服挂在宿舍窗前,或是楼前树林里搭起的晾衣绳上,看着那滴滴答答落下的水珠,仿佛也在诉说着那段青涩又质朴的生活。
(1992年农校全景)
(农校操场)
而农校背后那片山啊,更是有着难忘的回忆。一学期有一个周的劳动课,每天的任务就是挑着十担大粪上山,再将其淋在树苗、农作物上。对于当时那个从县城来的、十五六岁稚气未脱的懵懂少男少女来说,这简直太难了,女生们更是辛苦,大粪四处飞洒,臭气熏天,城里娃没挑过水更没挑过粪,也不知道弄片树叶丢桶里避免四溅,劳力好的同学在那时大显身手,女生们则用期盼的眼神期待着帮助,劳动结束后去饭堂打饭,浑身臭味,也没人跟我们挤了,那段又苦又累却也别样有趣的劳动时光,如今竟成了心底最难忘的片段之一。
(这幅图片拍照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这是安康农校的学生们在校外的马路上清出垃圾后,用铁铲子踩起来了~“高跷”)还记得曾经,同学们拿着那些结实的工具劳作,调侃说那是奴隶用的也不为过,因为它们太笨重,铁锹像块钢板。
(农校操场上拍照的八四级小师妹)
还有开完运动会后合影的场景,我们班得了精神文明班集体奖,都是八十年代初的事了,可如今,照片里的有些同学已经作古了,每每想起,心中便是一阵刺痛。
我想借着这篇文字,呼唤一下那时的舍友“邱军”啊,你们在哪里?同学们都在等你参加三十多年聚会了,自从84年毕业,你就失联了,大家是多么想念你!如今,岁月就像那抓不住的风,悄然流逝,安康农校已然成为了过去,只留存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可那些在农校度过的美好时光,却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间,成为了我人生中怎么也抹不去的珍贵回忆。它是我青春岁月最忠诚的见证者,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只要一想起安康农校,心中那如诗如画的缱绻回忆,便如潮水般涌来,将我淹没在无尽的思念与眷恋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