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把澡
胡长青
人生乐事有许多,打牌喝酒旅游,看书运动养身。我的乐事,就是辛苦忙碌一周,身心俱疲时,给身体洗把澡,去去灰,止止痒,洁净皮肤,放松心灵。
《说文解字》中,对“澡”字的解释为:“澡,洒手也。从水,喿声。” “澡”字的本义是按步骤漂洗手部,它是一个形声字,左边是“水”作为形旁 ,表示与水有关;右边是“喿”作为声旁,表示字的读音。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澡”字也进行了详细的注解和阐释,他同意许慎的观点,认为“澡”字的本义是洗手。同时,他也指出了“澡”字在引申义上的用法,如洗浴全身、保持节操等。在古代文献中,“澡”字还常常与“身”、“德”等词连用,如“澡身而浴德”,表示通过洗浴来净化身心、修养品德。这种用法体现了古人对“澡”字的深刻理解和广泛运用。
谈到洗澡,我陡然想到了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洗澡中帮国王破案的趣事。在遥远的古希腊,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他以聪明才智和对科学的热爱闻名于世。其中,他在洗澡时破解皇冠之谜的故事,流传千古,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佳话。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阿基米德在家中的大浴缸里泡着热水,享受着宁静与惬意。就在这时,国王派来的使者急匆匆地赶来,带来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检验工匠制作的一顶皇冠是否由纯金打造。这顶皇冠外观无异于普通金饰,但阿基米德心中有着不祥的预感,他意识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的谜团。他先是让大使将皇冠和一些已知重量同体积的金块一同摆在桌上。起初,他用传统的方法,通过天平和砝码进行比较,但由于皇冠的形状复杂,且内部结构可能藏有杂质,这种方法显然不够精确。阿基米德灵机一动,他跳入浴缸,任由水花溅起,思绪在清澈的水中愈发清晰。他想到,如果能测出皇冠浸入水中排开的水量,与同体积金块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了。说干就干,阿基米德先是细心地清理了浴缸中的水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接着,他小心翼翼地将皇冠完全浸入水中,观察水面上升的高度,并精确记录下数据。同样,他也测量了几块已知重量的金块在水中的排水量。这个过程中,阿基米德展现了测量都力求精确到毫厘,不放过任何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然而,仅凭排水量的比较还不足以完全证明皇冠的纯度。阿基米德又巧妙地利用了浮力的原理。他先是将皇冠和金块分别放在一个可测量容积的容器中,记录下它们的体积。然后,他再次将它们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下它们在水中的实际体积变化。通过对比阿基米德发现,皇冠由于内部结构的复杂实际排开的水量比理论计算少,这意味着它可能掺杂了其他物质,从而影响了整体的密度。最终,阿基米德将所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了结论:这顶皇冠并非完全由纯金打造,而是掺杂了其他金属。他将这一发现以书面形式呈交给了国王,并详细解释了他的测量过程和推理方法。阿基米德的这个实验,就是阿基米德定律也称浮力定律,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即水对物体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出水的重量。阿基米德可真了不起,洗澡还在思考问题,既帮国王破了案,解决了问题,又发现了浮力定律。这次经历不仅让阿基米德的名声更加响亮,也体现了他对科学探索的不懈追求和对真理的坚持不渝。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实验,揭示了看似平凡事物背后的深奥原理,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科学遗产。而他在洗澡时那一刻的灵光一闪,也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科学与生活完美结合的典范。
而在唐朝,杨贵妃因为洗澡,却闹出了一段人间笑话。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提起西安的华清池,你自然就会想起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描写杨贵妃在华清池沐浴的美妙场景:“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其实,杨贵妃沐浴的具体地方,是华清池里的“海棠汤”,又名芙蓉池,俗称贵妃池。那时候,年轻漂亮、丰腴白皙、丰满富态的杨贵妃,经常陪侍李隆基来到这个坑里,宽衣解带,鸳鸯戏水,玉滑凝脂,泡澡洗漱、洗头搓背、沐浴更衣的动人情景……一幅幅生动的、活灵活现的画面,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若你能抽出时间,到华清池温泉里洗一个温泉浴,当你躺在温暖的温泉水中,随着蒸腾的水雾,把思绪带到贵妃池边,你的脑海里立马就会浮现出贵妃沐浴的动人画面来!
贵妃你洗澡就洗澡,还嫌不够,32岁的杨贵妃于公元751年竟喊48岁的干儿子安禄山:“禄儿,禄儿,你快来,母亲要为你洗三!”然后,就看到300多斤的安禄山笑嘻嘻地来到杨贵妃身边,被人抬进巨大的木桶中。由于杨贵妃白捡了个四十岁多岁的大儿子,也想学人赶个时髦,便也张罗着给安禄山洗三。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难为了这一众的丫鬟仆人将三百多斤的胖子卷在绫罗锦被里高举起来,又放到澡盆里,杨贵妃还口口声声喊着“禄儿,禄儿。”安禄山则故作萌态,学着小婴儿的样子,逗杨贵妃笑。唐玄宗也赶过来凑热闹,还赏了金锁等物。这一家子玩得非常另类,使得安禄山生活越来越奢靡。
在中国古代老百姓中确实流行一种洗三的仪式,就是给新生儿做沐浴祈祷。所谓“洗三”,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习俗,专为新生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的沐浴仪式,意在洗去污秽,祈福孩子健康成长。这一原本寓意吉祥的仪式,在杨贵妃与安禄山之间,却成为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杨贵妃不顾礼法,亲自为已成为自己义子的安禄山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洗三”仪式,场面之荒诞,令人咋舌。
记得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时候生活条件很差,照明用的是煤油灯,用电想都不用想。晚上做作业,只能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完成。第二天早晨醒来,鼻孔里全是油灰,脏兮兮的。夏天洗澡,白天可到村庄前后的小河里洗澡,还可游泳。可是到了秋冬春季,能有洗澡的机会就极少了。身上痒,怎么办?只能在睡前,把全身挠一挠,或许可以杀杀痒。要过年了,要洗上一把,干干净净舒舒服服过新年。那时的生产队都养着好多头牛,因为牛是主要的生产工具,耕田拉车,是离不开牛的。天冷了,牛一定要牵到年棚里来的。说是牛棚,实际是一间特别大的房子,每天都有专人照料牛的生活起居。在牛棚里放一大缸,烧上大半缸热水,再加上牛散发出的热气,人蹲在缸里,浸在热水里,一点儿也不冷的。或者,还可到渔沟街上的一家澡堂去洗。那家澡堂洗澡的人特多,只要你不怕挤,是能洗上一把的。反正,大过年的,是不能不洗一把澡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中也可置个淋浴房,想什么时候洗,就什么时候洗。对于我而言,由于小时候养成的习惯,还是习惯到澡堂洗澡的。每周一把澡,把身体浸在池中,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去做,闭上眼睛,脑中一片空白,那是最好不过的了。用手轻轻抚摸自己的肌肤,那种舒服感就不必说了。把身体浸泡透了,再请擦背师傅擦个背,看着灰成卷成卷搓下来,全身一个爽字了得。用清水把身体冲洗干净,发自内心的舒服感无以言说。
到澡堂洗澡,洗的是自己的身体,更重要的是要给心灵好好洗个澡,好好放松一下。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会被各种琐事和杂念包围。有时,我觉得自己的心灵就像被尘埃覆盖的镜子,不再清澈。这时,便需要给心灵洗把澡。就像在阳光下晾晒衣物般,我会静静地坐下,闭上眼睛,深呼吸,放空大脑。我想象自己站在清澈的溪边,让那纯净的水流冲刷掉所有的烦恼和不安。那些小小的抱怨、焦虑和嫉妒,就像溪水中的泥沙,被一点点带走。在繁忙与喧器的生活中,我们的心灵偶尔会蒙上灰坐。就如清澈的湖水若不经常更迭,便会浑浊不堪。给心灵洗把澡,乃是寻觅内心的宁静之旅。静下心来,聆听风的低语,感受雨的轻抚,或是独坐庭院,看花开花落,这些都是洗涤心灵的良方。正如秋风扫落叶,心中的杂念与烦恼也随之飘散,留下的,是纯净与清明。每一次的反思与沉淀,都是对心灵的深度洗礼。它教会我们释放过往的包袱,不为名利所累,不为得失所困。心灵澄澈了,我们的视野便会更宽广,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与和谐。时常给心灵洗把澡,拥抱一个更加清澈、更加自由的自己。珍惜当下,不再为过去懊恼,也不为未来忧虑。每个人的心灵都需要这样的洗涤,让我们以更加纯净的心态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天。由此,一首小诗随口而出:
洗上一把澡,
身体去油灰。
心灵洗把澡,
从此无烦恼。
胡长青,中小学高级教师,淮阴作协会员。工作以来,立足教坛已近四十载。一直秉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崇高理想,无怨无悔,默默奉献。认真学习业务书籍,运用多媒体,上好每一课。面向全体,让每个孩子爱学乐学,掌握过硬本领,长大报效祖国。闲暇之余,勤于笔耕,书写身边的好人好事,传播正能量。指导学生勤动笔,妙笔生花,书写生活的美好,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