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茬庄稼
文/李牧
青稞离抽穗不远了。就在这个时候,县城的第四批安置房已经装修完工。接到镇政府通知后,村主任挨家挨户打电话,让村民们抓紧时间,在一个月时间里必须搬进新居,地区和县上的领导要来看望乡亲们。
自从莫儿庄村民响应政府号召,决定搬进县城的那一刻起,有些村民已经陆陆续续在县城租房子安家了。全庄子一共六十几户人家,差不多有一半已经进城。
莫儿庄海拔两千六百米,依山傍水。庄子前滩被宽阔的湟水河占去四分之一,其余滩地退耕还林。这样一来,几乎没有了水地,人均只有几亩山地,种植青稞和油菜籽。
才让是莫儿庄村民,接到村主任的电话后,他想,现在搬家庄稼怎么收?不行,得去问问村主任。媳妇问才让,我们哪天搬家?怎么收拾东西?才让没回答,他径直去找村主任。
才让说,主任,我们把庄稼收了再进城行不行?村主任说,不行,时间来不及。才让又说,青稞快出穗了,让我们把这一茬庄稼收了再搬家。
村主任说,才让啊,那是地区安置工作会议定下来的事,不是咱们想哪天搬就搬的事情。
才让说,主任,那我家先不搬行不行?等这茬庄稼收完,也就比别人晚搬一个多月。主任说,政府给你们修楼房,还装修好,就差给你们安装锅灶给你们做饭了,你回去好好想想吧!
才让不得不灰溜溜地回家。
回去后,才让挨家挨户上门,说服村民们一起收庄稼。他到每一户人家都要说,庄稼也是有命的,庄稼用命养了我们,我们不能把庄稼扔了不管。有的老者听了才让的话,抹着眼泪不说话,有的摇头骂自己的儿女们忘本。年轻人不屑地一笑对才让说,你想收自己去收,我们家的事情不需要你操心。
才让是最后一个搬出庄子的。
中秋节前,地区、县、镇三级政府主要领导检查完各个移民小区,又马不停蹄,到移民搬出地进行实地检查。
一行人到了莫儿庄山下,看到一些人在收割庄稼,就都下了车。
才让赶忙朝人群迎了过去。
其中一个人问,你们是莫儿庄村的?
才让说,是。
今年你们村种地的有多少户?
才让回答,三十六户。
你是村委会的人吗?
不是。
那你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
才让说,我今年没有出去打工,所以我知道庄子里谁家种地,谁家没种。
领导激动地说,让老人和孩子在新居过幸福快乐的生活,青壮年返回家乡收割最后一茬庄稼,这就是我们朴实优秀的农民兄弟!
当时,谁都不知道,三十六户人家的庄稼都是才让雇人收割的。
刊发《天池小小说》2024年11月第21期
【第二届中国雄安白洋淀改稿会成果展示作品】
据经济学家分析,中国现阶段的矛盾,主要是土地价值被忽视的矛盾。对许多农民来说,土地不仅仅是生存的工具,更是情感的寄托。收获《最后一茬庄稼》,抢救起的不仅仅是最后一茬庄稼,也是最后一线新时代农民与土地的连接。从这个层面上讲,作品的主题意义大过作品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