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的话,要在年前寄出去,早点想办法,腊月25、6寄的话估计要等年后才收的了,不少的打工人回家过年了,取送快递少了;再说等到明年四月间就不新鲜了。”老大前天晚上回来取腊肉、香肠、血豆腐、萝卜腌菜等东西时对老母亲说。
也不知道老母亲是怎么想的,这么多年都没有寄过,都是老父亲操持的,寄两块腊肉、几节香肠、偶尔把老母亲的血豆腐稍上几坨。味道不怎么样,感觉拿不出手,中间停了几年。多半是小姨姨爹他们也寄这些,还有河里的小鱼儿,腌盐晒干,烟熏一阵子,就成了火炕鱼儿。洗净后小火慢煎的,香喷嘎崩脆儿,下酒菜。但是她们不知道的是,老舅多年前已经不喝酒了,心脑血管疾病,多次的心脏搭桥手术,一点儿风吹草动都会有好几天的不舒服,何况大风大浪的折腾,那是会要他的老命的。

今年,老母亲兜兜转转的好一大圈儿,在小儿子的姨罗儿那儿买了三只猪脚,一只七八斤的样子。不像老八区那边的习俗,是要把着猪大腿根儿的,少则十多斤,多的二十多斤重,稍微差点儿火候,就会臭烘烘的,更甚者里面长蛆了。在小儿子的丈母娘那儿炕的。他们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捡不了什么柴火,好在去年把老屋场的一棵核桃树砍了,对面红岩趴菜地里有几棵椪柑树毁了,连根拔起的,积攒了一些柴火,平时小儿子的老丈人在附近的山上寻点儿刷子柴。不过终究是杯水车薪,只能解决燃眉之急,是烧不了多久的。炕香肠血豆腐什么的还能对付,炕腊肉、猪脚这些是要大量柴火的,24小时不停歇。场子好的,高高的挂在木头柱子上,火坑里烤火,鼎罐煮饭,搞个三下锅儿,一家人冬腊月间多半就在火坑屋里度过了。场子差点儿的,偏偏儿屋,不高,棱子树上牵满了绳索,现在多半用铁丝等金属类的东西代替了,牢实些。一根一根竹竿上挂满倒钩,密密匝匝的腊肉、猪脚、猪头齐刷刷的上炕,烟熏火燎的。
柴火不够,小儿子的丈母娘是踩着点子要喊炕肉的炕香肠的及时取走的。香肠血豆腐炕好了,空出来的角角落落的一丢丢的小地儿,是要留出来炕点儿猪肝、猪肚、猪心肺、腊鱼什么的。计划的好好儿的,真正做到物尽其用。更主要的是取走了,丈母娘心里压力又减少那么一丁点儿,也担心怕炕臭了。
老母亲买的三只猪脚虽然斤两上已经是比较小了,小儿子的丈母娘还是觉得从中间破开好进盐些,烟子容易呛进去,说一千道一万哈是柴火不足,囊中羞涩。但是破开了送人的又赶脚拿不出手,怕影响送礼人的面子。
老母亲哈趁着这当儿,和小儿子的丈母娘合作了一把,捏血豆腐,多年不做,老母亲似乎生疏了不少,一再叮嘱小儿子提前把20斤豆腐买好,头一天把一大碗猪血留好,猪板油三五斤留好。一大早的,老母亲上来,将豆腐倒入大锅灶,小儿子的丈母娘搬来柴火,小火慢慢烧开,太大了怕把豆腐烧糊,丈母娘在边上切猪板油,大小均匀的,老母亲把猪血倒进去,和匀,两手不断搅拌翻腾。和匀均后倒入食盐、花椒粉、辣子末儿等佐料,再次和匀均。找来了一次性的塑料碗,不太大的那种,在手中拍拍打打得几个回合,椭圆形的,轻轻放入碗中。32碗,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小方桌上,放个晚上,再放在竹撇上,烟熏火燎的半个月就差不多了。
在寄猪脚的这个问题上,几个人的意见是不统一的。来来回回的好几个回合,刚刚觉得还满意的,老母亲又否定了。弄的后来我们几个不敢发言了,老母亲决定自己亲自出马,到小镇上问问,学校斜对面的有个寄包裹收包裹的地儿,一公斤6块钱。老母亲总算长舒了口气,这算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今天上午九点多钟,老二给小儿子打电话说,他吃完早饭了背柴背笼和老母亲去的,老父亲写好地址,老母亲拿着纸条,走到小镇上,寄出去了,总算了却了一桩心愿……
泡温泉
“破梦晓钟闻竹寺,沁心秋雨浸松庭。”“俗世凡尘缘未了,悠然静心怡自得。”……仙乐飘飘,仙气袅袅,如梦似幻,闭目养神,体验其中,自得其乐。
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现已探明的温泉有3000多处,分布广泛,类型齐全,几乎包括了世界所有类型的温泉。
在我国的历史上,温泉较大规模的利用,起源于秦汉而盛于唐。秦始皇建“骊山汤”是为了治疗疮伤,徐福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辗转漂流到了日本歌山县,至今当地仍保留了“徐福”之汤温泉浴场。到了唐朝,唐太宗特建“温泉宫”,诗人也留下了不少创作,描写脂粉美女从温泉出浴的情形。现代人渐渐把泡温泉作为休闲养生、解压甚至是治疗的方法,这种趋势迅速在全球蔓延。
说起我和泡温泉的渊源,应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湘西州的永顺民师求学时,不二门公园里的温泉。寒冬来临,每个周末时光都是雷打不动的必修课,吃完晚饭出发,昏暗的灯光,愉快的人儿,提溜着一小袋子,装着换洗衣服、洗发水(那时流行的小袋包装的,我的头发是洗什么都是浪费的)、洗澡巾等。走到公园尽头,下坡,到河滩上,有几个格子间,热气腾腾的,泡到人软软的,沥噶子搓了又搓,水面上泛起一层一层的,在水源处洗净了,衣服洗了才怏怏儿的走回去。
国际张泡温泉的地方有好几处,比较出名的有江垭温泉、万福温泉、茅岩河温泉、马儿山温泉等。
这不,趁着元旦小长假的最后一天,相约着去了趟江垭温泉。多年前曾去过,那时的路好像在修,坑坑洼洼的,绕着走很远。现在从市内出发,可上高速至阳和下,或者是从武陵源过去。路宽好走,约摸着一个小时多点儿的样子。
下了车,进入游客中心,买了票,含保险82元。六福汤、花汤、半坡泡池来个遍,有几个哈汗蒸了的,说来了就一次泡个够。在游客中心大门口来个合影,算是打卡成功,到此一游了。
泡了大概一两个小时,我是泡不了那么久的。肚子饿了,大家一起找馆子,得味小钵钵菜,点了十二个,预示着月月红,都是小炉子炖的,红红火火的,来瓶西凤酒,六个人喝,六六大顺啊!酒酣耳热之际,外面雨渐渐停了,大家似乎意犹未尽的,相约着下次又出去走走了,《唐多令》:舟横枫林渡,寒水绕城流。多年后独上西楼。明月夜倚窗小酌,空寂寂,风起处。半百几沉浮,故园归不去?袅袅炊烟过古柳。小桥流水吊脚楼,红灯笼,窗前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