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诚的心 博大的爱
——再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藏书票研究会副主席著名版画家杨忠义先生
与中国美协藏书票研究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画家杨忠义先生在其家中采访时合影
(接昨天)苗族“好五色衣服”衣裳斑斓,苗家妇女多穿交领短上衣,下着百褶裙,衣之环肩,襟边、袖口及裤脚边缘镶绣花边装饰,百褶裙以桃花镶补,蜡染为主,盛装时穿大花彩色“百鸟衣”绣满各种图案花纹。苗族服饰美通过蜡染、挑花编织、刺绣和银饰表现出来:银插花、银牛角、银帽、银梳、项圈、耳环、披肩、腰链、手镯、戒指将苗家姑娘装扮的更加美丽、端庄、秀雅、柔美。在南皋乡、上百名苗家姑娘手拉手,穿梭鱼行,跳着欢乐的舞步,五彩的百褶裙,百鸟衣左右上下翻动,一双双绣花鞋在歌曲的旋律下走动,银色的头冠上羽毛飘舞像百鸟飞舞,有的游客也加入了欢快的人群,随着苗族姑娘们的舞步欢快地跳起来。小伙子们的阵营里,小伙们吹奏起欢乐的芦笙,使舞场上的欢腾步步进入高潮……
杨忠义创作了《苗家姑娘》《盛装的苗家姑娘》入选全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览。创作了版画藏书票,受到观众和收藏家的欢迎和好评。
在彝寨,杨忠义看到彝族少女的秀丽端庄。彝族,世代居住在川滇大小凉山,他们勤劳勇敢,彝家女子服饰一般为大襟上衣,下着长裤,穿绣花鞋,饰银项链、耳环、手镯、衣襟、袖口、围腰、裤脚均有绣花,并饰银泡、银币等。滇路南一带彝族少女上装为白色圆领短衣,黑色大腰环、头戴红黑黄色彩帽,帽上下环镶银饰,分外美丽。他创作了《彝家靓妹》《彝家姑娘马莫阿鸽》等作品。
杨先生告诉我:在祖国大西北的土地上,连接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省高原地区,生活着400多万藏族同胞。他先后多次到这些地方采风,如青海黄南同仁、泽库、河南、玉树、囊谦、曲麻莱、塔尔寺、隆务寺、甘南夏河拉卜楞寺、四川理塘、阿坝、甘孜、云南德钦和西藏地区,留下深刻印象。在四川阿坝首府马尔康,他和画友老辛来到离马尔康20里外的西索村,这是一个依山傍水的藏寨,奔腾的大河从村中穿过,几十户人家鳞次栉比生活在河边山脚下,过着日出劳作、日落归来的恬静田园生活,这里是当年毛泽东北上长征住过的地方,河对面的土司雕楼依在。这一天正赶上村里老年人协会成立,全村男女老少欢聚在一起,跳起欢快隆重的锅巴舞,县里的干部,周围的邻村代表也应邀出席。一听说我们是北京来的画家,村里人非常热情,天上飘来吉祥的白云,在碧蓝晴空下,村里人向我们献上洁白的哈达,和村里人一起会餐,喝青稞酒奶茶,我们成了北京远道而来的贵客。

曲麻莱、曲麻莱、进得去出不来。杨忠义讲述了这样的经历:这一年8月正赶上曲麻莱县50周年大庆举办赛马节,杨先生和画友老黄去往曲麻莱,正赶上大修公路,他们只好绕道玉树经治多去曲麻莱,一路颠簸,行程5天才到达,正赶上下雨,县里所有旅馆住满了客人,他们只好去求助当地政府,见到了曲麻莱县县长,县长听说他们是不辞辛苦北京来的客人,正式接待了他们,安排了吃住,在欢迎宴会上和所有来的贵宾一样,县长亲自向他们敬上青稞酒,县府大院很简陋,政府招待所里烧着的是牛粪饼,喝水由牛车送水,俭朴而又热情。第二天天一亮,外面飘起了雪花,杨忠义和老黄赶紧赶到赛马场,整个草原群山白莽莽一片,像严冬又降临一样,上午10点多,天放晴,草原又恢复了夏日的本色。吉祥、幸福、隆重、欢乐的赛马场上,个个骑士各显身手,在奔腾的马背上作各种竞技动作,以速度和技艺一比高低。最为他眼花缭乱的是藏族姑娘的服饰表演,全身披挂金银佩饰,珍珠、玛瑙、玉、松石、翡翠、珊瑚、密腊、琥珀等,有头饰、项链、胸饰、腰饰造型美观、富贵,她们世代积存传承下来的财富都戴在了身上。在帐篷群,一位漂亮的藏族小姑娘吸引了杨忠义,她叫曲麻央金,上小学五年级,杨忠义到她们家,带去吉祥的祝福,拍下了一组可贵的形象生活照片。在玉树州政府所在地结古镇,杨忠义独自一人前往,因高山反映,他的头很痛,走路也像踩在棉花上一样感到无力,他靠意志坚持参加玉树州赛马节,场上列开方阵,各县派出最漂亮的姑娘,英俊的小伙,进行锅巴舞比赛。藏族姑娘小伙拿起心爱的琵琶,弹起藏族欢快的乐曲,寺庙喇嘛也组成队伍表演藏戏和古乐器吹奏比赛,还有抱沙包、拔河等体育项目比赛。
杨忠义接着讲道:在拉萨街头的一个小店前,一位藏族老太太端坐在门前,手中拿着转经轮,一边转动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形象非常慈祥、健康。他走上前去想给拍下来,她的孙女不同意,杨忠义尽力作了一番思想工作,后来姑娘高兴地答应了,杨忠义拍了一组生动的形象照。在大昭寺前,杨忠义又发现了在朝拜的人流中的这位年纪80岁的藏族老太太,她每天吃斋念佛,绕大昭寺十几遭即锻炼了身体,又能延年益寿。西藏连绵几十座雪山,洁净清纯的然鸟湖,世界高原神奇的纳木错,巍峨、雄伟、壮丽,神奇的珠穆朗玛峰,使他的西藏行圆满成功,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
神奇的藏区、美丽的青藏高原,是杨忠义永远向往的圣地。他的作品《藏族骑士》《藏族姐妹》《雪域儿女》《赛马会上》《扎西德勒》《欢乐的乐章》《玉树藏族姑娘》等相继问世,参加了全国第九届、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等。 艺术源于生活,在不断深入生活的过程中,杨忠义创作了《侗族恋歌》《雪域儿女》《青藏情怀》《扎西德勒》等作品。在表现手法上,他也经过反复琢磨,如何将那一个个生动形象用版画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如何在技法上有所突破创新?杨忠义采用综合版版画技法,运用精致、富有变化的线刻,在刻制上运用自如,线可粗可细、可浅可深、可流畅、可粗涩、可圆转、可苍劲、可细如蚊足、可粗如钢丝、可奔放、可断续、可时隐时现顿挫起落留下刀刻笔触,其线的精细程度是木刻所望尘莫及的。吸收国外铜版画的各种技法,吸收民间木版年画的色彩和造型手法,和传统的木版水印、纸版、实物版等版种的结合起来运用,即可弥补线刻本身存在的表现力不足,加之针刻效果和细微层次,又可产生出极富变化丰富多采、区别于国外铜版画的新型凹版画面来。在不断制作中,加强人物造型和神态表情的细微刻画,逐步构成了个人独创的艺术风格。
谈到这里,我不由望了一眼放在桌上的一份资料,那都是一些名家对杨忠义的评论与赞美,我看在眼里,灵机一动,便记录下来,也将其呈现在广大读者朋友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