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演奏会结束,全场观众在等待胡雪莎返场的时候,都会齐声喊“浏阳河”,这是乐迷们达成的一种默契,也表达了一种默认——胡雪莎是演奏民族音乐最地道的钢琴家。上一次出现这种现象级的现场还是吕思清的《梁祝》。

2024.9.30 和南昌交响乐团、指挥钟昕合作
在今年国家大剧院的《夜之幽灵》独奏会结束后,有一名年轻女孩抱着一捧巨大的花束来找胡雪莎合影。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除了女孩,还有她七十多的爷爷奶奶。女孩说爷爷以前是文工团的,是个热爱音乐的人,虽然上了年纪但经常辗转各地听各类音乐会,在中国新生代的钢琴家中他最喜欢的就是胡雪莎。
“莎莎的演奏表现出了浏阳河这首曲子最核心的情感——人民对国泰民安的朴实愿望。”女孩爷爷很激动,毕竟这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内蕴。



2024.9.8 和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指挥金刚合作
2024.10.11 和吉林省交响乐团、指挥Manuel Nawri合作2024.12.25 和法国Appassionato交响乐团、指挥马蒂·赫尔佐格合作
乐迷称她“国民钢琴家”
钢琴演奏是西方文化的引入,也逐渐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如何更好的融合民族文化,让音乐更加的多元和丰富是胡雪莎一直在努力和探索的方向。在她演奏《浏阳河》的视频下面,就有网友评论:“莎莎是我心目中最具东方古典气质的钢琴家。”加上胡雪莎具有典型的东方女性温婉大气的美,不少胡雪莎的乐迷称她为“国民钢琴家。”

2024.8.13 《夜之幽灵》全国巡演 国家大剧院
今年8月、9月她与中国歌剧舞剧院指挥家金刚合作的《黄河钢琴协奏曲》在青海大剧院和沈阳盛京大剧院上演。这是与《浏阳河》风格完全不同的另一首民族曲目,需要演奏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丽与雄伟,需要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坚毅与不可战胜。
青海大剧院的演出结束之后,现场观众全体起立鼓掌,掌声持续了三分钟之久。会后有一位乐迷情绪激动,他几乎是哽咽着告诉胡雪莎:“谢谢你,让我听到了黄河的咆哮,听到了来自过去先辈们的呐喊。”


2024.8.15 青海大剧院《青海交响音乐周》闭幕式 和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和指挥金刚合作
正是由于演奏的高水准与高感染力,在众多乐迷的呼声中,胡雪莎先后增加参演了7场《黄河钢琴协奏曲》,和国内外不同的指挥和交响乐团合作《黄河》,更是今年整个巡演中参演最多的钢琴家。
掀起《黄河》热
被问及是怎么去捕捉演奏《黄河协奏曲》的精髓,莎莎说:“西宁海拔很高,排练的时候我出现了高原反应。大家都劝我去休息,我不去。多好的机会,意志与身体的对抗可以帮助我更好的捕捉这首曲子的内核。现在大家都说不要没苦硬吃,但是艺术表达需要冒险。就是要顶着这种困难,逆风而行,才能理解先辈们不妥协、不放弃、不畏惧的精神,在这种心境之下,演奏出来的黄河才是我们民族的黄河。”




2024.9.8 盛京大剧院《沈阳浑河岸交响音乐节》闭幕式 和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指挥金刚合作
2029.9.30 江西艺术中心《江西国庆音乐会》和南昌交响乐团、指挥钟昕合作
胡雪莎排练《黄河钢琴协奏曲》的视频在网上引发超二十万的点赞,在抖音和视频号等平台上掀起了一股“黄河热”,让这首经典作品再次成为焦点,让更多的青少年关注到这首伟大的作品。《黄河》成为了继《浏阳河》之后,又被乐迷追捧的另一首胡雪莎的民族音乐代表作。有网友感叹:“很惊讶很震撼,少有钢琴家能演奏出黄河的大气磅礴,一个人一双手却奏出了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
“对音乐要求严苛的钢琴家”
2024年是忙碌的一年,《夜之幽灵》独奏会在全国三十座城市开展,包括韩国首尔大学音乐厅、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成都城市音乐厅等国内外顶级音乐殿堂的演出。选择现场同时演奏三套超高难度的大作品,这无疑又一场冒险。冒险很成功,每一场音乐会都爆满,不少古典音乐的爱好者都表示:“《夜之幽灵》这套曲目绝对属于有生之年一定要去听一组曲目,就像围观阿姆斯特朗登月一样让人震撼。”

2024.10.12 《夜之幽灵》全国巡演 成都城市音乐厅
独奏巡演之余,胡雪莎还有各种协奏会演出以及教学活动,她总是保持着高能量的状态,不管是演奏还是教学,都对自己有高水准的要求。与吉林省交响乐团以及曼纽埃尔·纳弗里合作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时,曼纽埃尔·纳弗里感慨:“莎莎外表温柔,内心坚韧,演奏让人震撼。是我合作过的钢琴家中对自己、对音乐要求最为严苛的钢琴家。我一直沉浸在她的演奏中,太享受了。”




2024.10.11 和吉林省交响乐团、指挥Manuel Nawri合作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
是的,她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苛,换句话说她是一个非常“卷”的人。



《夜之幽灵》独奏音乐会全国30城市巡演 国家大剧院、北京艺术中心、韩国首尔大学音乐厅、成都城市音乐厅
比如《夜之幽灵》独奏会,几乎没有人会做这样冒险的事情;比如利用休息的时间间隙开直播课,给大家分享七维度教学法;比如一个人筹备全国的独奏会,还要参加各种协奏会以及合作演出,经常是凌晨急急忙忙从一个城市赶到另一个城市,连轴演出。她常说“我是在艺术的冒险中寻找艺术的真谛”


《夜之幽灵》独奏音乐会全国30城市巡演 韩国首尔、北京、深圳、佛山、郑州、福州、济南、泰安、青岛、苏州、舟山等30余座城市
“因为热爱”
「你如何看待卷?」
「我觉得大家之所以反卷,是因为三个字,叫‘不得不’。我之所以乐此不疲,也不过是因为三个字‘我喜欢’。我也算是一个很幸运的人,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业,并为之努力,这是上天给予我的恩赐,感谢都来不及。」



莎莎不仅是一个优秀的钢琴家,她喜欢观察世界、观察生活、观察人类。她也很关注当下的文化,一些思想的争议,她常常会想这些争议其实是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每一次碰触到新的思想,接触到不同的人都会纳入她的“数据库”中,在进行音乐创造的时候,情绪和故事也就自然而然的流淌出来。
“女性力量”
「当下这个时代,女性力量和成长是一个很热的争议性话题,作为在钢琴演奏领域内出类拔萃的女性,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女性力量?」

「首先我觉得真正的女性力量绝不是以男性为参照物的,不是说男性能做成什么,我们也能做成什么,就是女性力量。也不是将男性贬低得一文不值,就展现了女性的优越。我觉得不需要参照物,只要是我们想做的,就去做。一步一步的,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遇到再大的困难咬牙坚持不放弃。」


「我觉得女性力量就像水一样,可以有浏阳河一样的温柔、静美,也可以像黄河一样奔腾、热烈。女性力量是不被定义的,在追寻自己理想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坚韧、毅力、创新都是女性力量。我甚至觉得这不是哪一个群体独有的,而是想要在一个领域内获得成就所必须具备的。但是,如果有人想要给女性贴标签下定义,那就要用成绩狠狠地反击他们。」
“艺术需要冒险”
2024年是莎莎回国发展之后,事业上迎来重要突破的一年,这一年,30余场独奏音乐会,10余场协奏曲演出,两度登台国家大剧院都见证着她的成长。胡雪莎从24岁开始在西方古典乐坛打拼,短短三年时间包揽了7项国际大赛冠军,成为国际上炙手可热的新锐钢琴家。从她放弃国外事业决定回国发展那一刻,冒险又开始了,这注定是一条艰辛的路,而能走到今天无非靠着“坚持”二字。
「这三年中,你觉得最艰难的事是什么?最幸福的事又是什么?」
「三年时间从零开始,其中的难不必说。《唤醒经典》、《古典外太空》、《极致》以及《夜之幽灵》上百场独奏会,带领无数乐迷走进了瑰丽壮观的古典音乐世界,世之幸事,莫过于此。」
「2024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我觉得是找到了与中国乐迷更同频的一种共振,我们都渴望见识更多元的文化,都希望聆听这个世界不同民族的声音,但是我们有同样的根,在灵魂深处同样的爱与信仰。这也给我未来在中国更好的推广古典音乐带来了灵感,我相信我们一直以来拥有的创新和发扬文化的能力。」
「对于未来你有什么想法?」
「向内探索,向外生长。一方面艺术是本质是人类的精神世界,演奏者是将抽象的思想和情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向内探索是一种深入自我思考、反省和剖析内心世界的过程。只有深刻向内探索,才能让音符背后的意义得以充分的表达。另一方面,要向内探索中国的文化,将古典音乐与中国文化的内核结合在一起,再带着它们走向世界,这是作为一名中国钢琴演奏家的使命感。」
我们2025年见
2024年12月25日,胡雪莎与法国艾佩西诺交响乐团以及指挥马蒂·赫尔佐格携手演绎了《黄河》,给2024年画下完美的句号。

法国艾佩西诺交响乐团是 “留声机”年度最佳唱片奖世界顶级艺术家御用乐团,韦尔比耶音乐节等知名音乐节常客。值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胡雪莎与法国乐团共同演奏《黄河》,是一次深入的民族文化交流,在胡雪莎的引导之下,艾佩西诺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了解了《黄河》的创作背景以及其中饱含的民族情感。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让我们可以通过心灵交流。就像塞纳河与黄河跨越时空相遇,人类的底色是孕育我们的山河,即便肤色不同,但热爱却是一样的。


在这次《2025新年音乐会》的尾声,观众再一次热情邀请胡雪莎返场表演。她选择了另一首颇具中国南方生活气息的民族音乐《彩云追月》,音乐在指尖流动,编织了一场绮丽梦境。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愿每一个人都心有彩云,清风明月常伴,把生活过成一首悠然的歌。
(作者:闪典音乐 转载:中国音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