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
作者:胡斋敏
十六
我父亲83岁去世时,母亲的侄子前哥带了七个儿子,侄子忠哥带了三个儿子,母亲连哥的后代冷群,先我父亲去世,也有儿子三个,前来奉晚。另天又一起来送葬,不但给我母亲带来了极大的安慰,同时也表达了对我父亲的深切哀悼和尊重,乡亲们无不为之动容。
母亲几十年来,一直尽自己所能,极力帮助娘家度过难关。苦难的经历,使大家融为一体。侄子们曾经用轿子接我母亲去大海冷家住过几次,当我母亲走不动了,特意要我用车带过去数次。他们热情的款待,让我感动,虽不是血亲却胜于血亲。我母亲是老五的后代,他们分别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的后代,我们之所以多次聚集在一起,母亲似乎成了维系关糸的精神支柱。
我母亲,童年的死里逃生,少年的屈辱存生,中年的艰难求生,仿佛从地狱里爬出,牢笼间冲离,熔炉中蝶变。因此,她的老年,我要为她改变,把死里逃生,屈辱存生,艰难求生,变成幸福长生。
小时候就有这样的愿望 ,尽管我幼小力微, 却能主动努力分担家务。长大有能力了,我便开始实行。我教民办有18元工资,我全部交给了母亲,偶尔没有全给,那也是考虑到,父母不会自己去买东西保养,我要买点,才能保证他们营养不至于稀缺。后来有47元的工资了,可我也有了负担,但我总是按月给点。随着工资渐渐增长,给的也慢慢增多,从不间断。到了7O岁一75岁,我是一星期回来看望一次,75岁一80岁时,我是每天回来一次,有病能及时治疗,每次都能解决问题。80岁后,兄弟来回接住,85岁在原住老家兄弟轮流各照顾一年。90岁后,各轮流一月,直至去世。
每到年尾,开初有50元红利,到最后,一百,二百,四百,我都给了父母一半。后来妻子发现了,她听本校东群老师说,发了400元,怎么才交给200元?我便把从前的事,全部告诉了她。她说过都过来了,你又没乱用。
哥哥有两个女儿,我有二子一女,父亲说,哥有子,弟不孤,意思是要我过继一个儿子给哥。还说,哥大,过继长子。我考虑到,这事在从前闹过纠纷的不少。为了妻子与父母兄长没有矛盾,我选择不告诉,写了过继字。后来妻子发现了,笑着说,你好大的胆,我生的儿子不通过我,就给人,谁给你的胆?事后也没说我。
九几年的时候,父母都老了,病痛不断增加,平常给的肯定是不够的。一是回来掏钱付医药费,二是买好液化气送回,以保生活必须。看到他们同龄人的生活景况,很不乐观,我得多关心。我母亲70多岁时,高兴地告诉我,她帮老庚洗过澡,脸上显现出象孩子般的兴奋。我很感动,我感到我父母是幸福的。后来,哥哥的子女正在读书,支持少了,我就自愿支持多些。以至给钱时,父亲不愿要,说,我又不是你一个崽。我总是说,收着吧,你们用得着。
母亲93岁前,除了腿脚不方便,其余都能自理。但到了93岁小便失襟了,不过大便能自理。在我护理时,我撕开几十条旧家里各种旧长裤准备着,床上捕着能隔尿的大块尿垫,上面捕裤条,打湿了就换,白天要换几次,多的时侯达到五次,半夜换一次。为了大便畅通,多喝水才能办到,所以换片的次数就多了。哥哥接手,换片次数大多,他们自己也不是十方便,换的次数少些,因此吃水受了限制。再到我接手大便就有些不畅了,有时六七天没有大便。我尽量给她水喝,打湿的次数虽多了,但大便通了,母亲心里高兴。一直就这么交替着过了2年。所以就有了“麦亚,我要水吃”的声音了。
十七
父母亲的生活,我们是一直照顾着的,未分家时,在母亲手里那不必说。分家后,妻子只要剁了肉,必然要送点给二老。有时,实在是缺钱,剁少了,我说,这次就算了吧,可是妻子说,不行,我不能隔着父母,还是端了过去,始终是有了吃,第一时间送过去,从不间断。
后来离开他们来到挑树,节假日都会置办东西来父母身边聚歺,孝敬。只要回来吃饭,都是妻子动手做饭,炒菜,让二老休息。到年尾都会给父母买一大刀肉,让他们做腊肉留着,这些都是妻子一手操办的,每年都不须我过问。衣服被子洗换,妻子一嫁来就全部承担了。分家后,父母被子,帐子,棉衣棉裤等大物,都是妻子抽出时间,视其状况更洗,让父母生活有尊严,有质量,数十年来始终如一。
每次回到父毌身边,妻子就成了一个清洁工,整理房间,床铺,打扫清除杂物,洗刷厨具,每一次都要累上半天。虽然妻子嘴上说,真是看不过眼,有时直想呕吐。可是忍不住又动起手来,长期如此,从未间断。菜橱内过期的食物,气味难闻极了,父母还舍不得丢掉;房里烂鞋破衣,乱丢一气;各种无用的瓶呀,破碗呀,纸屑呀,在角落里藏着躺着。每次回来,都要倒出去很多。母亲见了,笑在眼里,感激在心里。
妻子嫁来的8年里,一直是是母亲当家,那时的生活很苦,饥饿常常就在身边。年头直至年尾杀一只鸡,可母亲就是没注意到身边的媳妇,我妻子的感受。每次都把鸡分为一碗一碗,父亲鸡头,我妻子鸡尾,她自己只有杂碎,其余就是哥嫂及侄女四人了。
邻居梅玉见了,提醒道,你不能这样分。后改为一大碗端到桌上。我母亲又叫着,汉华衬姑君子你们吃吧,我见了,用脚点了点妻子,示意让她也夾点。妻子不理我,我知道,母亲的做法,让她心里难受。哥嫂在外面工作,生活条件较农村好多了,母亲怎么就没想到这点呢?
但这些往事,在父母亲晚年生活中,丝毫也沒有动摇妻子与生俱来,善良的孝心。特别是父亲有段时间病危转轻,一直是妻子照顾,由皮包骨到长了肉;由腺列腺炎挿管袋,到丢掉管袋,正常大小便;由卧病在床起不来,到自由活动。去世前,父亲逢人就说,老年前列腺都说治不好,我却好了。父亲对我妻子说,你是个好媳妇。母亲也同样感受到,她虽然未说出来,但我从妻子帮她洗澡时的笑容中,看出来的。
胡斋敏,男,出生于1955年3月。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白岭镇中学,大专,中教高级,退休教师,1985年江西省优秀教师。教学专注,实 践深刻。最近开始写作,有散文,诗歌及教学回忆、论文等创作。《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启事
墨韵新年•中华黄河杯文学盛宴大赛征稿启事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