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1日A版51页B版51页共102页。
B版“综合文艺”专栏第36页刊登《中外汉俳朵朵香》第46期,第37页刊登段乐三论文《任氏父子的汉俳与短歌》(二)
总 编:程 朗
总策划:马华胜
顾 问:段乐三
主 编:孙妙捷
《中外漢俳朵朵香》第46期诗人名单:
妙一(新西蘭)雲霞(美國)金色陽光/(新西蘭)王美玲(澳大利亞)惜墨(加拿大)馬曉軍(山東)薛麗(河南)張麗賢(吉林)楊桂芳(遼寧)楊靜萍(湖南)方曉鴻(湖南)段樂三(湖南)
2025年1月11日《中外汉俳朵朵香》第46期中国作者名单:
原创/马晓军(山东)
自古百善孝为先
顺从高堂愿
时代在发展
卧冰求鲤是经典
德根脉承传
人生百年间
子孙兴旺家道远
父母天恩念
原创/薛丽(河南)
真情复来别碧霄
朔风万物凋
银龙玉鳞飘
阡陌素裹寒如潮
梅枝香暗摇
黎明静悄悄
梨花千朵百媚娇
山河竞折腰
原创/张丽贤(吉林)
炊烟袅袅空中游
黍米黏窝头
酸菜已腌透
扣上大片五花肉
斟满纯粮酒
孩童冰上溜
喜鹊喳喳闹不休
雪姑红唇诱
原创/杨桂芳(辽宁)
巧塑银蛇与蜡象
冬月好风光
暖阳入明窗
鱼儿戏水撒欢忙
鲜花吐芬芳
快乐享小康
闲情逸致度时光
梦在春徜徉
原创/杨静萍(湖南)
山舞银蛇北国妆
六乘纷纷扬
登高望北方
一别经年音讯杳
孑孓独傍徨
中夜费思量
诚祈两两同淋雪
双双白头望
原创/方晓鸿(湖南)
踏雪寻梅到村旁
闻香识姑娘
早春心慌慌
约定腊梅吐芬芳
不管冰雪霜
梅香吻红裳
细语软软依偎窗
新月照端庄
原创/段乐三(湖南)
世上知音在哪方
能否共心欢
初试送灵丹
常常日久各逞强
见面觉心酸
谁能度暑寒
同心协力闯难关
紧紧抱成团
段乐三论《任氏父子的汉俳与短歌》(二)
《小憩》,写春天里的农民,在“耕田忙”的时候就怀着丰收的希望:“耕罢再建仓”。这种微妙表达,不只是丰收的希望呀,更具有一种农民的信念与意志。
谁想过苦日子呢?谁也不想。现实中的农民,还有不少人日子过得苦,根本挡不住大病和天灾人祸,有的人甚至在无奈中拼命谋求生活。《农夫语》中说:“身贱就作贱安排/不苦钱何来”。这是在说,虽然日子过得贱,但祖祖辈辈从来没有放弃过生活,总是怀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努力耕种。品读这诗,就觉得刻画农民很到位。
再读读《乡村夜晚偶得》:“人静万籁寂/佳妇夜织未停息/时有乳儿啼/待得事毕沾衾枕/雄鸡已唤晨曦起”。诗中所述,多么像古代农妇夜织的故事,作者却写于时下,农妇为生活计,手工织布通宵达旦。这与使用机械化和高科技的城市职工相对比,是何等的不协调,管中窥豹,可见农民的勤劳和辛苦。
支农、惠农,已经成为当前国家大事,许多人有了真的行动,这是其乐无穷的事情。所以,我读到《泉》中的泉也在“叮咚下山冈/载歌载舞惠农忙”时,心里也同村民一样,乐滋滋、“甜心房”。
作者的讽刺诗,也有写得好的。如《修路》。修路原本是行善积德之举,何乐不为?诗中却说的是“口号喊累用酒补”的状况,这不是无情批评了那种漂亮话说够快活酒喝足的伪君子行为吗?另外,在《社会》中,“处处在闪光/都言靓丽谁言脏”,针砭吹美掩丑的时弊,也是很有力量。
描绘山水表达心情的诗,也不错。如《登岩门》,作者采用倒述来描写“上山累垮腰”的所见所为。“都言岩门山水高/云绕山巅俏”,词语清新明朗,画面雄伟可及。“一发雄心攀到顶/汗洒沿途人在笑”,非常好地表现了老人撩发少年狂的气质,尤其“一发雄心”说得新颖。这是什么样的神态?说不来,但怪有味。
任达瑜先生在《赞贵州母亲河——乌江》叙事诗中,写乌江的气势、雄奇及富贵,也是较有表现力度的,能够一下子就启发读者跟随作品联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