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风景画 人文情怀的赞歌
——评邕州文苑黄爱文《沁园春·情醉桂林》
安徽东至三中 金成道

这首《沁园春·情醉桂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中国南岭西隅的自然美景与深厚的人文底蕴,展现了作者对这一方水土的深情厚谊及对历史文化的缅怀与赞美。
景物描绘生动细腻:开篇即以“南岭西隅,桂水萦回,翠影逸飘”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画卷,随后通过“峰林拔地”、“清波潋滟”等词句,细腻地刻画了山水的奇秀与柔美,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宁静与和谐。特别是“象鼻临江,訾洲叠彩”的描写,更是以具象化的手法,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美。
人文 情感深沉厚重:词中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文化的元素,如“遥思远古唐尧”,将读者的思绪引向遥远的历史深处,随后提及韩愈(韩公)、柳宗元(柳侯)等历史人物,称赞他们的文学成就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文化色彩,体现了作者对文人精神的敬仰与传承。这种将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相结合的手法,使得词作具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厚度。

情感表达真挚自然: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情感是真挚而自然的,无论是对自然美景的陶醉,还是对历史文化的缅怀,都显得那么真切动人。特别是在“乘舟处,任涟漪漫卷,思绪逍遥”和“登高处,尽把风光揽,情醉今朝”这两处,作者通过具体的行动和感受,表达了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历史长河中寻觅心灵归宿的情怀。

语言运用娴熟巧妙:全词语言优美,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得词句既富有音乐美,又增强了表现力。如“千般奇秀”、“万种娇娆”等词语的运用,既形象地描绘了景物的多样性和美感,又体现了作者语言的丰富和精炼。
这种创作上独树一帜、脱胎换骨的美学追求,把作品带入了一种“无理而妙”的境界,“无理”就是对写作定势的排除,“妙”就是“无理”显示的更深入的体验、更强烈的情感、更彻底的主观化酿造,一言以蔽之,更醇的诗美。

综上所述,这首《沁园春》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景、人文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佳作,语近情遥,含吐不露,结构别致,意境深邃,璎珞俨然。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家乡深沉的爱。它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更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赞歌,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

附:
【沁园春·情醉桂林】
荷塘月色(邕州文苑黄爱文)
南岭西隅,桂水萦回,翠影逸飘。看峰林拔地,千般奇秀;清波潋滟,万种娇娆 。象鼻临江,訾洲叠彩,仙境如临意自陶。乘舟处,任涟漪漫卷,思绪逍遥。
遥思远古唐尧。这灵境、文人韵未消。有韩公妙笔,山河添彩;柳侯雅意,岁月留韶。墨客骚人,纷来沓至,逸兴遄飞墨韵昭。登高处,尽把风光揽,情醉今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