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韻流芳二十載
福建淵華書法藝術院成立20周年紀念展
2025年1 月15日上午10:00,在福州市鼓樓區南後街9號,举办了“墨韻流芳二十載——福建淵華書法藝術院成立20周年紀念展”开幕式。
主办单位:福建省对外友好交流促进会;福建省美术馆;福建玉融经济发展促进会。

协办单位有:福建省老年書畫藝術協會;福建生建設兵團歷史研究會(籌) ;南開大學福建校友會;福建省玉融經濟發展促進會沙埔誼會;福清市商貿協會;福建省鄭成功文化交流協會阿根廷中國書法促進會;中外交流書院东盟書法家协會海峽文博院。
承辦單位: 福建淵華書法藝術院;中國書畫家合總會(香港)。
活动目的:是為了紀念福建淵華書法藝術院成立20周年,推動文化交流與合作、提升公眾對竹片書法領域的認知。
参加本次活动的老领导有:福建省委原常委、秘书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文麟;福建省原外办主任宋克宁;福建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王兴喜;阿根廷华侨华人联合总会会长陈瑞平;福建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陈济谋;福建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一级巡视员卢承圣;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方群;福建省财政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林永经;福建省安全厅原一级巡视员魏宏潮;福建省司法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陈强;福建省司法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黄忠岩;福建省总工会原副主席、一级巡视员江孝善;福建省委老干部局原副局长林子利;福建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郑传芳;福建省水利厅原副厅长吴章云;福建省侨联原副主席杨峥嵘;福建省水利厅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林捷;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纪检组长魏香金;福建省武警边防总队司令部原副参谋长蔡金炎;福建省委编办二级巡视员林惠光;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二级巡视员王凌;福建省司法厅社区矫正管理局原局长黄世庚;福建省老年书画艺术协会秘书长方金华;福建省广电传输发射中心原主任吴仁联;福建省玉融经济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石仕庆;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副会长吴寿华;福建画院原党组书记、省花鸟画学会主席宋展生;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刘衡伟;闽北日报原社长杨鸿;福清市商贸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建金桥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毛青;福建渊华书法艺术院常务副院长张哲文;福建渊华书法艺术院副院长郭敏;福建省收藏家协会会长周野;福建材料学院原党委书记倪朝兴;福建省中老年人养生协会原会长郑祖平;福建省工信厅吴萍;福建省纪委监委莫明飞;福建省直机关原经理陈元春;新华社福建分社原总编巫奕龙。


除此以外,还有众多艺术界人士、特邀嘉宾及社会各界代表出席本次开幕式,共计50多人。大家共同回顾艺术院20年的发展历程并再次观赏王渊华先生的竹片书法佳作。


上午十点左右, “墨韻流芳二十載——福建淵華書法藝術院成立20周年紀念展”开幕式正式开始。
首先,由王渊华之女、福建渊华艺术院院长王苇讲话,她感恩长期以来支持帮助其父辈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新梦想的相关部门领导和艺术界朋友以及所有帮助筹办本次活动的单位及热心人士,并对各位领导和嘉宾莅临参加本次开幕式表示衷心感谢!

现任渊华艺术院院长,王渊华之女王苇表示:自己将继承先辈的遗志,传承和发扬先辈锲而不舍、始终如一、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艺术创作精神,不断提升艺术水平,为推动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开幕式上,先后有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画院院长陈济谋先生和原福建省玉融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李宗明先生等分别代表主办单位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本次活动展示的内容有:王渊华先生在各个时期用自己首家独创的书法艺术形式——竹片书法作品。他的竹片书法包含有:楷、行、草、隶、篆等各种书体。其不同风格的作品有三十多幅。




更珍贵和吸引嘉宾和朋友的是:该院再次展示了渊华艺术院在历次活动中所珍藏的宝贵资料和重要作品。
王渊华,1950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市沙浦镇一个贫寒的家庭,他热爱艺术、执着追求,独创竹片书法,并一手创办了渊华艺术院。
在中华民族浩瀚的书法艺术海洋里,千百年来用的书写工具是毛笔。而今,在福建省却出了一位被人们称为"竹书怪杰"的王渊华。他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竹笔,长不过尺,貌不惊人,唯独他能运作自如,写出大如碗,小如豆,甜畅淋漓,细腻传神的各种书体,同传统的毛笔书法争相辉映,令人叹为观止。
王渊华是海内外称誉为“天下独家”的著名书法家。他经过整整十年的艰辛耕耘和3600多天的艺术实践,尝尽甜酸苦辣,终于获得成功,创立独具风格、自成一体的独门艺术——王氏竹片书法,为中国书坛增加了一个新笔种。因此,他成为世所公认的竹片书法艺术家。该竹片书法通过中央文化部《ISC2000艺术价值标准评定》非毛笔类第一人。
长期以来,王渊华的竹片书法在历次全国性和国际性书展、书赛中屡屡得头奖,他的作品还被收入《中国书法集萃》、《国际书法篆刻艺术大观》等10多部大型书法作品。


中国著名书法家赵玉林评价王渊华的竹片书法既具有铁针银钩,能人木锥沙之硬笔特点,又有气势恢宏,似龙翻虎卧之软毫效果,若软若硬介于二者之间,非软非硬,却又二者兼具,独成一格。
尤其值得一提且令人钦佩的是:渊华先生笔耕不辍,用独创的竹笔艺术和特有的韧性、执着架起了与海峡两岸文化同源的沟通桥梁,并与高层名流,书法名家建立了书信往来,适时交流书法心得,留下了非常难得和珍贵的墨宝,成就了一段又一段翰墨飘香、缘跨海峡的佳话。

1992年10月,王渊华函请陈立夫为“国际首届王渊华竹片书法艺术展”题写展标。同时,保持与连战、马英九、吴伯雄、宋楚瑜、郁慕明、洪秀柱等众多政要的交流,还发起承办了海峡两岸“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名人名家书画邀请展”、“弘扬佛教文化海峡两岸书画精品展”等,两岸及海外书画家踊跃参展,产生巨大影响。除此以外,先生还坚持举办以海峡和平统一为愿景的书画交流展数十场。其作品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和收藏。
王渊华是于2010年8月9日在福州逝世,享年62岁。8月11日上午在福州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原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峻等王渊华生前亲朋好友参加了告别仪式,原省领导袁启彤、黄文麟等敬送了花圈。
在他走后,女儿王苇继承了父辈留下的遗业:福建渊华书法艺术院,继续秉承父辈遗志,致力于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该院经过风风雨雨、跨过顺境与坎坷,在其女儿王苇坚韧不拔地坚守和呵护下,不觉从父辈创办该院至今已走过了20年。
王渊华先生的一生,始终立志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并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互动过程中,倾其所有、真情付出,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此次活动不仅是艺术院20年发展成果的汇总和展示,也为艺术界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未来,该艺术院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艺术团体和机构的合作,拓展艺术交流平台,为艺术家们提供更多展示和发展的机会。
我们相信,该艺术院在王苇院长的带领下,在未来的艺术事业发展中,一定会不断创新和发展,充分发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成就,继续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附:活动留影花絮











